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有时也被称为斗车,别车,逼车,抢道。路怒在世界各国都有,不是哪一个的国家的特产。
早年在国内,我刚刚拿到摩托车的驾照,很兴奋。一个周末的早晨,天气很好,我在广东的公路开车。能见度,温度都堪称理想状态。那时,从香港开来的大货车,也就是18轮重卡随处可见。我大概速度就是每小时65公里沿着公路右侧骑行。这是一辆雅马哈250cc从我左侧闪电般超过了我,那速度怎么说也要120公里每小时之上。不到一秒钟,另一辆铃木250cc也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驰过去。前面的雅马哈车手还挑衅般地回头看一眼后车。等我的车上了坡,向下看,前方是一个U型,两辆摩托车都过了低谷,开始爬坡,以很高的速度上坡。我的位置对前方的下坡和上坡都可以看着很真切,虽然他们的车距离我至少一公里了。这时雅马哈越过了中线在对向的车道超车。而被超的是一辆香港车牌的18轮重卡。因为是上坡,加上18轮重卡马力很大,250cc的雅马哈动力明显不够竟然没有一下子超过去。这时对向车道来了一辆东方卡车,满载着沙石,一路快速下坡。接下来的就是雅马哈摩托车为了躲避东风车,撞向路旁的山坡。人当时就挂了,那种惨烈的。两辆摩托车因为路怒飙车,造成一辆车的骑手被撞死。
在美国路怒也很常见,假如你走的地方足够多,就会遇见这类的路怒。 在201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件,被撞车辆的驾车人是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二年级就读的中国女留学生江玥,她被肇事车辆女司机、32岁的霍莉·戴维斯枪杀身亡。新闻报道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1/19/c_128641651.htm
这样的结局是路怒里比较极端的,就是一方被另一方杀害。
作为开车的老司机,我亲身遇到很多次路怒。绝大多数我不是其中的一方。但有两次,我成为了路怒的一方。
第一次是十五年前,在维州的Fairfax,我开车带着一家人正常行驶。一辆宝马M3在毫无信号的情况下,猛地换道,从高速上的右侧到挤到我的前面。而这时,路上车并不多,车间距很大。宝马的这个举动让我猛然刹车避让,几乎撞上它的左侧。我很自然地按了一下喇叭,表示不满。这下好了,这个司机右手伸出中指。我从他的后窗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当时就紧跟着这俩危险驾驶的车。它看着我跟上了,就在下一个出口快速下了高速。我也跟着下去,希望当面问问他为什么做那样的危险动作。M3车快,按理说我是追不上的。但下了高速,交叉路口有红灯,它被前面的车挡住。我终于从它的左侧超过了它,在前方打了双闪停了下来。这时我看清开车的是30多岁的亚裔男性。他没有走出来,而是猛地换道溜之大吉。这样的路怒我当时的确很生气,明显对方乱开,我警告按了喇叭,却招来了中指。这样的结局不算差,假如他走出车来,假如后面有搏斗,甚至假如对方有武器。后果都不堪设想。
第二次是在洛杉矶的Compton,我从91号高速出来,正常行驶前往Gardena。Compton是洛杉矶地区臭名昭著的地方,犯罪率很高。那时是下午2点,路上车不多。前面一辆皮卡在路上歪歪扭扭地开着。我在后面距离两个车身跟着。也许是我的外州车牌让那辆车里的人不舒服,车里的四个西裔男人中的一个,又对着我的车竖起了中指。我很确信他们是争对我,因为那一刻他们的周边只有我一辆车。汲取了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教训,我强压着怒气,换了车道,加速超过了那辆皮卡。而那辆车的四名乘客一看就是影视剧作品中的毒贩。我可以假设他们是武装的,而我在洛杉矶手无寸铁,没有必要把命都交待在Compton。我很惊讶,在毫无纠缠,远远跟车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路怒。
根据Bankrate的数据:https://www.bankrate.com/insurance/car/road-rage-statistics/#gun-violence-on-roads
===
2017 年至 2021 年间,路怒事件中的枪击伤亡增加了 98%。2021 年有 522 人因路怒事件被枪杀,而 2017 年为 263 人。2017 年至 2021 年,美国共有 1,732 人在路怒事件中被枪杀 2021.
===
在美国大城市开车,路怒发生的概率估计和交通事故的概率差不多。路怒只是表象,是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弯后背的骆驼的发泄。由于人口密度的迅速增加和汽车密度的增多,以及生活节奏加快,多数人都亚历山大。司机在开车时会出现心情焦躁,犹如火药桶,一碰就炸,这种情绪会导致其与其他车辆上的人员产生冲突,轻则出现语言冲突,重则导致群殴事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与他人交通安全问题。
90年代初,那时我对美国的印象是欣欣向荣,人脸上的微笑也比今天多很多。今天的美国路人间看见打招呼和微笑的要远远低于加拿大,欧洲甚至非洲。很不幸的是,因为各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人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其中又有不少人拒绝承认自身的问题,或是承认有问题但拒绝被医疗救助。
看看美国心理学会对路怒的第一原因的分析:链接如下https://www.apa.org/topics/anger/road-rage#:~:text=Environmental%20factors%20such%20as%20crowded,to%20misuse%20alcohol%20and%20drugs.
===
拥挤的道路等环境因素会增加方向盘后面的愤怒情绪。 某些心理因素,包括流离失所的愤怒和高生活压力,也与路怒症有关。 此外,研究发现,经历路怒症的人更容易滥用酒精和药物。
===
几点减小路怒机会的小tips:
每次开车前,要留出充裕的时间,放松心态,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让自己心情舒爽,不要想工作或者家庭生活中有压力的时期。遇到路怒的挑衅,尽量不要回应,不要用手势和言语和对方交流。
同样的手势在各国的文化里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最好就是什么手势也不做。这样还可以避免对方看错手势,甚至以此为借口升级攻击。同时,语言交流最好减到最少。假如自己没有错,过分语言示弱,回头自己会觉得很恶心;假如语言过强,一样会成为事件升级的催化剂。最好就是静观其变。感到威胁,可以打911报警,但不要指望警察会很快赶来。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有条件的话,尽量开大尺寸的,地盘重的车。据我的经验,这类车遇到路怒的机会小。比如开全尺寸SUV,全尺寸皮卡。
明确自己拥有的权利和当时可以自卫的手段。在美国,零元购的事件在加州等地时有发生,这些都是针对商家的。假如因为路怒,对方用言语或者武力威胁车里的你和家人,这样的性质就要严重得多。遇到这样的事情,先报警,再做好自卫的准备。
除非对自己的力量,手段和体能都很自信,建议留在车里,不要走出车。
开车是特权,不是你天生的权利。每次手握方向盘,都要静下心来,避免和烂人斗气。生命最珍贵,不应该被路怒拿去。
豹子土狼 2023-06-05 写于Virginia
说到飙车,电影“速度与激情”应该从客观上鼓励了不少人模仿。
谢谢新林院的分享和评论!
每年路怒死那么多人,真难以理解。
俄乌战争一年多死了十万人,最近又回忆六四死了几百人,一系列事件让我问自己,人们为很多种不同的事去死,什么可以让我可以为之去死?
能不能为某一片土地归属某一个国家而死?
能不能为某一个国家实现某一种政治制度而死?
为跟愚蠢的、不可理喻的人渣路怒、较劲而死?我知道不会。
我知道我可以为后代能活下去而死。
我倒是参加过一次飙车。一个熟人参加一场熟人间的飙车聚会,把我也带上。
是在野外。每次两辆车。一晚上有多次比赛。有一个裁判发令起跑,看哪辆车先到终点。大约100米吧。
我一开始就是站在一旁观看。后来熟人邀请我坐在副驾驶座。我就坐上去了,赛了一回。算是有了这么一次经历。
他们觉得 fun。我没觉得。我觉得是吃饱撑的。不过,反正不在公路上伤害无辜,就随他们去吧。也许在熟人之间把这种能量发出去,反而能减少一点在公路上和陌生人路怒飙车。
本来我想告诉博主,以后一旦开车发现有人路怒,就打电话告诉警察。但我转念一想,10多年前的Fairfax已经不复存在,近两年犯罪率急升,警察却被裁了200人。如果再遇到路怒,恐怕你就是打电话告发某个车牌的司机正在危险驾驶,也不会有警察理你,更没可能让路怒的司机受到警告了。
嗯,我是故意的
不过说到路怒,我以前 vanpool 的同事就被拔枪顶到脑袋过,每次说到,那个唏嘘。
it's all goooood, 真碰到 30 on 35 的主,谁不憋气,都是那阵子的脑袋咋想,随意随意
搞不清为什么有人总是觉得世界其他人都是敌意的。我总是假设其他司机看不到我,我都是远远离开所有的已经启动的汽车,特别是倒车尾灯已经亮的,确认他们看到我,完全停下车我才会走过去。
作为持枪良民,更是深知路怒的最坏的可能后果。 碰到路怒一笑置之。
‘而那辆车的四名乘客一看就是影视剧作品中的毒贩’,这只是你的臆想,你有什么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