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丘成桐悼念他的学生施皖雄的文章,再想到前些时候的姜文华事件,以及更早之前的关于张益唐的故事,颇有感慨: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无论你多么聪明,轻易不要去搞什么纯理论的科学研究。因为一旦失业,很难再找到工作,即使你有很好的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导师。失业了,又得不到家庭的资助,朋友在很多时候也是无法或者不愿提供帮助的,如果自己性格又有点孤僻,一般很快就会陷入贫困,于是继续搞研究什么的都成幻想,接下来很可能就是穷困潦倒,变成现代的孔乙己。
张益唐的幸运之处在于他获得并接受了朋友的帮助,去普通大学当普通教员,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研究。一般而言,他只能安贫乐道地过一生。但,天有不测风云,他居然又很幸运地解决了一个数学历史上公认的难题。他的运气可以说是在幸运的聪明人中也是万分之一的,百年一遇,可遇而不可求。在一个成功的张益唐背后,或许一定有许多类似施皖雄和姜文华那样“失败”的书呆子。这可以说是科研领域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万骨丛中出一将,因为张益唐不出意外的话原本也是枯骨命。
顺便说一下,张益唐的早年遭遇其实是最惨的。他的博士导师莫宗坚事实上就是将他逐出师门,任其自灭了。读了七年博士,毕业就失业,再加上国内父亲去世,这样的双重打击对想要留在美国的华人一代可谓近乎灭顶之灾。可能张益唐抗打击能力比施皖雄和姜文华要强几个数量级,竟然挺了过来,并且在多年之后又居然奇迹般地在学术上实现了绝地大反击,在数学上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数学声望也因此大大地超越了他的博士导师莫宗坚。什么叫励志?这他妈的就叫励志!希望有制片人和导演可以把张益唐的故事拍成电影,我想一定会叫好又叫座。从故事性而言,应该是超过《A Beautiful Mind》的。拍得好的话,很有可能得个奥斯卡奖。电影不是纪录片,如果做一点煽情的虚构和处理,把观众看的热泪盈眶是毫无疑问的。电影名称我都想好了,可以叫《Another Beautiful Mind》或者《A Strong and Beautiful Mind》。
励志是很好,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是不好玩的。我觉得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或许要提高博士的招收门槛。但是一旦获得博士学位,就给他们“铁”饭碗,保障他们最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开除他们。如果做的好,可以升级为“银”饭碗和“金”饭碗。但是,就算是做的不好,也应该保障他们的“铁”饭碗。当然,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混饭吃的,但这些书呆子其实也吃不了多少饭。他们教教课,做到收支大致平衡应该是可以的。在目前的中国,打掉一只贪赃枉法的小老虎,估计就可以轻松养活千万个端着“铁”饭碗的书呆子了。而这些书呆子中很可能有人就被命运女神眷顾做出实实在在世界一流的贡献。这种贡献多一点,用来给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撑场面挣面子还是很管用的。
在没有“铁”饭碗的制度之前,我觉得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无论你多么聪明,还是不要轻易去搞什么纯理论的科学研究为好。学点实用的技术,至少先保证有个工作,可以更好地生存。然后再谋求发展为科学做贡献也不迟。
施皖雄已逝。安息吧。而姜文华却还活着。希望中共相关领导能够慈悲为怀从轻发落姜文华,让他在监狱里做个图书馆管理员之类的工作,能够继续做他的理论研究。毕竟,姜文华是很优秀的专业人才,爱党爱国(若他不爱党爱国就不会回国了),也没有任何社会危害性。判他死刑,除了以恐怖的方式维护党的权威之外,我不觉得对中共有什么好处。而以恐怖的方式维护党的权威,对于管理科研工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慈悲为怀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毕竟,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基本上都没有反心,所以无需使用恐怖手段。
补充:原来施皖雄接受普度的教职和被普度开除都和莫宗坚有关。有人说莫宗坚以一人之力害了两大高手,我觉得这样说有点过分了。莫宗坚应该只是觉得张益唐和施皖雄没有前途,没有给他们提供帮助而已。应该说,莫的眼光还是比较准的。施皖雄果然没有前途,离开普度之后,在默默无闻中灭亡。张益唐99.999999%的概率也是要在默默无闻中灭亡的。如果那样,就不会有任何人质疑莫当年的做法,甚至会觉得他的做法“正确”。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张益唐竟然就是那种百年一遇的人物,于是大家回过头来质疑莫宗坚当年的做法。我倒不觉得莫宗坚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但是他似乎只是把学生和后辈当成工具,一旦发现不能利用,就冷酷无情地抛弃,没有怜悯和慈悲之心。所有,这个自私冷酷之恶名,他恐怕是无法逃脱的,而且会随着张益唐的名留数学史,被后人不断提起,甚至引以为戒。我甚怜之。
疑问:施皖雄离开普度之后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以何谋生?好像他的朋友也希望帮助他,但他为何没有接受帮助?天才陨落,令人唏嘘。而我们一般都是在天才陨落之后才开始唏嘘。唏嘘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