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在中国婚姻不是个人之事,而是两个家庭之事,如此观念对不对在不在理,暂且不说,倒是想分享一下身边的故事,看看能不能佐证这个道道。
在我们准备考大学的年代,大院有个领导的女儿,人长的挺水灵就是不太爱学习。家长着急,只能用“打压”的手段希望她心思在学业之上。女孩子郁闷,就时常到大院四处转转散心。那会刚兴烫头,她也不甘落后,有事没事就到院里的美发店打发日子,不久跟剪发的小哥混熟了,那时干这行的都是院里不爱读书但敢干的个体青年“混混”。
时间一长,两人你来我往谈上了恋爱,女孩子父母急死了,因为这本不是他们对孩子的此刻的希望,于是从中干预,还用领导的身份作梗,要他们分手,双方闹的不可开胶。僵持之下父母用断绝关系相要挟,结果是“父母越阻挠越相爱”, 他们的打压反而加速了年轻人的爱恋速度。在我们上大学之年,两人自作主张,打了结婚证。婚宴上女孩父母“气不过”,没有到场祝福,自此他们是各过各的日子,似相安无事。
十几年后进入两千年,中国大地日新月异,人与人关系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毕竟有血缘关系,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女孩与父母关系也慢慢修好,因为第三代的到来给老人带来了不少乐趣。然而女孩的老公却越来越活络,顺应时代的大潮折腾,挣钱多少不知,但生活上开始走旁门左道沾花惹草,自此两人口角不断,后来上手,女方伤不起,经过多次较量,最后选择分手。时至今日,她依然独身,照顾着住着离她家不远的“没有给她婚姻祝福” 的父母。
在中国的家庭,恋爱是年轻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之事,尤其同城的情况下,小两口的家庭与其中一家或两家联系密切,相处之道学问就大了。因而父母在审视自己孩子对象时,看重的方面多多,常说的门当户对就是一条,人品性情也是重点,然而热恋的孩子阅历不足看不到这些对未来生活埋下的定时炸弹。真不知上面的女孩有没有想过如果婚前没有一意孤行,听取家人的意见,就不会落得现在的境地。
再说一个例子:我小姑妈当年准备结婚时候,突然被一个同事追求。小姑妈被冲昏头脑,和未婚夫分手,和新追求的人结合。我爷爷奶奶非常反对,最主要的是此人的弟弟有精神病,极有可能遗传到下一代。但小姑坚持什么“爱情”,不考虑后代那么遥远。婚后有了一对儿女。开始一切很好,儿子成绩优秀,有望考上北大清华之类。结果高考前精神病迸发,从此人生就毁了。一辈子在医院和家里来回,大量的药物控制。他非常憎恶自己的父亲,把这个病传给了他。
很多女孩为了“爱情”看不到后果,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学方面吹嘘“爱情高尚”这种有害的心灵鸡汤。爱情和婚姻的目的是生育后代,后代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爱情”的短暂的毒品效应,好像被宠着被哄着感觉不错,可以永远持续一样。对家庭负责,对后代负责,才是一个群体繁荣稳定的关键。
另外,医生的故事我也听说了。你也不是这一家的家人,凭啥说孩子就不enjoy 这
前面刚看到一个医生自杀的事例。夫妻两人都是医生,早晚忙碌,孩子托付给保姆照顾。父母为了赚钱而失去陪孩子成长的机会,是最本末倒置的愚蠢做法。将来孩子不听父母教导,犯错误的机会就比较高。
我舅舅是知识分子(外科医生),他大女儿(我表姐)当年找了一个普通工人结婚。我表姐后来因为医疗事故死亡,她的丈夫和我舅舅家为了医疗赔偿和舅舅家闹翻,从此再也没有来往。门当户对是几千年证实的有利婚姻家庭的方式,不应该因为是“老传统”就一概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