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尼希米记》第7章讲的是城墙修完,门扇也安装完毕,尼希米率领以色列人修造耶路撒冷城墙的工程,在经历了各样的困难之后,终于大功告成了。然而,尼希米却没有高兴起来,或者说,没有高兴太久。他虽然将歌唱的利未人都已经派定,似乎是要庆祝一番,可是却没有了下文,这不禁让人觉得很奇怪。难道城墙的修造比不上圣殿的重建更有意义,所以圣殿的完工可以有奉献礼,而城墙就可以免了?虽然经文没有记载不一定意味着就没有进行过,但至少是作者认为并不值得将其记载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再往后看,我们就大概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委了。当时映入人眼帘的情景是,“城是广大,其中的民却稀少。”(7:4)原来,城墙的完工虽然可以让人高兴,可是却立即显现出另外一幅荒凉的景象:城中人烟稀少。当没有城墙的时候,还不觉得,可是当城墙修建起来,使得圣城耶路撒冷有了明显的轮廓和范围之后,反倒显出城中空荡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尼希米会在神的感动下查找第一次回归之人的名单。这份名单与《以斯拉记》里的名单几乎相同,可是出现在这里的意义却大不一样。在《以斯拉记》里面的出现多少是对第一次回归勇士们的表彰,而在《尼希米记》里的再次出现,则更多带着责备的意味,意思是说:“怎么耶路撒冷里面居住的人这么少?那些回归的人都跑哪去了?”结果,经过这一查才发现,人似乎都还在,但都“各住在自己的城里。”(7:73)原来,这些参与回归的百姓,人是回来了,可是却都回到他们以前宗族、家室的原居地居住,真正住在耶路撒冷里面的人只是少数。看到回归的人数虽然过万,可是却都忙着自己的事,愿意住在耶路撒冷,渴慕神的人却稀少,这难免让人失望。难道回归只是故地重游而已吗?难道回归不应该是渴望耶路撒冷,渴望与圣殿离得越近越好吗?难道回归只是搬家而已吗?难道回归不应该是渴慕与神在一起吗?
经文特别提到尼希米对城门的吩咐,很值得我们思考。尼希米特别委派了忠信、敬畏神的人,对他们说:“等到太阳上升,才可开耶路撒冷的城门;人尚看守的时候,就要关门上闩。”(7:3)原来耶路撒冷不是一直都城门大开,也不是一直都城门紧锁,乃是白天打开,夜晚关闭。开的时候可以进出,关的时候不能进出。这对百姓是否是一个呼召呢?虽然当时的人多数是住在城外,可是当城门打开的时候,他们仍然被呼召进入城内,就近圣殿。可是,当城门关闭的时候,他们也就失去了进入圣城的机会。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象征,但却是严肃的、指向未来之实体的象征,将来的新耶路撒冷岂不正是如此吗?只有名字在羔羊生命册上的可以进去,而其余的,则在门外哀哭切齿了。
默想经文:“等到太阳上升,才可开耶路撒冷的城门;人尚看守的时候,就要关门上闩。”(7:3)
主啊,我渴慕你的殿宇。主啊,求你搭救我得见你的面,不要让我成为城门紧锁不得入内的人。
一点操练:现实是,来教会的很多,可是真正受洗成为会员的又有多少呢?会员名单可能很多,可是真正常来教会敬拜神的人又有多少呢?来崇拜的人可能很多,可是真正渴慕神、敬畏神、有主耶稣生命的人又有多少呢?反省一下自己,我们会是出现在一些名单中,但却仍然远离神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