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除了逃难以外,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且体弱多病,但很乖巧,尤得母亲和姐姐的呵护和溺爱。由于我从小体弱多病又患有哮喘病,所以我不能或很少与邻居家孩子玩,只能很羡慕地看着他们玩。我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为了呵护,照顾我为我付出了很多精力,受了不少苦。
我母亲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她因排行老大又是女孩,深受封建礼教之害,从小被缠小脚,所以她后来的脚成了三寸金莲,又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但在我看来她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女性,尽管自己是文盲,但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数数、学她认识的字,如:火柴盒上的上海、李姓的李、陆姓的陆、家里人的姓名等等。她除了精通纺纱织布针线活外,还能做一手好菜,还亲自请泥水匠、木工翻造房屋,期间每天酒肉招待师傅们外,还利用空余时间去施工现场督造进度和质量,师傅们不但不反感她,还夸奖她是行家呐。
虽然父亲长期在上海工作,但每逢逢年过节总是回家来,他一回来,就有许多朋友来我家作客,母亲便忙着买鱼买肉,杀鸡宰鸭招待客人,父亲与朋友在客厅里聊天,我喜欢坐在父亲的膝盖上,让他用双臂十指相扣地围着我,小手窝在那十指相扣的大手里,感觉很暖和和安全。我从小就喜欢听大人们讲话聊天,虽然我不太理解他们讲些什么,但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了解他们的许多事。我也很崇拜大人们怎么会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我从不打扰他们的聊天,也很尊敬他们,所以,他们也很喜欢我,他们中间不少人认我做他们的干儿子。父亲也常带着我去访亲走友,但从来没有带我去过上海,我总认为上海离的很远很远。
在七岁那年的秋天,母亲第一次带着我去上海看望父亲和哥哥,当然也看望被扫地出门来到上海的外公外婆和在上海工作的三个舅舅。虽然上海距我老家—启东县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但很不方便。
一天上午,从家乘坐人力独轮车花上4-5小时才达到靠长江边的三和港,港口几乎没有任何设施,只有几间普通的瓦房,当时乘坐的乘客不是很多,所以乘坐的轮船只是几百吨的小火轮,尽管船不大,但由于泥沙淤积还不能直接靠岸登船,它只能停泊在港口外面的深水区。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提着行李乘着小舢板划至小火轮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风,小火轮也在晃荡着,小舢板像漂浮着的蛋壳很艰难地靠在船旁,船上水手紧张地用缆绳将小舢板栓住,然后人们沿着悬梯摇摇晃晃地爬进船舱,三寸金莲小脚的母亲扶着我,几乎在最后也跟随着乘客爬上悬梯在船员的帮助下进了舱。后来又有一只载满乘客的小舢板靠上我们的火轮上了船以后,我们的小火轮才摇晃着向目的地—上海驶去。
许多乘客开始晕船,呕吐不止,一片狼藉。母亲一手捂着嘴忍着呕吐闭着眼紧靠在行李上,一手搂着偎在她怀抱里的脸色苍白的我,大约行驶三个多小时以后,天气渐渐昏暗下来,船开始行得缓慢而平稳,船舱里的乘客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议论着吴淞口到了,我顺着他们的视线往舱外望去,在他们说的吴淞口的水域里,用大石块堆砌起来的碮岸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在碮岸的端头设置着一台忽亮忽暗的灯塔……。此时,有个见多识广的人在自言自语介绍,这是指引船舶航向的灯塔。又用手指着告诉大家,我们的船将沿着灯塔右侧的航道驶入。果然我们的船徐徐沿着他指引方向驶入,大约一个小时以后,两岸的高矮参差不齐建筑物都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徐徐的向我们靠近,一下子被上海的夜景吸引住了,高楼大厦上和马路两旁的霓虹灯在闪烁着,马路两旁的路灯将马路照的通亮,亮着灯光的各种车辆排着长队犹如两条巨龙来回地疾驰着,沿街的人行道上的行人在人群中蠕动着前行…...。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繁华的上海外滩。我们的小火轮停靠在十六铺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走出码头向人群拥挤的出口处走去,父亲已经在出口处向我们招手,我们快步走去,我在父亲的怀里撒了个娇,他抚摸了我一下头,忙接过母亲手里的行李,要了一辆三轮车向大舅舅家驶去。这是我第一次乘坐三轮车,父亲习惯地把我抱在他的膝盖上用手搂着,我望着三轮车夫的背影,双脚飞快地踩着踏脚板,穿的印有号码的小马甲在随风飘扬,感觉很滑稽,好奇。小轿车不断地从我们身旁穿过,首次闻到那不知名的味道(汽油味道)是那么的好闻……。不一会,我们在一扇大铁门前停下,父亲付了钱领着我们进了铁门,又向亮着灯的高屋子走去,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大舅舅、舅妈和他们的孩子彬生和月珍。还有住在隔壁的二舅舅、阿姨夫。虽然我哥哥的婚房也在这里,但他们工作的地方距这里很远,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来这里。没有能见到哥哥和嫂嫂,但感觉这里房子很大,人很多很热闹。
我当时还是一个体弱多病且极其怕羞的孩子,显得很不自在,寸步不离母亲,正如他们称我谓“乡下小囡”。但我不在乎这样的称谓,因为对上海的好奇心已经占据了我一切。电灯怎么会亮?它的光亮壮了我在夜里的胆(小时候我很胆小,怕夜。),希望能彻夜亮着,但曾被当时的漏电开关麻过电对它又有点害怕。小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飞驰?真想能进去看个究竟,它后屁股喷出的气味真好闻,使我每天早晨在大铁门外欣闻这种味道,马路上穿着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的行人从我眼前通过,感觉他们都很漂亮、美丽。特别身穿那小西装和花裙子的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更使我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