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往事從未如煙:布達佩斯 (二)

(2014-04-25 07:57:51) 下一个



感受布達佩斯

滿載國人的列車在一個周四的淸晨到達布達佩斯。一瞬間,一個中歐小國的火車站變成了喧鬧的中國城,下車的接人的擠作一團,到處都能聽見大嗓門兒的京味兒普通話和找人的吆喝聲。朋友們多年後仍然津津樂道地談論當時的壯觀景象。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種壯觀在每周四重複出現,一直持續到匈國政府不怎麽厚道的單方麵恢複了兩國間的簽證製度。

這是筆者首次踏足歐洲。以前雖然去過日本、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但並沒有多少在異國他鄉的快感。東京除了商業區庸俗的高樓大廈就是令人備感壓抑的低矮木屋和滿眼不怎麽耐看的東洋麵孔加短小粗壯的羅圈兒腿,隻有在鼻屎大小的迪斯尼才能自欺欺人地領略一點兒芭比娃娃式的歐美風情。卡拉奇更是讓人不堪忍受,令人窒息的高溫和無法無天的蒼蠅逼得筆者大部份時間窩在有空調的希爾頓,幾乎成了空調病患者,自然也就沒興致去觀賞那兒亂七八糟的市容了。如今走在這有多瑙河珍珠美譽的布達佩斯街頭,看著滿大街各式歐洲古典風格的樓堂館所和還算養眼的高鼻子洋人,頗有點兒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現在看來是少見多怪了。

布達佩斯算是有點兒曆史,不過以咱這五千年的跨度來衡量,那點兒陳芝麻爛穀子充其量是小兒科水準,不值得囉嗦,這裏就長話短說了。公元九世紀前,這地界先後是凱爾特人和羅馬人的地盤,後由匈牙利人占據,十三世紀中葉又被蒙古人糟蹋,最後成了奧托曼王國的掌中之物。就這樣反複折騰,經過幾百年的戰亂和重建,布達佩斯逐漸發展起來,並在奧托曼統治時期進入輝煌,終於在十九世紀奧匈帝國一統天下時修成正果,堂而皇之地成為帝國的第二首都。自此身價倍增,擠身於歐洲大都市之列。社會主義大家庭時期,當政的無產階級們更是把布達佩斯搗騰成這個彈丸小國裏一攬眾山小的超級城巿,號稱大布達佩斯。與之相比,本人足跡所至的其它城巿則顯得落泊寒酸,就其規模和設施,和中國那些自封為巿的縣城有得一比,與其說巿,不如叫鎮。給人的感覺就是布城以外,除了鄉下,還是鄉下,一派小農格調的田園風光。

到了二十世紀,這個前奧匈帝國的皇都雖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貴氣十足,依然有國際大都市的風範。由於曆史上曆朝統治者都留下了"到此一遊"的標誌,文藝複興期間又紅極一時,成為當時重要的人文主義文化中心,布達佩斯的建築極具多樣化。古羅馬式的劇場、巴羅克風格的宮殿、歌德式的教堂、傳統的土耳其浴室和帶有社會主義老大哥特色的高層火柴盒兒同時並存,形成頗為獨特的景觀。從這些建築物中蜿蜒穿過的是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羅馬尼亞老片子,好像叫"多瑙河之波",講得是二戰中在多瑙河的一條船上發生的反法西斯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子,再往後就是那首園舞曲了。從時有耳聞到親鄰其境,感慨萬千,恍如隔世。幾年後在紐約的時代廣場,我又體會了同樣的感受。夏日的多瑙河十分銷魂,沿岸有不少多點盡露的男男女女或坐或臥地享受日光浴。炎炎烈日下,一片春色,令孤陋寡聞、少見多怪的國人大飽眼福。

這條有名的河把布達佩斯一分為二,即布達和佩斯二個區域。布達是老城區,主要在布達山上,是該市的文化中心和富人居住區。沿山路而行,綠樹成蔭,隨處可見造型別致的洋樓,隱身於樹木之中,環境十分安靜優雅。著名的布達城堡就位於布達城堡山的頂端,是布達佩斯的標誌性建築。這個城堡建於十三世紀,是奧匈帝國時期的皇宮,伊麗莎白皇後(即國人熟悉的茜茜公主)曾在此居住。城堡曆經戰火,多次重建,形成現在的巴羅克風格。筆者造訪時,城堡已成為博物館和藝術館,收藏了不少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和布達比起來,佩斯顯得更為庸俗和熱鬧,是政客商人聚集地兼平民居住區,也是眾多華人商販批發零售、大肆撈金的風水寶地。筆者鍾情的一些說不上是陽春白雪的大眾化娛樂均在佩斯,如步行街的特色小店、咖啡廳、賭場,還有Blaha的紅燈區,都是不錯的消遣場所。當年百無聊賴之際,附庸風雅之餘 (如到英國圖書館瀏覽群書),幾乎每天都要乘車穿過多瑙河上的伊麗莎白大橋,到佩斯的集巿和賭場去消磨時間。這些俗事兒後麵還會詳述。

布達佩斯還有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所在: 溫泉浴。本人偏愛世俗的感官享受,因此對那裏土耳其式的溫泉浴印象極深,尤其是那個有名的Gallert Thermal Bath。它的溫泉泳池設在一個位置十分隱密的古羅馬宮殿式的大廳裏,廳內布滿刻著各式花紋的大理石園柱,牆上的馬賽克壁畫古色古香,巨大的玻璃屋頂將外部的光線調節得即柔和又曖昧,淡淡水氣中可見赤裸的人體在園柱間晃動。整個大廳富麗堂皇且肉感十足,不由得讓人想起電影裏厐貝古城毀滅前羅馬貴族盡情縱欲的場景。這樣的熱溫泉浴室在布達佩斯還有數家,是亨受肉體快感的好去處。

说到肉体的享受,不能不提离布达佩斯不远的一个天体海滩。从巿区向南走大约半小时,就到了藏身于一片树林之中的这个隐秘之处。说是海滩,实际上没有海,只是湖边的一片沙地。这里从人到物都是纯天然的原装货,没有任何人造的痕迹。那是本人和大自然的首次亲密接触。害羞的朋友们躲在那片小树林后面偷窥。我走上沙滩,宽衣解带,溶化于一片肉色之中,赤身裸体地置身于天地之间,阳光之下。我感受到的并非不恰当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和同类浑然一体和极度放松的快感。 

这就是布达佩斯,一个交集了历史、文化和情色的花花世界。

当然,这个城市不仅仅是蓝色的多瑙,巴罗克的建筑,和尽收眼底的春色。它有一段令人伤感的往事,这就是一九五六年十月发生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事件"。做为奥匈帝国的一部份,匈牙利历来和德国走得近乎,二次大战期间和其它欧洲小国一样,被德军占领并加入了轴心国,支持德国不遗余力。因此,苏联红军在德国投降后顺理成章地占领了匈牙利,就此长期驻军并扶植匈牙利共产党建立了斯大林式的独裁统治。匈牙利社会长期以来受裴多菲自由主义诗歌的影响很深,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本能的神经过敏。民间的反共情绪在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终于爆发,由学生运动发展到全社会的抗议。匈共强硬派条件反射般地下令开枪,导致大量伤亡,并使军队倒戈。抗议者有了武器,开始和秘密警察展开巷战,于是事态一发不可收拾。终于亲苏的卡达尔抓住机会跳了出来,另立中央,以所谓工农政权的名义引来了北边儿的老大哥。苏军开着坦克进入布达佩斯,在匈秘密警察的配合下开始大规模的镇压,枪决了纳吉等匈共自由派领导人,以卡达尔取而代之。事件结局惨烈,西方媒体估计苏军的镇压在这个人口只有900万的小国里导致3000多人死亡,数万人受伤,超过20万人逃亡。后来匈牙利政府的统计证明了这些数字的准确性。镇压贻始,匈牙利大主教逃到美国大使馆避难。由于美苏为此事彻底翻脸,话不投机,致使该主教在使馆一住15年,直到一九七一年才获准离开。

這次事件,匈共稱之為"反革命暴亂";幾十年後匈共垮台,又被重新定義為"人民起義",納吉等犧牲者被尊為"人民英雄",十月二十三日則成為全國紀念日。這裏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插曲: 在蘇軍大舉入侵之際,東邊兒某位"人民的好總理"居然也躲在老大哥的坦克裏溜進布達佩斯湊熱鬧,為鎮壓火上澆油,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充當攪屎棍的角色。後來公開的前蘇聯檔案也證明蘇共老大哥和赫魯曉夫是在其東方小弟和這位不速之客的極力慫恿下才做出了出兵平定"反革命暴亂"的決定,鬧得此公後來在匈牙利臭名遠揚。本人父輩的幾位朋友都是匈上層很有教養的知識分子,提到這位總理的大名也不免頻頻搖頭,露出極度厭惡的表情。不過這是題外話,有很多資料可查,在這兒我就不囉嗦了。

這次不幸的事件後,匈牙利被老大哥嚴加管束三十餘年。匈是農業國,根據老大哥的"國際分工論",隻能發展農業,因此該國除了農業和旅遊業,沒有其它工業,除了食品,一切均靠進口。不過這給眾多移至此地的同胞提供了經商發財的大好時機,也產生了不少有趣兒的故事,本人下回接著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布达佩斯,我还没有去过,谢谢你的介绍,有机会一定去。感谢留言。
tmasquerad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州花坊' 的评论 : 同感, 绝对邪恶!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我原来在加国农业试验站工作过,站长是匈牙利时间后逃出来的。 有一次他告诉我为什么人民起来反对,因为当时只要有人报告政府说邻居是资本家,拿人就被赶走,房子归告密的人。 可怕的共产主义。
tmasquerad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独上南岛' 的评论 : 她很坦白。 那里不喜欢犹太人。 东欧都这样。
独上南岛 回复 悄悄话 好看!鼓掌!
喜欢你的轻松笔触,古今风流一气呵成,隐隐觉得历史的无声重复。
初出国门,碰到第一个房东,是一位匈牙利女士,非常和善,传统。聊天时说起二战,我们就根据以往受教育,看电影得来的观念,数落元首云云。没想到,她说我们完全误解了这个伟大的人物,他这样做是为了捍卫欧洲经济和人民·····听得我们全家目瞪口呆,后来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完了没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记录。人民的好总理这段公案还是第一次听说。
思路花雨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看过很多写匈牙利的,您这个写得很好很真实自然。
郝斯佳 回复 悄悄话 收藏了~ 谢谢分享!
叔丁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东欧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布拉格之春的一幕。谢谢分享。非常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