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颁奖前,提名片子没看几部。一场新冠,影院久闭,几许进影院的热情也降了温。趁周末,赶几部是几部吧。这次赶场的全是短片。
短片没有清晰定义,只要不超过四十分钟都算。奥斯卡短片分三大类:动画、纪录片和真人故事片。2024年每类有五部短片被提名,两天我们连看了15部片子,最短8分钟,最长39分钟。因为短片的低成本,许多片子不进入发行渠道,观众难以得观。去年我零零星星在不同网站看了几部提名短片,实在不过瘾。今年事先查好离我们不算太远的两座影院集中放短片,遂一睹为快。
近几年钟爱短片,发现它们一点不比长片逊色,甚至更有看头。因为短片不发行,或者免费流通,导演演员等众不指望靠它营利。抽掉了“利”这把刀,“艺“的空间得以拓展。表现手法、叙述故事手段、故事切入点、内容等等不无特色,真是八仙过海。短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它对社会或者生活的启示更加彰显。
按照我们看的顺序,下面是2024年短片提名名单:
DOCUMENTARY SHORT FILM
今年的纪录短片平均27.4分钟。Nǎi Nai & Wài Pó 以及Island in Between 是中文片,一部讲两位老婆婆新冠期间幽居生活,另一部是讲金门。都没有政治,普通百姓的视角,传统纪录片手法。奶奶和外婆甚至有点幽默,一反老人的沉闷和面对死亡的恐惧。不算赖,也不算出色。鉴于去年好莱坞是亚洲年,我们打赌今年不会重现。The Barber of Little Rock关于一位黑人开办理发学校,建立非盈利社区贷款银行,帮助那些从主流银行贷不到款的人。主题不错,叙事单一。纪录片我觉得与其铺开,不如集中几个人物或者事件。泛不如简,因泛会稀释打动人的东西,简可以浓缩,最后一部片子The Last Repair Shop稳稳妥妥做到了这一点,我俩肯定它会得奖,果不其然。这家修理铺专修乐器,洛杉矶某学区损坏了的乐器都在那里,有八万只,但电影只讲了四样乐器,由四位店里工匠职员带起。每位工匠都有自己曲折的故事以及和音乐的渊源,落泪动情之时,镜头并不转换,让观众直视真实时刻。这几位工匠均是社会边缘人,第一位在电影开头便提到乐器坏了可以修,破碎的心却很难复原,修理店的意义在这里得到了升华。音乐是副良药,也是庇护所。电影并没有直白说教中学设置音乐课的意义,这些动人故事足以往各个方向延伸。导演获奖感言中说道:“音乐教育不仅仅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音乐家,也会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人。”这部短片由洛杉矶时报拍摄,阵容强大,制作专业。美国一些传统媒体比如报纸杂志开始进入影视领域,最典型的就是《纽约人》,油管有它家的频道,专播短片,都很精湛。顺带说一句,这部39分钟的纪录片,有22段原创乐曲,因此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当仁不让。
ANIMATED SHORT FILM
动画的好处是可以夸张,以更好地表现真。所以说动画比其他电影形式更具想象力,逼真不该是动画追求的,童话也不应是唯一内容。可惜,现在有深度的成人动画片不多。今年的动画短片平均11.8分钟。提名中我们看好Ninety-Five Senses。电影的灵感来自对一位死囚犯的采访片段,每一个五官感受都有一个故事,用动画的手段表现出对生的留恋和遗憾。生前有五感官,死后有九十五感官,救赎永远不迟。动画片虽可以省去实景拍摄,但动画制作量巨大。这部动画片分成六段,每段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人制作,因此风格各异,有柔和的绘画视觉效果,也有独特的由角色驱动的动态风,类似布拉德·伯德的《钢铁巨人》。Letter to A Pig不容易一下子看懂,表面讲一位幸存犹太人的回忆,实则讲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潜意识和心路历程。所以故事性并不强,有许多抽象、片段化的元素。后来了解到这是真事改编,结合了幸存者的来访和剧作者的梦境。这部动画的制作风格倒是令人刮目。主片为二维黑白,偶尔有色彩并且出现真实影像,比如一只眼睛、部分鼻子、一只手,我猜想是为了更好地强调情感。导演在采访中说她制作了三次:一次真人拍摄,一次纸上彩色手绘,一次黑白电脑动画,后期制作中三层叠加。严格地说,这是混合媒体片,不是动画片。十七分钟的短片,花了四年时间。另外三部动画短片,画面优美,但都比较浅显。War is Over! 在我们第二猜想之中,因为它的主题:国际象棋迎来了战争结束,也付出了代价。那些嗜站的人是不是该被送到前线去下一盘棋?此片最后荣得小金人。
LIVE ACTION SHORT FILM
压轴的来了,真人故事短片。其实每一部都可以扩展成长片,角逐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样,其实不分仲伯,难度不以长短为依据,优劣全在深度。五部真人短片平均片长为26.6分钟。The After讲述失去亲人后的悲伤,Red, White and Blue关于堕胎,结尾出乎意料,演得不错。Knight of Fortune也是讲失去亲人后的悲伤,但充满了黑色幽默。导演说,“I was aware that comedy is a part of grief.”(我觉得喜剧是悲伤的一部分)。这算不算是北欧人的冷魅力?电影院里笑声四起,确实很滑稽。现在回头想,觉得并不滑稽。我们身后,希望给亲人留下眼泪还是笑声?当时我们猜测这片会得奖,或者希望它得奖。Invincible是个真实故事,一位14岁少年生命最后48小时。看似叛逆的聪明少年,其实在抑郁症里挣扎,向外界呼救。然而他被关进了少教所。精神健康,少年自杀,一个沉重的话题。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比较荒诞,因此有了喜剧色彩。改编自罗而德 • 达尔的同名小说,此君专攻青少年读者群。这位英国作家多才多艺,华人可能对他不一定熟悉,但应该都知道他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被好莱坞翻拍了好几次。达尔90岁生日时,写下八条少年文学写作规则,有一条就是:Keep a wicked sense of humour (保持一种邪恶的幽默感)。我特意找出达尔的原著,看看亨利 • 糖是何许人也。电影基本忠实原著,亨利 • 糖是一位赌棍的化名,因为他不想暴露真实身份。其实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这样写就有了故事套故事的前提。游手好闲,又不愿吃苦劳累,赌博成了他的谋生捷径。有一天,无所事事的亨利在朋友家的书柜里抽出一本最薄的册子,一个神奇故事从此展开。三年瑜伽,亨利奇迹般地获得了这项特异功能。于是乎,赌场长胜。如果故事就此结束,达尔就不是达尔了。有心者,自己去找来看,网飞拍摄,网飞播放。我对故事的叙述手段一向颇感兴趣,无论电影或小说。这部短片最显著的特色是故事叠加,一层套一层。小说至少有四层,电影有三层。就像剥洋葱,次次以为剥到头,结果又现一层,套牢读者、观者的好奇心。其二,把电影舞台化。拍电影有场景,换一个场景就是木老老的钱。短片经济,导演把背景用动画布景一换,就到了另一个地方,聪明!我猜,为了吻合舞台化,干脆旁白也加上,而且主要演员身兼二职:又是人物又是旁白叙事人,时不时扭着身子对着摄像头说话。这样故意剥离,有点让观众走不进故事里,却有了滑稽色彩。电影片子泛绿,有过期胶片的效果,或者就是过期胶片拍成?有一点我敢肯定:导演特意把电影拍得让人感觉很不真实,电影和小说表达的含义又是真真切切的 —— 亨利是个不好不坏的人,就像他的名字,一个普通的人,就像你和我。这部短片摘得桂冠。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每个人的心里也都住着一个天使。这部短片印证了我以往的感悟。也许你看了后,有天壤有别。?艺术的魅力?!
止笔于2024年3月20日夜 卢恩湖懒人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