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正文

知道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 在哪儿吗?

(2016-04-28 19:01:02) 下一个

这里还有戏园子,整日的唱大戏,用“软红十丈”来形容当最为恰当。把文化做成商业,如琉璃厂是咱们北京人的长项,而把商业做成文化,也是咱们北京人的优势,如大栅栏。体现的也仍然还是“一方人养一方水土”,与琉璃厂不同的是,这里的一方人,并不专指住在这里的人,它还包括咱北京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南来北往的人们。商脉的脉动,全靠人脉的维系。
  过去人们以“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游”的美誉,来称赞大栅栏。我们这里说的大栅栏,不仅仅是那条狭长的街道,还包括由这里延伸出去,与此相邻的一片很大的地区。
商圈由来
  元世祖的时候,元大都修建了整整十八年,当时在来北京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印像中,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城,他管元大都叫“汗八里”(意为皇帝之城)。当时的大栅栏在丽正门和顺承门的关厢。什么是“关厢”,关厢就是城门外的大街和附近的地盘。关厢这地名现今依然还在用。金中都时城里下海经商的人们,渐渐看好这块生财的宝地。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当时城里的高官、有钱人及皇帝一家人去南城游玩的必经之地。当时南城可以供这些人游玩的地方很多,什么昊天寺、什么长春宫,逢上春秋好季节,风和日也丽,出城去游玩,无论什么时代也都不能空着手,于是从这里顺路买上点儿吃的喝的玩的乐的,从这里就出发了。玩回来顺路又可以在这里“暴撮”,这里的饭馆也就肥了。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是路。这里有好些个斜街,就是当年人们抄近走出来的,如樱桃斜街、杨梅竹斜街。
  后来明朝朱元璋把元朝人赶跑了,可他又把全国的中心挪南京去,结果弄得北京大栅栏这一带少有人走动。商业中心,是须要人来养,少人气,自然商业就衰落。更何况,这里不仅仅是商业中心,而且还是娱乐中心。眼看就要全崩盘,明朝皇帝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来北京。说这是一个明智而伟大的壮举,一点儿不夸张。对于大栅栏后来的发展,更是如此。朱棣一来,皇室王公们就把城里全占了,城里的买卖人又都挤到这儿来了,于是这里又开始繁荣起来。正统元年(1436年)明朝开始修建京城的九座城门,紧忙活了四年,城门修好,又改了5个城门的名字,“丽正门”改名为“正阳门”俗称“前门”。城门外的那条南北大道就叫“正阳门大街”或“前门大街”,这个名儿一直叫到现在。这时候这里依然还是城外。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了外城,这一带的地位才从城外变成了城内。道路也由大条石铺成。从通州运来的各地货物绝大多数都集中于此。这里成了京城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清兵入关后,清朝皇上怕内城的铺子藏了歹徒不好收拾,于是下令让城里的59个铺子全搬到了这里,更使这里的商铺阵容壮大。
“大栅栏”名解
  原来此地并不叫“大栅栏”而叫廊房四条,左近还有廊房头、二、三条。在《明北京城图》上标的就是“廊房四条”,而到了《乾隆京城全图》的时候,上面标的名称才改成了“大栅栏”。“廊房”是过去的一种经商贸易点,在盖起的长廊似的屋子里,堆货、居住做生意,古时叫“房廊”,后来称“廊房”。
  大栅栏这名字和防盗安全有关,现在的防盗门、网是安在门和窗上,而那时候的全安在大街上。栅栏的设置在明代就有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就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进入清代据记载,清朝顺治年间,就在北京各繁华路口,设置栅栏1750余座,对于一些重要的栅栏,到了晚上还要派士兵把守,每到晚上就关闭。因为这里主要是商业中心,买卖多,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的都大,也都好看,“大栅栏”一名看来是有名有实。
  从前有一首竹枝词是这样描述大栅栏的繁荣景象的:“画楼林立望重重,金碧辉煌瑞气浓。箫管歇于人静后,满街齐响自鸣钟。”不过这里在历史上也遭受过灾难,《都门纪变百咏》中有:“大栅栏前热闹场,无端一炬烬咸阳。”说的就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时候,大栅栏被人放火焚烧了两千余家店铺,给这里造成了很大损失。
  和他的邻居琉璃厂相比,大栅栏可以说是有着不同的文化的内涵,琉璃厂主要是文化一条街,它很传统。大栅栏则融商业、饮食、娱乐、休闲为一体,是古都中很早就出现的一条具有现代气息的商业区。
名店养育商街
  京城有些“歇后语”,就与这里的名牌有关,像“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吃喝有长盛魁干果店、张一元文记茶庄、厚德福饭庄、聚庆斋饽饽铺等,更有全聚德、都一处、砂锅居。
  穿戴有八大祥,八大祥: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谦祥益、益和祥、东升祥、丽丰祥。“京师精华尽在八大祥”这八大祥全是由山东章丘人开的,可见自那时起闯北京的人就不少,而闯成人五人六的也不少。八大祥中以“瑞蚨祥”和“谦祥益”最牛。这两家是由章丘孟姓同族人创办。他们先是在家乡练个小摊,赚些小钱,钱多了就发展到京城里来了。古代管“钱”叫“青蚨”,“瑞蚨”的含义,即祥瑞,又聚钱。瑞蚨祥的老板是从山东的“万蚨祥”来的,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瑞蚨祥在大栅栏开业,一开业它就以廉价销售自己产品的方式,抢摊市场,用“让尺”的办法打败了竞争对手。顾客凡买十尺布就能得到免费加一尺的布。从此它一跃而居“八大祥”之首。戴有东兆魁帽店。
  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句老话说的好:在老北京“爷不爷,先看鞋。”鞋是男人的脸面,这里的著名鞋店有内联升、一品斋鞋店、步瀛斋鞋店等。
  娱乐有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同乐园等,管弦齐奏、歌舞不绝。王孙公子、达官显贵、富商大贾常到这里看戏。这里还有民国初年开业的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在这里上映的。大观楼电影院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史。
相关链接 大栅栏的灯节
  过去正月十五,大栅栏逛花灯是当时北京最为火爆的活动之一。《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十四至十六日,朝服三天,庆贺上元佳节”。正月十五,天黑后,大栅栏里花灯点燃,五颜六色,整个街道如同白昼。灯节最让人看好的地方就是大栅栏。大栅栏里花灯不仅多,而且新奇,一年一个样,没有重样的。一进大栅栏就见家家店铺都悬挂灯笼,简直就是一个灯的世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