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皮皮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皮皮虾:【硅谷双城记(十二)】

(2016-06-28 08:26:53) 下一个

最近即将卸任的总统奥巴马来硅谷,与即将卸任的斯坦福校长约翰·轩尼诗一起举办全球创业峰会。两个president是否打算退休后一起办一个投资公司President's Capital啊?

在另一公开场合,奥巴马和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兹伯格(Mark Zuckerberg)对谈很欢。双方不改美国人一贯的幽默调侃,引得观众大笑。奥巴马见小扎依然是那身T恤的随意打扮,"抱怨"自己作为总统不得不西装革履,没法享受随意的奢侈。小扎立刻回嘴道:别急,你快了!

这话在中国文化里可是很不恭敬啊!

小扎一向信奉极简的生活,他在脸书上的兴趣列表上有一项"消除欲望"。他的衣柜里总是一样的灰T恤和连帽衫潮流,以至于人们会认为他很多天穿同一件衣服。这一点很象乔布斯。小扎一部本田车开了很多年,曾住在离公司很近的公寓,走路上班。人称他是"最穷的有钱人"。

小扎和他的脸书是新世纪头十年发展惊人的公司,小札本人也被认为是下一个比尔盖茨。《乔布斯传》中提到,乔布斯称小扎是"硅谷创新精神的接班人"。今天让我们继续上次的话题,从谷歌转到脸书来。

继续谈新世纪十年的伯乐沃土(Palo Alto)

众所周知,出生犹太家庭的小扎是哈佛大学学生,后为创业而辍学。但人们对他有两个错觉。

一个错觉,以为他是计算机系学生,真实不然。他虽然爱好编程,但是主修心理学。这一点对他很有帮助。他的得意之子脸书就是网络与心理学交集的产物,他"紧紧扭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狠抓不放"。这一个中心就是人们有寻求归属感的心理需求(正是马洛斯需求层级的第三层次)。两个基本点就是窥视他人和自我表现。由于脸书最初是从哈佛后来到常春藤名校起家的,人们由于好奇和敬佩很想知道这些人的生活细节。而自我表现又是马洛斯心理需求的第四层级。

硅谷阶层需要3.0

  • 建立身份的名牌T恤
  • 工作时有免费食物-Philz 或蓝瓶咖啡
  • 瑜伽-火人
  • 买特斯拉汽车
  • 成为天使投资人
  • 冥想+入定
  • 有料可卖-休年假(Sabbatical 一般指每六年休一整年假期,爱干嘛干嘛)
  • 辞职周游世界
  • 媒体部落格贴一些指导他人的人生建议

当然,归属感更主要的是将人们连结了起来。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可以把人送上月球的时代,却对近在咫尺的邻居一无所知。小扎的脸书让人们回归到了小镇生活,在那里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干嘛。人们其实很希望回归这种传统的生活。

另一个错觉:以为创造脸书这样社交杰作的人一定是非常social(会交际)的人,其实小扎当年属于腼腆型理工男,根本不善于社交。没想到结果他创立的脸书取得了巨大成功,并重新定义了社交习惯。这说明内向的理工nerd们不必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什么劣势。

小扎无疑是聪明绝顶的。他读的书都是柏拉图和恩德斯,背诵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史诗段落,跟玩一样!这让本虾想起诺奖级的哈佛华裔女教授、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庄晓威来。据朋友爆料,庄晓威在加大伯克利读博士时,有人听说她《红楼梦》倒背如流,曾当面确认。庄晓威当场笑答:你想试我哪一章节?!看来聪明人都有博闻强记的共同点,这一点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大家对小扎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中文。有一年他在清华大学演讲,主持人本来套个近乎用中文和他寒喧了两句,他也用中文回了几句,结果在全场鼓励下,他改变原本用英文演讲的计划,居然全程用中文讲了下来,使在场翻译成了摆设!

中文可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尤其四声对老外来说简直是天梯。小扎学中文的动力何来?当然是核动力了:他的太太、哈佛学妹普莉西拉·陈是华裔。小扎坦陈,为了追求她,他苦学中文,以便可以和她的奶奶交流。小扎在斯坦福的一次演讲中说:"我每天花一小时学中文,我尝试了解这门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和心态"。2012年小扎和普莉希拉-陈结婚。

当年小扎的太太哈佛毕业后、上医学院前,曾在硅谷著名私立学校哈克教初中生科学这门课,据说把这门课教得象大派对一样,孩子们很喜欢,许多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有孩子把她作为榜样,希望将来也从事医学工作,最好能和她作同事。今年哈克的毕业典礼就请了小扎太太作演讲嘉宾。

现在来讲讲脸书的创业经过。2004年,19岁的小扎在失恋冲动下和宿舍好友创立了脸书(在此,咱们要象感谢那个与诺奖大牛肖克利离婚的无名女人一样感谢这个与小扎分手的女友!)。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生,那时只有平均每月85美元租赁电脑的运营开支,当时一周的访问量就比哈佛的官网还要大,还甚至一度造成哈佛挡机。在之后的两个月内,注册迅速扩展到其他高校。再之后,又扩展到高中和公司。

到此为止,脸书创办过程和硅谷一点关系都没有,更与伯乐沃土(Palo Alto)毫无关系。且慢,没关系我会写吗?小扎何等聪明,他知道应该在哪里发展才对公司最有利。

脸书仅仅创办几个月后,小扎决定退学到硅谷创业。几位创始人于是搬到了"宇宙中心"伯乐沃土。

起初,他们想租下大学路165号作办公室(就是上文提到的谷歌曾经租过的地方),最后却被无情的拒绝了。后来他们有一定规模后,把以前升阳在门罗公园市的地盘买了下来作总部,地址很有意思,叫1 Hack Way。Hack是计算机常用词,意思是骇客或黑客,代表了脸书的文化:Code wins argument (程序胜于雄辩)。

硅谷大公司的地址都很有意思。苹果公司的地址是1 Infinite Loop。Infinite 是无限的意思,loop是环路。生物科技公司基因工程(Genetech)的地址是1 DNA Way。好记又很酷!

脸书很幸运,获得了PayPal创始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提供的约五十万美金的天使投资(或者说泰尔幸运)。这个泰尔就是上篇文章提到的《从0到1》的作者,关于这个"黑手党"党魁,本虾会在下篇详谈。

小扎的幸运还不止于此。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安德森。读者朋友千万别象猴子掰玉米,听到后面忘了前面。这个安德生就是那个从伊利诺伊州香槟分校(UIUC)毕业的、创立网景(Netscape)的23岁金童。他算得上是拉开互联网序幕的开山人,把网景从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变成20亿美元。后来网景被微软以非正常手段挤垮后,安德生转入风投领域。

初见安德生,小扎问道:网景是干什么的?安德生假装恼怒,但他看到了"硅谷的大无畏精神"。

小扎这下子拉了一个牛人作顾问。安德生不但提供资金,还帮小扎建立了最初的销售、广告和行政团队。他对管理、技术的深刻见解也是脸书的一大财富。

小扎毕竟年轻,自感经验不足,在一次party上盯上了曾在世界银行、美财政部工作、当时是谷歌线上销售与营运副总裁的桑伯格(Sandberg),于是经过长时间无休止的纠缠,终于将她搞到手,为此他甚至开出的条件有亲自教她儿子全套剑术(小扎从中学起就是校击剑队队长)。2008年,桑伯格出任脸书营运长,外界认为38岁的她"去当23岁神童的保姆去了",这是"地狱般的商业联姻"。

事实证明,这是绝佳组合。桑伯格刚上任时,小扎自放一个月的长假,为的是避免与其有观点上的冲突,造成员工不知所措。后来小扎形容桑伯格"没她,我们就称不上完整"。

在硅谷流行一种"家长督导"模式,由一位或几位识途的老马协助涉世未深的创始人管理企业、出谋划策。这是硅谷能够成功的又一大因素。

除了桑伯格,脸书从谷歌还拉走了好几个重量级人物和许多工程师。据纽约时报统计,脸书有10%的人曾在谷歌工作过,包括久负盛誉的大厨。这事逼得谷歌不得不增加10%的工资给普通员工,30%给高管。

小扎很注重公司的文化,他有意创造无拘无束的氛围。他允许员工抽出20%的工作时间泡在一起,不是强迫他们非得成为朋友,而是让他们相处时感觉自在、交流顺畅。

小扎还决定初为人父的男员工们将拥有为期四个月的带薪陪产假。他自己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就休了两个月的假。

小扎夫妇在给孩子读《量子力学》,他自己说是在开玩笑。

小扎还亲自为员工作了提高工作效率的讲座,其中就有时间管理方面的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这种方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微观时间管理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本虾也采用这种方法,效果的确很好。

脸书的发展势如破竹,拥有约15亿用户(俨然世界第一大国),用户已经覆盖全球各大洲,甚至包括南极洲。用户粘着度很高,活跃用户每日平均停留高达55分钟(真是非死不可失-Facebook的谐音)。有个有趣的对话:"脸书难道比性还流行?",答曰:"我上脸书的次数比做爱多,所以是肯定的"。

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为总统提名在脸书上大角力,后来奥巴马被称作第一位网络总统。《纽约时报》评论道: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

谷歌的施密特2011年提出了四驾马车论:未来十年驱动创新的主要力量将会是谷歌、苹果、亚马逊和脸书,Paypal和推特是候补,根本没微软什么事(他没提)。

脸书也因聚集了一些过去分散的同好而被称作"我们的总部"。有人通过它组织了枕头大战,风靡全球。它还在一些国家的抗议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哥伦比亚人民抗议革命军挟持700人质包括一名四岁男孩。著名的颜色革命-2011年埃及解放广场大抗议,也拜脸书和推特之功。有一抗议者给新生女儿起名叫脸书。元朝未年汉人不得不把纸条藏在月饼里传递起义约定,现在这个纸条和月饼就是脸书和手机,这种传递方式直达千家万户,统治者怎么挡得住?

小扎创办脸书的初衷根本不是为了办企业和赚钱,而是发烧友为了好玩,是因为发现了人们有需求。难得的是,他一直不忘初心。面对许多次高价收购的诱惑,他都不为所动。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它是我的孩子,我想将他一手带大"。

也许正是因为动机单纯,才能成功。韩国围棋手李昌稿也是这种执着的人,他对名利看得很淡,眼中只有棋道。这种人是难以战胜的。

今天先走笔至此,下次还有精彩的黑手党故事等着你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mappycarol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精彩,谢谢分享!
blueflame 回复 悄悄话 好看,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