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第36段,保罗继续前面的话题,讲到信心坚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固人的软弱。我们需要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保罗在这里所提到的信心坚固和软弱的人分别指的是谁。前面的经文,保罗着重讲到不可因为饮食的问题而论断人、绊倒人,而后面的经文,保罗提到神的福音是向外邦人开放。从这样的前后关系来看,保罗所想要强调的乃是犹太信徒对外邦信徒的接纳,因为神的心意本是如此。这样的话,保罗在这里所提到的信心坚固的人,很可能指的是那些在饮食上有着许多禁忌传统的犹太信徒;而信心不坚固的人,指的是那些在饮食上没有相同禁忌传统的外邦人。保罗整段的意思乃是说,作为信心坚固的那些在饮食上有许多禁忌的犹太信徒,他们应该去担当信心不坚固的那些在饮食上没有相同禁忌的外邦信徒。这里的信心坚固与不坚固,更多地是指代两个不同群体信徒之间彼此担当的关系,即,如果你认为你是对的,信心很足的,你也要担当、接纳那些与你不一样,被你认为不对的、没有与你有着同样信心的弟兄姐妹。
保罗的论述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犹太信徒基于旧约圣经的教导,有着很多方面的禁忌,而外邦信徒在这方面却没有相同的束缚,所以两者在一起会出现很大的难处,其中以饮食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可以想象,当大家一起聚餐的时候,犹太信徒看见外邦信徒吃猪肉,他们很有可能义愤填膺,强烈指责外邦信徒的这种行为是神不喜悦的,必须马上除掉!
关于这些问题,保罗在之前的经文中已经有所论述,例如大家不可彼此论断(14:1-12)、不可因着食物时弟兄跌倒(14:13-23)。但这些多是消极的回应,即“不可”做一些事情来影响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现在,保罗从一个更加积极的角度教导信徒,即“要”做一些事情来建立弟兄姐妹之间的团契关系。而这要作的事情,就是彼此担当,即便看到别人做了什么自己认为实在无法承受、已经到了极限的事情,我们依然要学习接纳,因为不是求自己的喜悦,不是求自己的心意、主张、习惯、传统得到伸张,而是求别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接纳而跌倒、离开教会。
当然,这更为主动、积极的接纳,对信徒的挑战更大。谁能做到呢?保罗以大家共同的主,耶稣基督作为榜样。耶稣就是神,那些对神不虔不敬的人,他们对耶稣也同样的是排斥、中伤和抵挡,例如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然而,耶稣承担了这一切,为的是给人有机会回转过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耶稣的眼里,并不是所有祂身边的人所行所作的都是合祂心意的,即便是朝夕相处的门徒,也不断地有错误发生。如果耶稣只求自己的喜悦,只求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门徒很可能根本受不了,早就离开了。然而,耶稣忍耐他们,慢慢栽培、调教、塑造他们,只等到他们的生命慢慢成长、成熟起来。
保罗的这段教导,对于我们今天的信徒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提醒。在我们的教会当中,虽然多是以同种文化、背景、传统、语言在一起的群体,看似不存在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那么大的张力,可是在弟兄姐妹之间依然会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做事方式,而且都会认为自己的是对的,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让自己最舒心、最畅快。在遇到不同的看法、做法时,我们往往采用以攻击别人的看法、做法的方式来保护、推行自己的。然而,保罗指出,要彼此接纳。保罗并没有谈论结果会是如何,到底该听谁的,而是说要彼此接纳。心态比最终的结果更为重要。
当然,保罗也明白大家在当中的难处,要去接纳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就如犹太信徒要接纳外邦信徒吃猪肉,那实在是非常困难、令人窒息的事。然而,保罗指出,因着有耶稣的榜样,从耶稣而来的忍耐的榜样和圣灵带给内心的安慰会帮助我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可以做到,并且满有盼望。的确,当我们觉得很难接纳对方的时候,想想耶稣是如此忍耐、陪伴身边的人,我们的心就大得安慰,可以继续满怀盼望地忍耐下去了。
默想经文:“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15:4)
静默思想:结合自己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教会的肢体生活中的一些张力,默想这句话里面所提到的忍耐、安慰和盼望,将之深深放在心里,带来触动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