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趣味书法史(三):豪门权贵如何避免“五世而斩”

(2014-12-27 07:06:39) 下一个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通鉴 . 三镜》
     
           纽约堂叔
作者按:《趣味书法史》是集我多年来研读中国书法史的一点心得,今天有幸得以披露。还是套用我素来戏谑幽默的笔触,化千年书史于笑谈之中,岂不快哉。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红楼梦故事告诉我们,
从贾家的第一代水子字辈起,贾演贾源马上得天下,创家立业,始有荣宁;至代字辈尚属兴旺,到政字辈已经昏聩无能,到玉字辈,除贾珠优秀早夭,宝玉还算正派,余皆纨绔子弟,至草字辈,则彻底完蛋。可见“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绝不是吓唬你。。

上一篇说到的王家是不是和贾家一样呢,非也。至少到唐代,
历经11世,王家人才辈出,不但是勤政的朝廷命官,而且书法也都个个了得,只是那个时代杰出书家太多,不能人人名垂青史罢了。就说王羲之这代,他的堂兄弟王荟,王洽,以及献这一代,他亲哥王徽之,堂兄弟王珉不但是口碑极好的官员,也都是书史留名的大书法家。

古人学书,其苦难以言状。不像今天,什么手机,照相机,复印机,
还可以奢侈地每天来一只老母鸡。古人根本就没有现成的帖,常常要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搜集碑文,或遍访民间名家手迹,然后住在那里反复临写。也没有纸,大抵上是在石板或芭蕉叶上书写。所以就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和怀素“挥毫书蕉,秃笔成冢”。蕉,芭蕉叶; 冢,小丘也。

王徽之这个人的故事很多。史书说他性格落拓,淡薄名利,
不喜做官。有一次,他喝醉了,突然想去看他的一个朋友,就趁船而去,可是在船上睡了一宿,第二天到了友人家门口,却掉头而返。人们好奇,他却说,酒醒了,我的兴致也没有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成语即出于此。

王僧虔,父王昙首,祖父王洵,曾祖王洽,
曾曾祖王导均为大书法家。王僧虔除勤力书法实践以外,也从事书法理论和评论,出品了多种书论。“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就是他的名言。

南朝僧人,名书法家智永,俗名王,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写有《
真草千字文》800多本,分送诸寺。史书说他躲在楼上习字30年不下楼,写秃的笔头盛满几个坛子,亦为书法史佳话。

唐武则天时代的王方庆是王导第三子王洽的后代,文学家,
书法家和收藏家,为人清廉谦卑博学,官至宰相。他把自己收藏的王家历代书法真迹拿出来,计第11世祖王导至曾祖王褒等9代28人共10卷文牍敬奉朝廷。女皇帝特别重视,立招满朝文武欣赏学习并命刻印成册,原物则装裱后奉还。与李世民的自私截然相反,武则天此举极大地挽救了中国这一部分非物质遗产,其功盖世也。须知,王氏一门书法真迹,即使是摹本,在宋代就已极少存世。

在王方庆所展示的这批王家历代书法真迹之中,唯独王羲之的《
姨母帖》和《初月帖》两帖系唐人摹本。前面说过,羲之真迹皆随李世民入土。

后世流传的《万岁通天帖》,又称《王氏一门法书》
是唐摹本十卷书册中仅存,余皆亡佚,然其晋人真传,王氏家风犹存。原件现存辽宁博物馆,是为镇馆之物。今天我把此帖部分篇幅披露出来,以饷读者。

堂叔点评:骄奢淫逸,不学无术,
权力熏心是历代权贵及其子弟们的致命伤。看今朝,只一代纨绔,就把整个家族玩完。反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日长。堂叔奉劝他们学习王家风范,特别要督促子孙勤于书法,以书治学齐家,是为良策也。

今天,堂叔的地沟油诗乃新款好了歌,诗曰:

世人都说神仙好    功名利禄忘不了    及到官袍来加身    阴谋诡计没完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    只有金卷忘不了   金山银山搬进屋    一纸双规送来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    只有粉黛忘不了    左拥右抱镇日欢    转眼她就叛变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    独生子女忘不了    骄奢淫逸小皇帝    一世清明交代了

王荟疖肿帖

王志喉痛帖

王徽之新月贴

王僧虔王琰帖


王慈卿陌酒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