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正文

总结:行善既是见证,也是生命

(2021-09-08 18:08:31) 下一个

《彼得前书》是身处罗马的彼得写给散居在同在罗马政权统治下的小亚西亚五个行政省份的信徒的书信。当时,虽然罗马皇帝尼禄对基督徒的逼迫尚未来临,可是彼得分明已经可以感受得到整个罗马社会对基督徒的不理解、排斥,甚至是敌视和挑衅。同时,彼得也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徒的一些反应,可能是不服,可能是对立,可能是反抗。这些反应对于人来说也算是正常的反应,因为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排斥、嘲笑和辱骂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有对立的情绪,拒绝来往、暗中较劲,甚至是针锋相对、以恶报恶。然而,对于彼得来说,他深知作为基督徒,这样的反应是不合宜的。

书信中一个很清楚的主题就是为义受逼迫、为行善而受苦。彼得首先告诉信徒,他们被神重生,所得到的救恩是有何等的指望;以此,彼得劝勉信徒要过圣洁的生活,活出重生的生命,因为是按照耶稣的样式来搭建灵宫。那么怎么样算是追求过圣洁的生活呢?怎么样算是效法耶稣呢?彼得指出,就是坚持行善,即在无论任何环境下都行神所喜悦的事情。彼得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信徒行善会受苦;可是彼得劝勉信徒,要坚持行善,要效法耶稣基督为义受逼迫,即便是在受到人们不公正对待的时候,仍然不放弃,不以恶报恶,而是以善报恶。彼得的教导涉及到信徒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教会生活。

我们可能会想,行善不是好的见证吗?不是众人都喜欢看到的吗?为什么还会招来众人的逼迫和嘲弄、排斥呢?我们知道,行善,就是行神所喜悦的事情,活出神所喜悦的样式。当我们这样行的时候,很可能会深得人心,得众人的喜爱,因为充满和平、喜乐和互助;然而,我们也要知道,活出神所喜悦的样式,也可能会与众人为敌,因为是坚持神的真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劝诫世人的悔改。在敌对神的世界中,当众人知道我们是基督徒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好行为而归荣耀与神,但也可能会因为我们对神的信仰而排斥和攻击我们。在受到逼迫的时候放弃行善,这看起来是人之常情。就好像原本是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可是当对方没有表示感谢,反而是拒绝和耻笑;或者是当有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对方就翻脸不认人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反应就是以后再也不帮他了,拒绝和对方来往,甚至与对方反目为仇。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坚持行善,坚持一如既往地提供帮助,所显明的不仅仅是对做一件事情的持之以恒的态度,更是藉此塑造信徒的生命,使得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夺去、不再缺少的一部分,而不再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行善已经深入到信徒的生命中去了。当我们在患难、敌对的处境中坚持行善,坚持“活出”神所喜悦的样式来,实际上也就是在塑造我们“成为”神所喜悦的样式。

当年彼得在罗马劝诫信徒要行善,要顺服,不是要信徒向政府妥协,不是要讨好政府,而是他知道,越是在这艰难的境况下,越是磨炼、塑造信徒生命的好机会,就好像钢材在熊熊大火中被锤炼而塑造成形。今天,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因行善而受苦的时候,这样的受苦可能来自于人际关系,可能来自于政府、社会的压力,或是来自于家庭成员或教会的弟兄姐妹。这样的受苦,可能会让我们关起门来不再行善,或是对行善失去意愿或动力。当这样行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行善还没有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以至于在有些时候我们会选择失去它、放弃它,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尚未按照神所喜悦的样式塑造成形。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的是,行善,既是行为上的见证,更是生命的塑造。藉着坚持行善来塑造生命,藉着生命的塑造来活出善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