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藤妈藤爸看过来:精英教育批判

(2012-10-12 19:09:10) 下一个

虽然慢半拍,我还是发现几乎4年以后读这本书并不晚。Outliers(中译《异类》)是一本不遗余力的“老生常谈”——想想真累,这种描述本身就是老生常谈。

Outlier指的是那些偏离正常范围很远的数据,人群中最最超群的那些人。它本身是一个统计学术语,就是硕博毕业的人也未必都知道这个词,所以本书开篇就需要搬出字典来解释。虽然解释来解释去还是看不懂,但是至少会让70%的读者感到自己抢先一步比别人多认识一个词,有种加入“俱乐部”的优越感和独家享受谈论“Outlier”词汇的特权。

常谈一,社会上人为的一些划线儿“Cutoff”政策会把很多人的机会“一刀切”掉,比如选择曲棍球队员的截止日期是11日,因此曲棍球明星往往出生在一二三月,比别人(出生在第四季度)几乎早一年的小孩胳膊更粗力气更大因而更容易成功。这种说法非常具有蛊惑性,他等于是在说具有成功素质的人容易成功。社会不自觉地会对某些人情有独钟,这与老天会给一些人漂亮的脸蛋和好听的声音如出一辙。

常谈二,马太效应——越好越好。这些被划上来的人从一开始就得到更多机遇,享受更多资源,有更好的老师/教练培养,经历更多的训练。马太效应把他们的机遇放大无数倍,为其成功推波助澜。

常谈三,1万小时理论,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有1万小时的训练,这个人就会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作者其实是在用夸张的手法解释勤奋的作用——可是勤奋需要解释吗?

无数音乐、体育、IT名人都是1万小时的结果。假设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如果我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那么56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长跑健将;每天坚持画画1小时,那么28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画家。假设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一个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到美国坚持每天2.5小时的英语训练,10年后他就应当接近母语水平;若每天练8小时不到3年半就应达到母语水平。

假设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我儿子6岁开始每天玩2个小时的电脑游戏,等他20岁的时候我可以期待他成为顶尖游戏高手了。这个假设及推断让我心里感到莫大安慰。

常谈四,高智商未必一定带来成功,若家境不好情商不高可能就会机会不够,即便比爱因斯坦智商还高你也只能利用在农场里养鸡养鸭的闲暇躲在小屋子里研究“宇宙”问题,没有著作不参加国际会议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总之,默默无闻。

富裕的家长倾向“主动”的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和成人平等对话、主动提问、挑战权威,并有能力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比如请私人教师等,这本身就是“领袖”教育。工薪阶层则倾向“放羊”式教育,顺其自然,随波逐流,这本身就是“追随者”教育。

大谈禀赋、练习/后天努力、家境和智商的目的,是想说对成功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个大的时代、种族、和文化背景。

常谈五,时事造英雄,若生不逢时就只有望洋兴叹。关于犹太人步入律师界的故事冗长而牵强。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纽约律师,最好的路线是在1930年出生于一个纽约的犹太移民家庭。”——这种描述听其来是不是有点片面?不是“有点”,是“非常”片面!

常谈六,人种和文化的参与。对于飞机坠毁事故长篇大论的研究,暗示当等级观念较强的文化与较弱的文化相碰撞,再加上语言障碍定会雪上加霜。其中举出的几个例子都是特例,并不具备普遍性。来自哥伦比亚的驾驶员受到纽约指挥塔的“欺负”,不敢直接了当说出自己的危情,在我看来是他个人的沟通问题,而不是文化的问题。想想同样是等级观念较强的日本为什么就没有飞机事故?在这类极端的情况下,文化差异一定会归零,起作用的必然是人的求生本能而不是种族/文化。每个文化里都有直接了当的表达方法,每个文化里也都有只有浸淫其中的人才能理解和遵守的密码。

文化变成障碍的例子大抵如此,文化变成优势的例子则和米饭有关。吃米饭长大的中国孩子因为语言本身的优势,使得他们在数学方面鹤立鸡群,而并非中国人智商比较高。比如汉语的数字发音要比英语短促和简单得多并且符合记忆的规律,所以用汉字记数字作数学题更快。此外,稻田的恶劣环境相比舒适的美国农场生活,更容易培养出人的勤劳和坚忍,使他们更勤奋,更能从努力中看到回报,并将这些美德和习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

我想问的是,那些从小出生在美国、吃着面包长大、养尊处优、用英语来数数和思维的中国人的后代在数学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

常谈七,人为创造的机遇可以使家境禀赋智商种族和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全部黯然失色。纽约KIPP学校为家境贫困的黑人学生创造超过别人50-60%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能够冲破诸多“先天不足”的缺陷,享受大学教育,改变社会最底层命运,最终飞黄腾达。

这一常谈应当归于1万小时一列,讲的是勤能补拙,只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不成功都难。

整本书300页,用零碎的时间读下来还不到一周。说来有趣,创新如昙花一现生命力很短,老生常谈却有办法永葆青春。所以还是那句话,无论几年之后读这本书都没有关系,问题是,你是否有必要读这样一本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