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原创

唱给月亮的歌 宁静是一种 慈悲 是魅力也是 震慑 天上宫阙不闻 何年依旧 奈得圆缺 拎两盒打包的 月光 酥皮五仁的另装
正文

忽悠

(2008-06-14 19:42:46) 下一个
      几个月没回国,发现国内又多了一个流行词汇――忽悠。
       电视剧、e-mail、各路人的博客,“忽悠”一词出现频率极高,甚至刚刚回国度完暑假的留学生,回大阪也将“忽悠”兜回来,拎下飞机,拎出关西国际机场,“忽忽悠悠”地,在华人圈里传播。
      
      忽悠?
      忽悠的实意到底是什么? 网络词汇呗!
     留学生解释说,嗨,现在的网络词汇名堂太多了,几天就出一个新的。
     网络词汇,最大的特征是广泛流行、迅速传播。
      就像“买(埋)单”、“锁定”、“说白了”等流行词汇一样,乍入耳,瞬间迷茫,22年前离开中国的时候,中国话不这么说,每次回乡学说这些流行话,心情就像学说外语一样,总有那么几分淡淡的惆怅。 
     
      忽悠。
      查字典,有这样的注释∶ 形容神志恍惚。 形容悠闲。
      忽悠原来指晃动意思。
      如大旗被风吹得直忽悠;渔船上的灯火忽忽悠悠的。 
     
      忽悠。
      查网页,有这样的文章∶
       “忽悠”一词好像是北京的方言,流行于北方。这个词可能和“晃摇”是一个词,只是因为方言的读音演化,才说成了“忽悠”。

      现在真是个被“忽悠”的时代,平民百姓遭忽悠那已是顺理成章的事,就连高智商的干部、文人、名人也被忽悠得不知天南地北。
      公司企业被忽悠,机关单位被忽悠,就连国家政府也经常会被忽悠。
      就说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在3.15晚会上披露的减肥广告风波,有多少日思夜想着要减肥的人就被这虚假的广告忽悠的不行,而曝光后广告中的主角名人也说自己是被忽悠。
      这就是信息时代能量所在。媒体的助波推澜,夸大事实的宣传,电视台本应具有的公信力,被金钱收买了还有什么可言呢!
     有人把这称为“信息暴力”。
      是诚信环境的最大破坏力,使市场伦理不断流失。
      忽悠。
      有人做褒义文章∶ 会忽悠者得天下――忽悠从根本上说是抓住一切可能向客户兜售其服务的手段。网络营销是眼球革命,忽悠是抓住眼球的工具,也是营销的本质体现,所以说忽悠是营销的命根。

      结论∶这个时代、谁忽悠得好,谁就得天下。
       忽悠。 网上还有这样解释∶忽悠,说白了,在商家眼里,就是你进了我的店,不买足商品我就不让你出这个门。
      有人在博客上这样写∶ 忽悠一词,最早出自赵本山的小品《卖拐》。。。。。。 
     
      好了。
      不用再“忽悠”下去了。
      就此打住,差不多已经知道“忽悠”与“假大空”甚至“欺骗”多少有关。
     虽然没有看过赵本山的小品,但多少可以想像在小品讥笑的背后,意欲着怎样的社会讽刺。

      任何词汇的流行,都离不开其社会背景。
     这一现象,被语言学界称为∶约定俗成。
     当年在吃喝风气最流行的年代,“埋单”一语横空出世;在下岗人数最多、人心最迷茫的岁月,“锁定”一词被铿锵搞定,九州流行;在竞争激烈、压力重重,万般事由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现代国人的矜持中,“说白了”三个字,斩钉截铁,跳上了老板对老总那眉头紧皱的谈判桌;现在,假劣事铺天盖地,于是,“忽悠”一语应运而生。
       忽悠。 这个流行词语是忽忽悠悠,趋于消亡;还是南下北上,继续膨胀?
      这要看国人的定力了。
      08奥运。 假设2008年出生的孩子,30年后,都成长为中国各界的精英,至少,2038年,30周岁的他(她们)们都是各个岗位的主权人(工作独挡一面、主事、掌大权),那么,作为长辈,我们很自然地都会有这样的心愿∶
       他们这一代,不是喝着“忽悠”的奶粉长大;
      他们没有打过“忽悠”针、吃过任何“忽悠”药;
      他们没有上过“忽悠”学校;
      他们没有用过有害毒素的“忽悠”牙膏刷过牙;
      他们从没吃过“忽悠”点心、没吃过“忽悠”(废气油炸)油条、没吃过用纸箱跺碎权充肉馅的“猪肉大蒸包”;
       他们不晓得“忽悠”酒为何物?
      他们没听说过什么叫“忽悠”茶;
     他们没有见过一张“忽悠”定单;
     他们从没买过一件“忽悠”商品回家拆开包装一看“忽悠”头大。
     他们随团旅游,没有被“忽悠”东“忽悠”西,买些完全没有纪念意义的小东西。
      他们从来没有跟“忽悠”人打过任何“忽悠”交道;
      那时,“忽悠”这个词汇已被那个全新的时代给忽悠掉了,他们偶尔在网页上看到30多年前的“忽悠”现象,会像看卓别林的喜剧一样莞尔一笑,他们对“忽悠”完全没有兴趣,2038年,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最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地球怎么节能怎么环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