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球传给她”-谈输和赢
(2014-04-30 06:23:25)
下一个
最近在读Sean Covey的书"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很有启发,尤其是昨晚读的那一节《输与赢》让我决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我们一直所受的教育中,大多都的教育是我们要“竞争”,“优胜劣汰”,好象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式的生存法则是天经地义的处世之道。在我赢还是你赢的选择前,我们似乎不是我赢你输就是我输你赢。有没有想想有另外两种可能性:我赢你也赢,我输你也输?
周末的晚上你和你的好朋友想聚一下,我想去看电影,她想去餐馆吃饭。可是我们没有足够时间两面俱到。你们会做什么样的决定?有没有想过有这个方案:外卖,租电影在家里看!也就是我们两个谁也没得到完全是自己想要的,但我们又得到了我们都想要的:看电影、吃饭和在一起。不是吗?
记得有一次周五晚上,我们全家决定第二去郊游。可是CiCi答应了她的小朋友去她家玩。她也想和我们一起去郊游,可是又不想放朋友的鸽子,她便想说服我们改到周日去郊游,我们则都想说服她周日去她朋友家玩,因为周日我们有其他的事。我们就这么僵持着,最后当然是CiCi寡不敌众,很不情愿地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去郊游。我记得那天,虽然好像是我们赢了,可我心里一直很不安。如果那天,我们都注重“你赢我赢”为目标,我们或许会给出一个更好的方案:还是周六去,但让CiCi带上她的朋友一起去!
如果我们能把生活看成是“一个应有尽有的自助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找到一个“你赢我赢”的双赢结局。
书中给出一个很好的“双赢”例子。“我”是一个9年级的高中生,爱好打篮球,是学校最高级别的篮球队的队员。Pam是10年级的高中生,也是我们篮球队的队员。随着“我”的球越打越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后,“我”发现Pam再也不给“我”传球了,而“我”也不愿意传球给她。“我”心里很难过,把这事告诉了爸爸。他听了却给了我这个建议:下次把球尽量传给Pam。“我”当然无法接受爸爸的这个“馊主意”。在下一个重要的球赛时,“我”和Pam还是继续互不补球,我们打得都很不到位,突然“我”听到爸爸的叫声“把球传给她!” 我知道他是对的,很不情愿地把球传给了Pam。Pam很吃惊,但是后来她也会把球传给“我”。我们越打越配合,最后赢得了整个球赛。
书中还提到一个“双赢”的例子:我和我的姐姐每天要做两件家务:溜狗和洗碗。我们都喜欢溜狗,都不喜欢洗碗。最后,我们决定我来洗碗,姐姐把碗搽干净,放好;然后我们一起去溜狗。
如果你在一个集体比赛后获得了奖金,你是否会拿出一部分的奖金分给大家? 你被选为班长,你是否会把整个班的利益放在你自己的前面,而不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你的好朋友被你很向往的大学录取了,而你却没有,你是否会真心为好朋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如果你是运动员,是否会真心为胜利的对方而喝彩?在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时,你是否会公平地按达成的协议分配收入?
能够拥有"双赢”的姿态是很不容易。首先,你要内心足够的强大。安全感是“双赢”的基础。然后,你要避免一对叫“竞争”和“比较”的孪生“肿瘤”。良性的竞争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更可爱?”如果竞争被作为是实现自我价值或者是让自己觉得高人一等的手段,那种竞争是一种“肿瘤”。
“双赢”是一种习惯,一种一开始很难养成的习惯。“双赢”也是会传染的。当你经常让别人赢时,别人也会常常让你赢。有时,不管怎样,你就是无法达成“双赢”的协议,那么,不要把结局变成丑陋的“我赢你输”或者卑贱的“我输你赢”,你可以“走开" -- 不达成协议是最好的协议。
回家作业:
1) 写下你生活中最容易和别人比较的地方:如着装,外表,朋友或才能?
2) 如果朋友欠你的钱,不要害怕用友好的方式说:“你是否忘了上周借我的10块钱?我现在正好需要用"。
3) 在下一次考试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分享你最好的主意。我保证你会考得更好。
4)想想你平时生活的态度,大多是“赢-输”,“输-赢”,"赢-赢”还是“输-输”?你的体会是什么?
5)你身边有没有“赢-赢”的实际模范?他身上的什么品质让你钦佩?
6)在和恋人的交往中,你是否觉得是“赢-输”状态?如果是,想想怎样可以把这种关系变成“赢-赢”?如果做不到,你就应该脱离这个恋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