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追悼会,一追思会,悲喜交加

(2016-10-11 05:17:14) 下一个

这个题目有点沉重, 但是人人都要面对,不仅要经历亲朋好友的逝去,还要直面自己生命的终结。有这些感悟是来自于今年先后参加的四个追思会, 这是我人生中如此大密度地去经历生生死死。也许人到了一定岁数之后,是必然要面对的,因为至亲至友的年数(50/60后) 难逃病魔的恶掌。是的, 人终归一去, 老毛说“要死得其所" ,  对于活着的人,对故去的要有一份记惦。

在国内时, 我们都知道对离去的人无论什么级别的都要开一个追悼会,但其重在“悼”字上。记得上研究生时,一位同学去世, 我第一次去北京八宝山参加追悼会。 刚进会堂时, 咱中国的哀乐一遍一遍地放,要多惨有多惨, 搞得人情绪低落难过。追悼会场布置相当肃穆、庄严;老师同学致悼词、来宾发言;遗体告别时,绕死者遗体一周,并深深鞠躬;我们向死者家属表示安慰。整体感觉是大家非常悲痛压抑, 真似人死如灯灭,一悼就永别了。

而到了北美之后发现,对于已故之人,他们的亲人朋友为其举行追思会,有些是在教堂,有些是在殡仪馆, 但内容相差不多,以“思”念为主。最近一次我参加老外朋友的追思会, 去时怀着一颗忐忑之心, 因朋友信教,所以追思会是在一个教堂里。 程序开始之前, 唱诗班不断在咏唱圣诗,有些乐章听起来还是满轻快的。 整个过程很庄重, 但气氛倒是挺轻松,没见大家哭哭啼啼的。在追思时, 老外的亲人回顾了他的一生, 每每讲到他以往的趣事时, 大家还会心而笑。之后有一个小型的聚会, 参与者再次问候同事的亲人, 看着他们交流时,也很常态。这短短的一个小时, 让我有一种与以往参加葬礼不一样的感受,至少不沉重也不悲切, 后来问同去的同事这是为什么, 他说“以我们的信仰, 葬礼就是将人送达彼岸,那里有新天新地,新的生命,  所以应为他喜乐." 另外还安慰我说“葬礼就是将他们送上路, 这不是一件悲切之事。" 有了他的解读, 我也似乎明白了追悼会与追思会的不同。

追思会据说是源于基督教,为对故人追忆和思念的一种聚会形式, 与追悼会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人有灵魂,因此更加注重对逝者的追忆和思念,后者认为人死如灯灭,往往沉浸在死者肉体灭亡的伤痛之中。从形式和气氛上说,我们中国的追悼会更严肃一些,追思会则相对宽松一些。在追悼会上一般以讲述功绩为主,希望为死者作圆满的人生总结,那里绝对不会有笑声,而在追思会上则是此曾经的友爱之情和过往美好的记忆为主,其实在感情上追思会更让人悲喜交加。追思会的重点在于让生者感谢对逝者生前所做的贡献和付出、让生者了解逝者与他们之间的爱,从而为逝者一生画上爱的句点。

我们来个海外后, 不论信不信教, 事实上也接受了追思会的形式,从这些年参加同胞的葬礼中可见一斑, 看来我们西化的还是蛮快的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hamrock100' 的评论 : 是的,先人智者早有此悟性 -:)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 蛮有庄子击缶而歌的感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