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出埃及记》第39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讲的与会幕的祭祀礼仪有关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祭司圣服的制作(39:1-31),第二段讲的是会幕完工之后的总结(39:32-43),至此,与会幕有关的制作都宣告完工。虽然会幕正式的建立要等到下一章才进行,可是各个部分的建造都已经完成,只等神一声令下,就可以组装、竖立起来了。
这一段经文密集出现的一句片语就是“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总共出现了有10次之多(39:1,5,7,21,26,29,31,32,42,43)。而在第一段就出现了7次。之所以在圣服的制作中如此强调这一点,其中的原因想必是因为圣服在美观、舒适、适用方面的特殊性造成的。相对于会幕的其它器具,圣服因为是给人穿戴的,所以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每个人对衣服的审美观都不一样,例如什么样的色彩搭配,什么样的艺术风格,等等;同时,每个人对衣服的舒适感受也不一样,例如宽松或是紧身,不同材料给身体所带来的体验,等等;另外,对衣服的适用性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哪里需要有口袋,有没有拉链,等等。这就好像人们可以住在同样的房子里,但基本上不会穿同样的衣服。正是因为人们对服饰的看重和不同的偏好,所以在制作祭司的圣服时“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在为神的祭司制作圣服,而不是为自己制作艺术品。这些能工巧匠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愿意放下他们自己心中的所好,才能真正按照神的样式去制作。反过头来,正是当他们是严格按照神的吩咐去行,所以显出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心中所好,降服在神的权柄之下。重点不在于神的设计是否最完美,乃在于神的设计必须要得到遵守。制作的过程,也就是服事神的过程,更是顺服神的过程。
在第二段的经文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制作这些会幕器具的人称变了。之前一直是“他”,也就是比撒列,而现在,在总结会幕制作的时候,制作人却忽然间变成了复数的“以色列人”。这个人称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虽然比撒列是制作工作的主角,但实际上参与其中的是很多以色列人,是一个大型的团队在运作。正因为参与工程的人员之多,所以整个工程能够按照神的吩咐严格执行的难度就更大,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会觉得增加一些更好看,可能会觉得修改一些更舒适,可能会觉得减少一些更实用。然而,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便是有这么多人的参与,大家都是依然彼此同心,照着神所吩咐的去行。也正因为如此完成了,所以可以通过摩西的验货,得到从神而来的祝福。今天,同样的功课也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服事都不是仅限于个人层面,都是群体的服事。在这个高度个人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对每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关键不在于我们的想法是否有好、坏之分,而在于神在这件事上怎么说,我们这些群策群力的人就要彼此同心,遵命而行。
默想经文:“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作的。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作了。”(39:42-43)
静默思想:很可能,此时此刻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依然是,我怎么知道神到底吩咐了什么呢?这虽然是事实,可是我们也要承认,在知道神具体的吩咐是什么之前,训练自己首先有一个完全顺服的心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默想这句话,让自己有安静、降服的心。神必把祂的话指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