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触摸美国 57 家庭责任

(2022-09-13 07:05:38) 下一个

触摸美国 57 家庭责任

孙燕

 

先生的母亲去世后,他几次邀请父亲到美国来养老,他的父亲都委婉地拒绝了。他要在他熟悉的地方过熟悉的生活,即使自己女儿的家他也不去,宁愿自己在家自由自在,与书为伴。老人的私人藏书有几万册,他每天都会看书,从书中得到快乐和消遣。

先生定期回国看望父亲,在父亲生病期间先生总是第一时间回国侍奉在侧,并承揽一切开销。父亲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姐弟两人感情很好,对遗产互相谦让。先生感念姐姐长期在家照顾父母,所以放弃所有财产,都留给姐姐。

父亲去世后先生很快就给姐姐和姐夫办理了来美探亲手续,邀请他们来美国观光旅游并且承担一切费用,以表感谢之情。

先生姐姐的女儿结婚时,作为结婚礼物我们邀请新婚夫妇到美国度蜜月。外甥女是大学老师,要赶在暑假来。虽然他们二人的暑期机票较贵,我也有些心疼,但是我很高兴为他们付出并从心里祝福这对年轻人。

先生的姐姐和姐夫来美国探亲时我和先生全程陪伴和招待,看到先生和姐姐和睦相处我也很高兴。他们姐弟俩就是我女儿和儿子的榜样,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父母过世以后。我曾亲眼见过很多家庭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为了遗产的分配反目成仇。

我也曾两次邀请我在中国的大哥来美国探亲,都没有成行,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大哥留在中国一直照顾着我们的父母,我们也很感激他。

我的父亲去世后,考虑到大哥的年龄大,身体也不很健康,我和先生决定把我的母亲接到美国养老。妈妈一生强势,不想连累子女,不肯过来。等到年近九十,她自己也觉得有些事已经力不从心了才同意来美。先生为她办理了一切手续,然后我和先生带她去广州签证并带妈妈来到了美国。

妈妈来美后我们给她买了健康保险,在美国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有朋友建议我们为妈妈申请美国的白卡,这是美国给低收入者的一种福利。我们也收到了美国有关机构寄来的申请白卡的材料。先生仔细阅读了相关文件,认为我们不应该申请白卡。因为他在为妈妈申请绿卡的时候曾经签字担保承担母亲在美国的所有费用,也就是说母亲在申请美国公民前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担保人负责。先生是个讲原则的人,所以我们没有给母亲申请白卡,而是给她按时购买保险。先生说为老人养老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为有这样的先生感到欣慰和感激。

就这样在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离家以后,我们又从二人世界变成三人世界。为了照顾母亲按时吃饭,我辞去了所有的工作,提前退休。每天做好一日三餐就是我的重要工作。

儿子在我们把姥姥接来同住后不久,认真地问我们年老以后想不想和他们一起住,他说已经和他的女朋友商量过,他们俩都希望我们以后和他们同住以便照顾我们。我们当时答应说愿意,其实我们已经为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如何见到儿子有这样的计划,我们也是满心欢喜。虽说养儿不是为了防老,但是人老了以后,尤其是行动不便时,有儿女在身边帮忙确实生活会温馨得多。我的母亲就是个例子,她一生要强,最后还是接受了孩子的帮助。

我和先生都一直坚信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作出表率。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负责任的家庭大都类似,因为人性是相同的。夫妻齐心协力抚养儿女长大成人,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同时又要赡养晚年的父母。人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才得以繁衍不息。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从自己的小家到原生家庭的大家,小家庭对这个大家庭的责任会伴随一生。中国过去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需要一大家人亲密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得以生存,这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小家庭之间不再需要相互帮衬,大家庭成员的关系也不再像过去那么亲密无间。这样各个家庭之间的矛盾也会随之减少。

美国人在亲情方面没有中国人那么亲密无间,他们与子女和亲戚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给彼此一定的空间。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他们的相处之道看似有些疏远,但是也减少了很多矛盾。儿女成家立业就是另外一家人,不过多干预儿女的家庭生活是父母的明智之举。这一点从我们接触到的美国家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但是不干预不是不关心,美国的子女和父母之间也是互相关心。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说起来容易,掌握起来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的左右两家邻居就是两位美国老人,一位是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一位是将近八十岁的老太太,他们都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独自生活。老先生有六个孩子,三个在当地,每天都有人来看望和照顾他,帮助他做些事情。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儿子和孙女们也经常来看她。有时候祖孙俩一起逛街吃饭。美国人很独立,他们不依赖儿女,儿女也会照顾老人。负责任的家庭大都如此。另外一个美国邻居六十多岁,太太刚刚过世,儿子要接他同住,但是他坚持一个人住。最近在装修房子,应该有新的打算。他这个年纪应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在美国时间长了我们观察出中美之间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中美两国的文化与民俗都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是我们在美国生活的感悟。

 

 《触摸美国》一书已由美国威廉出版公司出版。

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赞赞赞
孙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wang28' 的评论 : 谢谢
孙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谢谢
cwang28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家庭和睦美满 是家和万事兴!
ahniu 回复 悄悄话 你先生值得尊重。
勿以恶小而为。
顶。
孙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赞大孝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