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个令人怀不由不怀旧的地方。今年三月,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我们利用讲课之余,在朋友的协助下,寻访了清时的芥子园遗址。
芥子园是顺治十四年至康熙十六年(1650-1677),李渔主要生活在金陵时,建造的一所名园。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 人,在日本最有盛名的中国戏剧家之一,对造园艺术亦有极高的造诣。 在他一生中构筑的众多园林中,以其寓居金陵时建造的芥子园最能代表他的造园才能和成就。 芥子园以其卓越的造园艺术和巧思横溢的园林巧异,在我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芥子园的规模并不大,因“地止一丘”,故名之。从李渔《闲情偶记》上看,芥子园前有一片竹林,茂密青翠,园内房屋有两进,有栖云谷、浮白轩、月榭、歌台、一房山,来山阁、佩兰亭等诸景。李渔蓄养家伎,歌台是李渔家班排演、观赏戏曲的地方。李家班风靡一时,组建7年,巡演了大半个中国。
此次寻访,最大的发现是探知了芥子园遗址上有一块碑,碑上有题记,估计是记载着芥子园的由来及旧日繁华。这块碑现在原封不动地嵌在某住户墙上,由于此住家白天无人,我们只见到了邻居收藏的照片。这块碑记的重要性,在于它标识了芥子园的准确位置,并将揭示芥子园深藏的诸多谜团。在上海时,我们将此事告知了复旦大学中华古籍文物保护院的杨院长,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使这块碑记得以重见天日。
这么一所江南名园为何未能得到保护呢?我想一是旧址上现有众多民居,动迁绝非易事。二是李渔是个享乐主义者,所谓“年少驰骋,自命江左风流,选妓填词,吹箫跕屐,曾以一曲之狂歌,回两行之红粉”,国内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是有政治与思想教育面上的考量的,这也是芥子园未能得到保护和修复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