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

相信每个人都是天才——天生我才,盼望每个天才都绽放天地的光彩!
正文

经典文学的筛选——经典教育之语言篇(二)

(2015-08-05 21:41:47) 下一个

这一篇是接续前一篇《语言能力的经典教育》的。

写作有几种基本体裁,描写、叙述、抒情、说理。《红楼梦》里对贾府的描写,从林黛玉的眼睛看过,从刘姥姥的眼睛看过,也从薛宝钗、史湘云的眼睛看过。每次都有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更清晰地看到这“温柔富贵乡”。每个人的视角又体现了这个人的个性身份,这就是功底。抒情作品则大部分是诗歌,抒情散文也不胜枚举。抒情作品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诸葛亮的《出师表》,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荡气回肠地倾诉了一位忠臣的绝唱,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典范。说理散文中韩愈的《师说》、《说难》等是古文里的代表作,短小精悍,层层递进,一针见血。作为经典读物,不同语言文化要求都是一样,第一要文学性好,用词语法讲究。不管是表情还是达意,通畅明确又有艺术性。

文学品质是鉴别经典的重要指标;另外,如果作品的影响很广,在某个文化领域里几乎尽人皆知的,也可以作为经典。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古希腊的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名著等等,他们大多有好的文学性,另外,他们作为文学常识也需要了解。写作的时候恰当地选用其中一些典故,会让自己的作品更显得出色。

第三个指标是作品的思想性。立意非常纯正,表述、描写非常正面、阳光的儿童作品是少数,大部分作品可圈可点。这少数佳作里我推崇的儿童作品有《安徒生童话》、《鲁宾逊漂流记》、《海蒂》、《纳尼亚传奇》、《魔戒》等。而且最好是未删减版本,原文更好,不然就找最接近原文的译本。另外,先读书,后看影片。大部分儿童作品需要大人引导孩子读,读的过程当中学习鉴别、审美,这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的活动。近年来特别流行奇幻文学。本来奇幻的目的是塑造一个假想的世界,从而更形象地阐释真实社会里的道理。可是现在有的是为了奇幻而奇幻,神乎其神地描述,毫无真、善、美的引导,这是很危险的。

 

讲到经典,不讲《圣经》是说不过去的,从文学性、影响力和思想性各个方面,《圣经》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影响力是不需要讲了,单讲文学性,就讲不完。圣经六十三本书,涵盖各种文体。而且很多都是文学上的典范作品。比如《创世纪》,从史料价值上讲是独一无二的;叙事的技巧也极其高超。想象一下,这么大的话题,材料取舍上得要多大的手笔和胸怀!圣经中许多重要的场景描述都曾吸引史上一流的画家形象地表现出来。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林布兰的《浪子回家》……不胜枚举。教导孩子相应的圣经篇章的时候,可以和欣赏这些绘画雕塑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诗歌体中,圣经里比较著名的是《诗篇》。可是其他几卷诗歌体的书毫不逊色。比如《约伯记》是当今人类最古老的诗歌作品之一。亨德尔的《弥赛亚》清唱剧全部取材自圣经,其中第三部分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到末了我必站立在地上,就是《约伯记》一书的高潮。从来没有哪部书可以像圣经这样唤起这么多的艺术灵感!新约里有很多书信体的书,都是说理文章的经典。据说耶鲁法学院曾要求学生背诵《罗马书》。我曾经背诵过《罗马书》前面五章,那真是一种享受!背书和看书很不一样,背的时候,你要进入作者的思路。我背的时候,感觉《罗马书》推论的严密、层层递进的力度,真让人拍案叫绝!




对于有基督信仰的父母,经常性地(至少一周两次)和孩子一起读《圣经》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之一。对于不是基督徒的读书人,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好读书的人,这本书没好好读过,怎么说的过去呢?《圣经》还有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再好的文学作品,我都很难读的进去两三遍,因为第二遍读的时候就毫无悬念了。《圣经》我已经读了十几遍了,还常常看到新亮点可以滋养我的 心灵,只能说,这就是神了!





我儿子画的斗牛士,对不起,有不雅画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经典教育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杜鹃!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最爱读罗马书, 每次读, 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