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宁静之夜的床上迷迷糊糊睡去,然后突然感觉人往下掉,并且全身抽搐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实际上是一种抽搐,准确来说叫做入睡抽动(hypnic jerk)。
入睡抽动有时被称作睡惊,它是你在睡觉时突然抖一下的科学术语。这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会在你进入梦乡时,出现于手臂、腿、甚至是全身。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约70%的人在睡梦中抖过。
不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于入睡抽动主要有两种理论,分别是基于神经科学和进化。
最普遍的解释是当你入睡时,大脑中有两套不同的系统正互相对抗。1号系统是一个被称为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细胞网络,它位于大脑皮层下方。当这个系统发力时,人体会感到警觉,它本质上有助于让人醒过来。
2号系统称为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简称VLPO,它位于视神经附近,影响人体睡眠周期。VLPO有时又被称作“睡眠开关”。
在你晚上入睡或者午睡之时,VLPO系统开始替代网状激活系统获得控制。从一个系统切换到另一个系统期间,大脑中的警戒部分仍有时还能刺激你的肌肉引起抽搐。这些入睡抽动是网状激活系统保持控制身体的最后努力。
当你有点想睡觉时,1号系统通常会移交控制权给2号系统VLPO,而此时入睡抽动则会停止,所以这些入睡抽动被认为是每次尝试入睡时,在身体中发生的睡觉/清醒斗争的结果。
关于入睡抽动的另一种不太普遍的理论,涉及到我们的灵长类动物祖先。
一些科学家认为古老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把休息或睡眠的开始阶段与从树上掉下来相关联到一起。入睡抽动能迅速唤醒灵长类动物,这样他们可以采取行动从而避免从树上掉下来,所以,这些肌肉颤搐可能就随着进化一直伴随着我们。
不过,根据专家的说法,无论是什么引起入睡抽动,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如果你不喜欢突然抖醒,并感觉要掉下去摔死,这里有一些措施可减少大部分的睡惊。
诸如高咖啡因摄入、夜间工作、高压力以及睡眠不足等情况都会导致更频繁且更严重的入睡抽动,所以减少咖啡、在白天就做完工作、以及控制压力水平和睡眠模式都可能会减少入睡抽动。
但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入睡抽动没有什么危险,所以如果它们没有妨碍到你,那就无需抛弃午后的拿铁咖啡。毕竟,还有更多烦人事要去面对。
同意。赞!
如果,常“抖”,就是提醒---你的身体有“堵”,有“不通”,
你务必想办法去“通”。 最好的“通”:就是游泳。清热。出汗。
“通”了,很多病就消了。自然消了、化解了。
抖一下:是“络”在工作。就是“通”。络用气打通--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