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旁的田陌

在这里 我用自己的思索、
脚步和心情耕耘着一片田地…
原创文、图(除注明外),
敬请尊重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她是法国最美的小镇之一

(2019-07-31 16:20:01) 下一个

此番去普罗旺斯前就已经知道, Vaison-la-Romaine(以下将简称瓦松)是法国最美的小镇之一。不过终究是眼见才为实,以下将我在那里随拍照片发博,但愿能为我同意的这一公认的说法作证。

小镇坐落在前篇博文所言梵高住过的疗养院所在地,st Remy北面72公里。距离我们的租住地不到50公里,-我们的住地恰在连接两地的途中。

你再也想不到,这座目前居住人口只有寥寥6000的小村,竟凝铸着一部宏大的历史。

这里有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的残迹,并且从这里挖出的彼时的文物散布在欧洲和北美的25座展馆中-;这里遍布中世纪式小街和瞩目的老教堂;而今天村里的数千居民,其中不乏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等等,则以现代的方式生活着,加上川流不息的游人,这一切又让小镇活生生的存在于当下的阳光之中。

瓦松的风貌漫延在亘长的时空之上,这便是她的独特之处。

……

这座古镇有多古呢?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一支凯尔特人的部族在河左岸的山丘上建起本部落的‘京城’。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占领高卢地区。局势平定下来后,住在乌河左侧山顶上(见上图。称‘上城’)的凯尔特贵族下山沿河居住,逐渐形成了凯尔特-罗马特点的别墅区。

 

下图,是一座古石桥,其下,是乌韋玆(Ouveze)河。

还是说上图的桥。它是我们到达后第一座直接体验的古代文物,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时代。

上图我的镜头面对的是河的右岸。古时的历史还暂时与其无关。下图,过桥到左岸以后转过满是商铺餐馆的街道进入古门洞,走上登‘上城’之路。

从这个入口到顶端飘着白旗的城堡残墙,是一条从始至终上行的路。双腿的感觉至少1,5-2公里。事实上小镇的历史就是从这条路上展开的。

穿过上、下图这样的铺着老砖头的一条条安静的小巷。无需看路牌只认准方向、往上走就不会错。

像这样的一眼就看到尽头的旁胡同暂时不要进去……

很多房子是有人住着的。房子看样子不会太老,好在都是用天然模样的碎砖和泥建成,环顾四周也还不失整齐划一的中世纪之风~~。也正因如此才可能有居民仍在居住而让这一路处处既含神秘又显出生机。

上图,小巷两侧房子显然多年失修。与前图相比,尽管砖头有外观上的新旧不同,街道风格仍然一致。

*

我们知道,在公元四世纪时开始衰落的罗马帝国转奉基督教为国教,而基督教是从何时主导这里人的精神世界的呢?至今并无确切的史料予以说明。因为即便在罗马时期,此地的凯尔特人部落亦有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并不需要一切随占领者的旨意。而基督教的到来便是这里罗马昌盛期的剧院等等文化设施的末日。

比如,剧院的门板被拆卸充当了墓地中的用物~。

但不管怎么,基督教在蛮族入侵或前或后来到了这里。不过,上图的教堂,也是小镇的著名文物之一,并非建于基督教始传到此地时,而是起于中世纪。它的后庭部分建于8世纪,总体建于11世纪。是法国最古的教堂中的一座。遗憾的是,那天教堂闭馆谢客。

所幸,后来在网上见到此教堂内部的小视频。

在经历了公元5世纪前后蛮族入侵的劫掠、焚烧、混战后,在6世纪瓦松最终被法兰克人的墨洛温王朝统治。也即在此时她被归入普罗旺斯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她并不实行法兰克人的法律,而是像这一地区的所有地方,保持着高卢-罗马法。不过她也并未因此而不发生遍于欧洲中世纪时的种种乱局。

下图的军事城堡残迹便是中世纪时的遗留。在中世纪的12世纪时,这里的世俗贵族领导与主教因为前者要修复高卢-罗马时期瓦松的‘上城’而发生争议,两派各占半城。

伯爵们与主教的争执尽管也损害了小镇的繁荣富强,但几十年下来其争议也只被定性在dispute。而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动荡可是远超过于此,要动兵器的,会是长矛利剑土枪土火炮轮番上演。战乱时期,住在乌韋玆河谷‘下城’的居民便纷纷逃到‘上城’,在上图的这座城堡的厚墙内躲避。

回途选走与来时不同的路。这座小楼曾经是餐馆。现在它的主人仍让它保持着整洁清新的外观和如此对其内部的想象。

夹竹桃背后筑有圆窗的墙的上方有十字架。门后应该是一所教堂。墙如此之新不会是那座著名的老教堂的另一处门吧?实话说,我已经转向了。估计是一座目前还在使用的教堂。

接着往下走。仍是风格一致仍是新老交融。

上图是一位善良的鬼像~~。墙上放出的光是在拍下之后才看见。当时我只感觉图有意思,并没想到它还光芒四射。

静谧幽幽的小巷。这样的光天化日下历史都显得无力到虚幻,更不要说写在它上面的善恶恩怨了。

红喇叭花们从遮阳板旁探出,轻轻的吹着口哨……

回到‘下城’后回望一下。想来现在的‘下城’一定是比古时高了不少。否则,就这样的小丘打起仗来很难想象会有多少居高临下的优势。就这样短的距离能有什么避战的效果。

*

如前所述,如今小镇里住着不少各类艺术家。在‘下城’的河畔,离老罗马石桥不远、拐进古石头穹门前老街上的商铺,隔三差五就是画店画室。

*

也是在乌韋玆河谷。还有下图古高卢-罗马时代残迹遗址。

?上面讲到过,在罗马时期,‘上城’的贵族曾下山来到河边筑起一间间凯尔特-罗马式别墅。那时这里是纳尔邦(Narbonensis)地区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上图中,能见条砖交错铺成的街道和貌似小剧院的残墟。并且,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Pompeius Trogus就出生于此地。(注:此片为旅游网站介绍图)。

*

回到老桥。

回到老桥。桥的对面是乌韋玆河的右岸。是新区。

稍稍进入新区。我们到时,当日的集市刚刚在这里散去。

以上两片均为新区概貌。

再看老桥。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现在桥下的一涓涓细流之河曾如猛兽般的泛滥过。就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过给这一带民居和设施造成过巨大损害的滔天洪灾。

*

最后。瓦松坐落在此地最高的山,Ventoux脚下。

上图是我在瓦松的古桥上拍的ventoux。从瓦松出来看时间还早,我们就驱车上了山。

登山途中,一只老鹰划从头顶划过欢迎我们~~

这里经常是环法自行车赛的途经场地。因此在这里练车的骑者在路上不绝如缕。由上图可见,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路也不那么宽。尽管我们的车行进还不如所遇自行车快,但还是不免对不时迎头扑来的自行车有肝颤 的感觉。

这座山除了是本地区最高和与环法自行车赛有关,它是法国北部和南部动植物群之间的物种边界或过渡带。一些物种,比如各类蜘蛛和蝴蝶为此山所独有。

不过,我们那天在山上除了那只老鹰没看见别的动物。在山上虽然满目烈日。但山风很大。很舒服。居高临下才会真正知道是置身在多山丘陵的国度。

刚刚到过的瓦松小镇在哪里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信马由江' 的评论 : 你说的有道理并非常欣赏你的讨论态度。发博在我确实有与大家分享的意思但是是在自我表达的基础上分享,丝毫没有让大家都同意我的意思。相反,我乐见不同观点。~~

瓦松小镇,在我看来,是原生风格的生动之美。走在那样的小街里让人生发出对远古的无边想象。受到历史变迁的感动。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amsyrny' 的评论 : 是吗?首先感谢您阅读文章并提出问题~~。

因您的评论又检视式浏览了博文。发现有笔误并且有几处用‘的’和’是‘显然多余。-文章的绝大部分是直接打在‘发博文’框里写成,而且写完博文时已是深夜没能仔细检查,借此机会向读者表达歉意。待有空时会改过来。

不过您的意思应该不止于以上。欢迎您具体指出,以供我学习。无论如何我们总可以讨论。
再次感谢。

信马由江 回复 悄悄话 strad,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确实,感觉的东西是很主观的。如果你认为是最,或者最之一,可以说是你这么认为,别人无话可说。可是另一方面,我相信贴出来的东西,基本是想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得到认同。如果楼主不是这么看,众人也就只好“呵呵”了。

我还是觉得,最高级的词还是慎用比较好。正如随便就封人一个专家,结果出来一大堆砖家。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trad' 的评论 : 是这样。美感在不小程度上因人而异。在我,则应该与我对历史的兴趣大有关系。
samsyrny 回复 悄悄话 用词格调很高,但多数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有问题,看得这个费劲。。。
strad 回复 悄悄话 信马由江, 作者如果说Vaison-la-Romaine是法国最美的小镇,那么您的挑战是对的,且况它临村临镇也会加入您,对作者所言而不买帐!然而甫田兄弟没说是全欧最美的,只是说了是“法国最美的小镇之一”,这个你就无法挑剔了哦。 一个地方吗,美不美是因人而已,就像每人有自己喜欢的一盘菜一样。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01'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直言~~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信马由江' 的评论 : waison-la-romaine 的‘最’不是您所说的‘国人近几年流行之最’。是欧洲旅游网站上游客的总体评价。我并没想要什么效果,如博文开头所言:同意这样的评价。仅此而已~~。

也许是品味上的差异。
fa01 回复 悄悄话 看不出美在哪里
信马由江 回复 悄悄话 近几年国人流行用“最”,什么都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只能“呵呵”。这也是楼主想要的效果吗?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抱歉疏忽。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随人意' 的评论 : 确实是。多谢提醒;)。
天随人意 回复 悄悄话 是唤作Vaison-la-Romain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