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lat 是座小有名气的历史古城,也是多尔多涅省的重要旅游城市。距离我们租住度假房的Vezac 村约11公里。是我们住在那儿的两周里经常会绕路特意经过的地方,—-因为城边上有为我们提供制作日常入腹物的一家蛋奶肉菜果蘑面包等等…一应俱全的全天然食材店,非常好。只是营业时间短。与其隔条马路再前行3-4百米有家大型综合超市,营业到晚间很晚(给我的印象它总是开门~~的)。不过这方面将放在有关多尔多涅之行博文的最后一篇详解。
Sarlat 是现在小城的简称,(因1965年sarlat 与其‘身旁’的另一小城 la Caneda 合并),她现在的全名是Sarlat-la-Canéda。是这一带的行政中心(但愿翻译正确~)。
如我前面的相关博文,在法国的大部分小城村镇旅游,令人心怡的活动之一便是穿胡同,而在Sarlat 则尤为如此。这个不大的城镇里竟有77座受保护的古建。据介绍是世界上古文物建筑最稠密的地方。而事实上,在城中心一带根本见不到新式房子,进了城就是步入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后来的古旧建筑群。在这里的古残状的楞瓦攀错、老旧的垣壁相接的一条条小巷中流连,会感觉到几分较之这一带别的小城镇的稍微不同凡响的氛围,这个中原因大概隐在城中的几座贵族府邸斑驳、且黯且明的大窗之后。
据资料,此城在13-14世纪商业十分繁荣,但显然并非那以后她就萧条破落了:那里的贵族府邸,今日的博物馆,一直住着显赫的人家。所以由此我判断,这城是(至少)历史上的“贵区”。这便是那种不凡气质的由来。
本博文示出的两座矗立于城中心位置的府邸是最为著名的。两座建筑相距不远,一座是可追溯到13世纪的Gisson庄园。一座是建于16世纪的La Boétie府。 还有就是标志着小城之源的本笃会(Benedictine)老教堂。。。小城是从8世纪起围着这座当时的加洛林修道院而逐渐形成的。
再说小城的“商业繁荣”,如今此地的商业性恐怕是主要由诸多餐馆和咖啡座支撑的。大中型商家应该都在城外边的新建筑中。小城中的个体户小店铺倒是还算不少,但我少有在城中遇到精品屋。不排除是俺不识货的缘故哈。只入足了一家干花草工艺廊。店主还不让拍照。
还有一次在小城边上见有一家画具店。特地找了停车的地方,然后一个人冒着沥沥小雨去探究竟。结果到跟前吃了闭门羹:—-小店暂停营业。
在Sarlat的城中心广场,每周有两次农贸集市,不过我们一次也没赶上过。第一、二次是故意避开,为了看市容。后来则因要造访的地方太多,日程安排密集,索性把这事给忘了~~。旅途中逛农贸市场,是我实在没处逛了时才会想到的消闲方式。后来在网上看到集市上所卖的地方特产(食物),多少有些遗憾。
1,上图眼前的空地就是老城的中心广场。它的背后是那座历史性的教堂。到此地之前特地看了'本笃会’的宗教主张和历史而长了知识。简单说来,它认为上帝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找寻。主张平衡而柔性的精神。---觉得这与禅宗有相近之处。不过,在禅宗,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禅不是寻找上帝,而是专注时的内在之修。。。
2,上图是Manoir de Gisson (Gisson庄园)的前面。当时好像是非营业时间。反正我们没进去。Gisson家是17世纪时的显赫家族。家中出了负责政府各方面事物的几位大官。
3,这向同一处张望的三只鹅立在广场边的古建筑旁很显眼。关于Sarlat的旅游介绍若少了它们仨是不公平地~~。
4,上图是Gisson庄园的侧面。仔细看,三角塔楼两侧的建筑是不同的。是塔楼把两座建筑连了起来。
5,上图,有文艺复兴风格的门楼的建筑,(门楼往左),是建于16世纪(1520-1525)的La Boétie府。 ---La Boétie 当年是地方法官。(并且,他的出生在这座宅邸的儿子Etienne de La Boetie,律师和哲学家,是法国16世纪哲学家蒙田的好友)。
这所房子在1910年修复,窗框是更新过的。
6,接下来就可以穿胡同了~~。碎石路,斑驳阳光中的老窗子。。。
7,因为总在胡同中,所以只好竖拍,但这样照片就会很占地方,只好两图并一图。上两图是同一条胡同的远近景。“美丽的小巷”真是名不虚传。
8,转到修道院跟前了。 补充一点,这座修道院是历史上维京人侵略时在这一带当时的六座修道院中唯一幸存的。
9,让这些老墙间保有着永在的生机,恐怕也要归因于现代人的经营理念~~。
10,
11,右图,已在老城的边上。房型已经有变化了。
12,还是回到老城中心。
13,我们进城不止一次,每次都是游客络绎不绝。跟我们一样,大家都在兴致勃勃串胡同。;))
14,又看见La Boetie 府邸了。这条胡同两侧房里住的是当年他家的紧邻~~。现在呢?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相信如此,只看看街上的餐馆露天座便知。
15,据我的经验,一般上图这样的门洞,是当年某家府邸的入口。
16,又转回修道院附近了。那么就再提一下历史。从中世纪的12世纪起,这座修道院受到罗马教廷的直接保护,而它又是独立的。并且,从那时起开始的对它的建筑改造直到17世纪末才完成。
17,还是市中心刚才那一带。
18,回到了老广场。
19,历史上,Sarlat小城繁荣过,在战争中被血染过,后来也沉寂过。。。而今天它的存在则如同一本活着的图书,让游客望着那些新漆过的老方格窗和参差的黑屋顶,心态安详的感慨沧桑。
*
上图最下面,是一小规模的停车场。但是如果是自驾来这里最好不要开车进城。因为车位太没保障,最后还得转出去。Sarlat进城前有不止一处有保证车位的停车地。将车泊在城外然后步行进城,几乎是逛所有老小城的最好选择。
**
不用说,Sarlat也曾是若干部电影的拍摄场地。
应该是“斑驳阳光中的老窗子”。太抱歉了,漏了‘光’字。感谢你的仔细阅读。
非常高兴你喜欢我的游记。且真诚期待你的疑问和批评。
德 蒙田是指 Michel de Montaigne。怪我把他姓氏的前缀’德‘加在了‘蒙田’前面造成了混淆?就是那位法国16世纪著名的人文主义哲学家。
开始我也以为三只鹅是有故事的,但到处也没找到。会继续找找。但也很可能就是一座装饰性雕塑。或可能是从某童书形象里获得的灵感?总之,栩栩如生,所在位置也为环境添了活泼氛围。
永远欢迎你回来细聊~~。
很喜欢你的游记。会多看几次。前面的哲学篇,不敢留言,觉得那是聪明人的思考。
“斑驳阳中的老窗子”,很好。
又,蒙田名字,是“德”?
三只鹅,你没有写它们的故事呀?总希望你多写一点细节。
法国的历史小城镇尤为密集。且相较别地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不过眼下的疫情期确实不适合跑远。巴黎很大很丰富,绝对值得用一周时间逛。
昨天看了你的巴黎之行的第一篇,你们选的宾馆位置非常好。因为当时正忙着没顾上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