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迷失的“中国人”概念以及日益扩大的“奔藤”大军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两年半前,华尔街时报一篇“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的文章让美国家长们惴惴不安,如临大敌。如此大胆地从教育角度“挑起”“阶级仇民族恨”在历史上也算屈指可数,虽然其动机无外乎吸引眼球。虎妈蔡美儿在沸沸扬扬的争论中一度站在舆论的风头浪尖成为新闻人物。奇怪的是,不仅美国人,很多中国人也对《虎妈战歌》一书嗤之以鼻,甚至发誓不读。理由是,因为Chua已经不是地道的中国人所以她的极端理论也不代表中国式教育。许多中国人甚至一度有意躲着美国同事,生怕被人认为自己也在秘密地以“教育”名义“虐待”子女。
一、
对于作者的名字、移民历史(乃至长相),我知道很多中国妈妈们的第一个反应是,Chua?她是中国人吗?蔡美儿的祖父辈生于福建,她的母亲1936年生在中国,2岁随父母到菲律宾。她的父母1960年来到美国,蔡美儿出生在美国并嫁给了美国人。这么说,他们家离开中国大陆已有75年。除了会说福建话和吃中餐外,我们无从知道中国对他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或者说他们到底有多“中国”,我们只知道作为耶鲁法学教授的蔡美儿有时还会感到自己是局外人(my
daughters don’t feel like outsiders in America. I sometimes still do. )——真的吗?
在中国大陆出生离开中国不超过30年的中国人,心里若有若无地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对中国人的界定,松散地说应当包括至少三条:说中文(可以是方言);有一个中国拼音可以拼出来的的姓——虽然Chua和Hsu横向代表了该姓的地理位置,纵向则暗示了他们离开中国的时间;以及使用中文媒体——喜欢看中国新闻,至少也得是曾在文学城找过菜谱。那些从来不说或者很少说中文;从来不和或者很少和中国人来往的;和中国的纽带只剩下(西式)中餐;对中国的兴趣、关注、了解和认知程度几乎和美国人持平的中国人,虽然长着中国人的样子,叫着貌似中国人的名字,但是他们和中国的距离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距离。这些人,可以叫“华人”但早已不是“中国人”。
我这样说,并不是刻意将华人要分个亲疏远近,更不是要排斥某些人。背井离乡20年的人笑话离开中国70年的人,在目前正生活在中国的人眼中,恐怕是以五十步笑百步。不幸的是,在美国的一些“中国人”,美国人认为他们是中国人(皮肤和长相),中国人认为他们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疏远和陌生),所以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
是谁动了我们的Identity?我知道随着我在美国生活时间的加长,我和我子女的种族概念会逐渐模糊,甚至变成一个有“绿卡”有“公民证”但是没有“身份证”的人。第一代移民美国、年龄40几岁的朋友就曾经直面美国出生的儿子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中国和美国打仗,我该支持哪一方?
二、
话说回来,到底是哪的人其实并不重要,可是当一个人说她的教育方式是绝对“中国方式”的时候,她到底是哪的人或者说到底哪个文化对她影响更大,就变得很重要了。
称“相信属相”的人有“严重问题”的话音还没落,蔡美儿就立刻说属相对她女儿们的定位非常准确,接着说自己是地道的虎妈。具有精准缜密思维的耶鲁教授在这里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个逻辑思维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我更愿意相信它如实地反映了移民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后期美国教育的夹缝中生活的自嘲和无奈。他们既被老一代洗脑先天无厘头认同某些中国观念,又受现实美国文化教育不断怀疑这些观念的合理性,因此难免要自相矛盾。连我们这些离开中国十几年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对美国和中国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爱恨有加,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和立场。
虎妈总结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举例如下:
- 高标准严要求(望子成龙)
- 公开将自己子女互相比较以及将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竞争、志气)
- 用伤害自尊乃至近乎侮辱的语言数落子女(激励、发奋图强、愈挫愈强)
- 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为子女做出牺牲,包括时间、金钱、物质等(无私奉献)
- 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子女好甚至为他们设计人生决定专业寻找伴侣(专断、包办、己所欲施于人)
- 容易得到的都不是有价值的(勤奋、笨鸟先飞)
- “养儿防老”(“以后我就指望你了”是对儿女最高的评价)
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父母决定子女的一切:如孔子的“父父子子”,子不教父之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才;是读书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也”;是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如孟母三迁;是强迫教育压力教育,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对于以上几条特色,虎妈做到了极致,不惜一切代价,不达目的不罢休,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则极可能是让子女“恨”自己(那怕是暂时的)。而大多数中国妈妈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则会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的另一面拿出来,口口声声顺其自然,只求尽到责任无愧于心而以,剩下的就看子女的造化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见,中国的教育哲学非常能够自圆其说,怎么说都有理,并不是虎妈所理解的那样绝对和极端。
对此,虎妈的解释是“移民”身份使然。
美国人似乎更看重给孩子一个有趣的童年,让他们有好奇心、有创意、有选择。而中国移民则更看重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本领,让他们在起跑线上就跑在前面(比如数学跳两年)。这确实不仅是“中国家长”的特点,更是“移民身份”导致的危机感和压力感。你只有做得比别人好甚至好几倍,才能在别人的土地上争得一杯羹,夺得一片立足之地。
不用解释,“中国妈妈比西方妈妈更优秀”的暗示最容易惹恼美国人。蔡美儿是否在搞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因为害怕“富不过三代”,蔡美儿从大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发誓培养出一代精英,至少不让家道从他们这一代衰落。在成绩优秀、中文流利、态度谦逊、愈挫愈勇、尊重父母以及做体力活之外,她认为古典音乐就是对“坐享其成”的“潜在败家子”的最好救赎。她让女儿们学习古典音乐也是让她们比自己更有文化底蕴,借她们之手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东西。
但是我最担心的是,虎妈把大女儿索菲亚推到钢琴的最高峰之后,接下来会怎样呢?如果不放弃,那么她的母亲为她设计了一个多么辛苦的道路,不用说超越,只要维持目前的水平她就必须坚持每天练习!如果放弃,那么钢琴到底是一块敲门砖还是素养的源泉,当初的努力功亏一篑的话虎妈会作何反应?
虎妈不让孩子参加很多正常孩子参加的活动,主要是认为这些活动lead them to nowhere,不能让孩子“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单、证书、奖杯、名校入取通知书以及未来的名利和地位,而钢琴和小提琴却可以。她毫不遮掩自己的功利心。从虎妈的教育里,我们看不到她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的任何努力,看不到她培养孩子领导力、动手能力、公德心、敢于尝试并不怕失败等品质的丝毫考虑。她每分每秒给孩子灌输和强迫她们去做的就只有练琴——比赛——得奖,或者穿着华丽的服装为重要的人物表演,并以进入卡内基音乐厅为教育最大的成功。她所做的一切,完全不是从开发孩子的潜能入手,而是把个人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女儿。
三、
虎妈承认,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是她最不成功的一项。在美国鼓励提问、质疑以及挑战权威(这一点是精英文化的最重要部分)的文化大背景下,再专断独裁和有个性的妈妈也无法让孩子对父母亦步亦趋。
因此,他们家的气氛经常是紧张的、火药味极浓,似乎随时随地可能爆发。她们的母女关系可以说非常不正常,表面的和谐往往不能持续几分钟。但是虎妈不断强调,她不在意,只要能把女儿培养成才,她愿意以一切为代价,包括让孩子们恨自己。不得不说,虽然书中充满了自嘲,但是虎妈确实是一个心灵扭曲的母亲。本书的引人注目在于她的大胆,敢于家丑外扬;即便今日她的作风有所变化,那也更说明了她是在“用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
最大的“家丑”就是小女儿的叛逆。那些内容写得真是活灵活现,让更年期遇见青春期的妈妈们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其实,大女儿何尝不想叛逆呢?但她要做一个妈妈的好女儿,这是她的宿命——无法违背,她只有一生都在童年的阴影下背着沉重的包袱走下去,而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将来会以同样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朋友,大儿子80年代在中国出生,从小由父母安排每分钟的活动,成为全美20个杰出高中生之一,并用3年时间从哈佛毕业,顺利步入华尔街,是百分之百的人杰。小儿子2000年在美国出生,长得又精又灵,虽然学习不错,可就是从小就不听父母管教。我的朋友经过苦苦挣扎,终于放弃了管教大儿子的方法,而开始摸索一条美式中国教育之道。希望他成功。
问题是什么才叫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虎妈在书最后扪心自问:到底怎样才叫活得充实live life to its
fullest ?很多人如虎妈一样,觉得少睡觉的人从数学角度看就是比别人活得更长。我也曾有过晚上舍不得睡觉,生怕因睡眠浪费了时间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做了一件事情就做不了另一件。如要走在别人前面就只有少睡觉多用功。可是人为什么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如果不是移民美国,虎妈们是否还有如此的危机感?虎妞们是否会有更轻松和快乐的童年?
多年之后,当虎妞们寻找失落的童年的时候,虎妈们也将在寻找迷失的自己。是选择移民这条不归路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国际身份证。
对于到底该支持哪一方的提问,我的朋友平静地回答:“你拿哪国护照,就应当支持哪一方。”
虎妈是个天主教徒,除了一些从父母继承的基本家教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用她做例子讨论中国文化只能说明楼主早已丢掉了自己的文化ID.
'拿哪国护照,就应当支持哪国。'你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