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永安百货的前世今身

(2017-04-30 13:48:01) 下一个

前言

90多年前,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在上海滩崛起,“四大老字号百货”争奇斗艳,撑起了中华第一街上海南京路的繁华。

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南京路上幢幢独具风韵的欧式建筑仍在,但先施、新新、大新的字号已经不复存在。屹立在南京路的,唯有“永安”这一家硕果仅存的百年老字号。



永安公司的历史照片与现实的拼接(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张铖 于2016年5月23日)

永安创始 郭氏家族

说到“永安”,就不得不提其背后的郭氏家族。

郭氏家族的大家长姓郭,单名一个乐字。

1874年出生在广东中山,迫于生活,16岁从老家去往澳大利亚谋生。一开始在同乡水果栏,也就是“先施”的创始人马应彪的果栏帮忙。几年后与人合资开设永安果栏,由郭乐出任经理。同时,郭乐又经营华侨汇款业务,在广东设立永安银号,所以能吸收闲散资金,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郭乐

眼光长远郭乐在发现果栏业务再难有大突破后,决定向马应彪学习,进军大型百货业。

1907年8月,永安公司在香港皇后大道开业。香港永安开业后,郭乐即把目光瞄向了上海。



1920年代初的永安(左)与先施(右)

由于先施公司的先发效应,令郭氏决定同马应彪一样,也在南京路开店。但究竟是将新店开在南京路路南,还是和先施一样开在路北,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郭乐和他的弟弟郭泉。

为此,郭乐采取了“黄豆”选址法一一特地雇用两人,一个站在路南,一个站在路北,每当他们身边走过一个人,就将一粒豆放进自己的袋里去,到晚上根据袋里豆的数目,统计南北两边行人的多少。



这项工作一连进行了好几天,郭乐和郭泉才肯定路南行人比路北多,最终觅定了铺址。这个充满商业智慧的“袋子+黄豆”组合,后来被奠放在永安的地基底下。

而事实也证明,郭乐等人的判断极具前瞻性,众多的消费者都被永安公司“截”在了路南。永安开业比先施晚了近一年,但在日后的竞争中,却一直力压先施,很长时间内称霸上海百货业,原因之一就在于永安的“地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6年4月,郭氏家族与地产主哈同签订30年地皮租约,年租金五万两白银。

永安、先施比高之争

当月,永安大楼便在南京路先施公司的对面破土动工。大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东北部外延为弧形。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建筑立面用圆柱与贴壁方柱墩做装饰,给人以西方文艺复兴建筑的感觉。陈列窗口采用进口大玻璃,做成了

10个大玻璃橱窗,这也成就了“永安是第一个利用马路橱窗展示商品的百货商店”的佳话。最终,大楼共造了七层,花费226万元。



永安公司橱窗

除了1至4层的百货商场外,永安的其他楼层还设酒楼、旅馆、弹子房、跳舞厅、游乐场和戏院。其屋顶花园名为“天韵楼”,西北端的塔楼由柱式和券拱构成西洋古典建筑造型,呈现出永恒的庄严与和谐之美,名为“绮云阁”。

说到这“绮云阁”,还有一段插曲不得不提。



绮云阁

永安开始动工之际,先施公司正处紧张施工期,先施一听永安正式上马,便派人暗暗“侦察”,当了解到永安的楼层比先施高一层后,就连忙将原来设计的五层改为七层。而郭乐对先施的工程也是非常关心,同样是天天派人打听,当听说先施加层后,就决定在大楼顶部加一座塔亭,高耸的塔尖远远的超过先施的楼顶,起名绮云阁,意思是塔亭之高已挨着飘浮的白云。

先施一听说永安楼顶建阁,高过自己,当即决定,好吧,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加一个塔楼。你叫绮云阁,我就叫摩星楼,你只是挨着云,我可以擦着星,照样比你高。



“顾客是上帝”

1918年9月5日,永安公司正式开业。开幕当天,顾客进门须先购买二角一张的“门票”,这在当时的普通市民看来,是一比不小的花费。采取这种办法,一方面有利于营业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对没有购买力的民众加以限制,减少拥挤。据老年营业员回忆,开幕那天,永安的销售额就达一万多元。



永安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瞄准富有阶层,定位于经营“环球百货”为主。永安从世界各国搜罗的商品达三四千种。从英国的棉布、法国的化妆品、德国的玩具、美国的丝袜到瑞士的钟表、捷克的玻璃用品、瑞典的搪瓷、日本的毛巾,世界各国的名牌产品,永安几乎应有尽有,引领着当年上海滩的时尚。



郭氏家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寓所合影

除了在货品上做足文章,郭乐还首先提出并倡导“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信条。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得罪一个顾客,就等于赶走了10个顾客。接待好了一个顾客等于从竞争对手处抢来了10个、100个顾客。”

郭乐还经常巡视商场。一看到有顾客空着手出去,就要向营业员寻根刨底,探究买卖未成的原因。他一再强调,售货服务要使顾客称心满意而去,下次乐于再来。因此在商场大门口和楼梯口都有笑容可掬的接待员“导买”。顾客选购时,营业员务必彬彬有礼,不厌其烦地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永安还规定,营业员若得罪顾客,轻则警告、记过,重则开除。



郭琳爽

1929年,永安公司新来了一位年轻的高级管理人员。他的名字叫郭琳爽,33岁,是郭乐的弟弟郭泉之子。他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农学系,曾在香港永安公司任职,初出茅庐就显出其独特精明和干练,深得大伯父郭乐的赏识。

大刀阔斧 拓展革新

1933年,郭乐终于把上海永安公司全权交给郭琳爽,任命他为永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从此,郭琳爽就放开手脚,对永安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拓展。



郭琳爽首先想出了顾客可凭“折子”购货的赊销服务办法,用“VIP”的方式来固定忠实客户。当时,凡持有折子来商场购货,无需当场付款,只要在上面记笔帐。据说,当时上海滩的上层人士,几乎都是永安的“折子户”。得到了折子的人感到自己的身份高,买了东西到期结帐,从不拖欠。且这些折子的拥有者层次高,购买的商品档次也比较高,而高档品的毛利率要比大路商品高3-5%,由此永安获利更丰。



鉴于送礼人指定的礼品有时不为受礼人欢迎,于是郭琳爽又“发明”了礼券。凭礼券可到永安任意选购他自己满意的商品。加上礼券上还印有“永安”二字,表达了送礼人的良好祝愿,更是深受顾客欢迎。许多人拿到礼券后,并不急于马上换取货物,有的甚至长年存放起来,这又使永安公司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永安公司高级职员合影

有人说: “郭琳爽经商细胞特别发达”,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在他发行折子、礼券取得成功后,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竟引发他又一个商业行为。

一天,郭琳爽为给一位朋友贺喜,在公司礼物柜买了一份礼品,叫一位职工送去。 职工回来时带来一个红包,这是“脚力”,郭琳爽自然把它给了这位职工。但这件事在他的脑子里一闪,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办一个代客送礼业务。

过了几天,他向礼物柜交代:到永安公司购买礼品,可以代送,价格打九折。职工们感到奇怪,代客送礼品免费送货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给顾客打九折?郭琳爽就说了个中道理。原来,当时送礼品,凡是差人送去的,受礼人照例要给一个红包,叫做“脚力”,而一般的“脚力” 都是货值的十分之一。



永安公司商品广告

郭琳爽的“代客送礼, 货价打九折”实际是把这笔“脚力”钱在你买礼品时先返还给你。这一招果然厉害,“到永安公司买礼品既省钱又省力”的舆论很快风靡沪上,永安礼物柜的生意也立刻扶摇直上。

在平时的工作中,郭琳爽是个严谨的人,不苟言笑,但并非整天摆出一付凶相。他自己不抽烟,也最痛恨上班抽烟的员工。如果让他看到,他也不发火,而是一声不吭,站在你面前,直到烟蒂烧到你的手指,他才离去。郭琳爽的厉害可见一斑。所以,尽管他不发火,但职员看见他也像见了“雷公”。

永安回归



1935 年,郭琳爽出重金收购了永安大楼东边相邻的“楼外楼”茶楼的产权,拆除旧楼后,请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摩天大楼。新楼是一座塔形建筑,楼高超过先施、新新和永安老楼。因与老楼隔条马路(今浙江中路),就多造了一条跨街楼道,使之与老楼相通。新楼内设“七重天”宾馆和游乐场,是当时沪上首屈一指的酒楼。里面火车座椅,沙发软垫,每张桌上小灯一盏,舞池内乐声袅袅,场景醉人,达官贵人纷至沓来。七重天之名,似虚而实,一说指是该处设在楼内第七层。





这幢新楼工期两年,耗资500万元,于1937 年建成,称为“新永安”(今上海华侨商店)。新永安占地面积仅老永安的三分之一,代价却是老永安的两倍。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对上海发动全面进攻。8月23日,日本飞机轰炸上海,永安公司未能幸免,永安新厦的门窗玻璃全部被震碎,商场的装置、设备、商品等成为一片瓦砾,损失约40多万元,死难职工15人。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当时永安公司地下党组织将迎接上海解放的红旗插上了永安公司天韵楼的楼顶。现在,这里成了参观“迎接上海解放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升起的地方”,是“青少年教育革命基地”之一。



永安公司公私合营第一天

1956年公私合营后,永安公司在“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69年更名为“上海第十百货商店”。1988年1月改建成“华联商厦”。



2004年底“华联商厦”回归为经典的“永安百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七色花瓣 回复 悄悄话 我去年回国住在永安新楼-七重天宾馆里,这么好的旧楼没有很好的维护,作为老上海人,我很心疼。
acme 回复 悄悄话 说错了,daisy guo丈夫没被镇压,是解放后被投入监狱里
acme 回复 悄悄话 陈丹燕的 《上海的金枝玉叶》其中有一张就是讲郭乐的女儿 Daisy
Guo的故事,留在大陆,丈夫被镇压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香草仙子 发表评论于 2017-04-30 18:20:12
永安百货的后人在解放后有没有离开大陆去台湾或美国的?我有个朋友声称是永安百货的后代。我不熟悉老上海的这段历史,一直想查查看呢。谢谢分享。我那个朋友真是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
郭家传男不传女。男的解放前后统统走掉了。女的有二个留在大陆。后来非常不好。有本书的,可以查一下。70年代末,郭家留在大陆的二个小姐聚首有张照片,查的到的话可以看看, 看看什么叫做苦难, 什么叫做命运。看完了就会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一出国门,从此再也不回中国。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香草仙子' 的评论 :
解放前部分郭家家属离开了上海,但是还是留下人继续经营,1955年还参与了公私合营。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元亨利' 的评论 :
有机会分享一下?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san71' 的评论 :
永安公司过去在上海是有名的高档公司,吸引着男女老少前去购物。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永安百货的后人在解放后有没有离开大陆去台湾或美国的?我有个朋友声称是永安百货的后代。我不熟悉老上海的这段历史,一直想查查看呢。谢谢分享。我那个朋友真是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元亨利 回复 悄悄话 记的文革时有个抓特务的故事还把郭琳爽编进去了。
Susan7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分享。引起很多儿时的回忆。永安公司是最吸引人的。記得我还看过郭琳爽本人票广东戏。在永安公司楼上的剧埸演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