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谷 -- 溪流

地球轨道是椭圆,不圆我有什么办法?
个人资料
正文

《僧侣与哲学家》,对生命根本和认识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023-11-24 14:21:36) 下一个

很久以前看过,想起来,如果对西方哲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同时有兴趣的话,可以一看,主要是这建立一个很好的背景,知道这里涉及什么事儿。探讨了西方认识论的难点所在,以及大概如何在东方传统中看到可能的突破点。

笛卡尔开始,西方认识论一直是主客分离的。也就是说,科学传统一直都是主体观察客体的,也就是观察世界。难点在于无法统一主观和客观。这个问题其实很深。

所以到康德就是所谓物自体无法被认识,这个思维一直到黑格尔,然后马克思都是说世界观问题,成为一个猜测的问题,有人说唯物有人说唯心。没个定论。

就我现在来看,世界的问题就是俩个:主体观察客体 vs 主体观察主体自身。

  • 科学传统都是主体观察客体(Subject observes object),所以主观和客观一直是分离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后来又想到改造世界
  • 佛教(或所有真正的解决问题的宗教)都是主体观察主体自身 (Subject observes subject itself)目的都是所谓的Know yourself。
  • 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现代心理学,还达不到“主体观察主体”的程度,顶多是“我”观察“我的思想、我的心理、我的身体”。我的身体、我的念头、我的心态,对于我来说,仍然是客体,而不是主体。还不是“我”观察“我”。
  • 这个能否达到真正的“主体观察主体”,是区分当前科学和佛法(或任何真正解决问题的宗教)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当修行者达到了“主体观察主体、了知主体”的程度,才能说明他知道了“Who am I?”,解决了“Know yourself”的问题。
  • 为了再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即使一个人的灵魂从身体里跑出来,例如现在很多人说的星光体旅行(Astral projection),出魂体验,仍然还是“我的星光体”,还不是“纯粹的我”。虽说不是究竟体验,但是我想星光体旅行还是个很重要的体验和台阶。
  • 当然不可否认,当代心理学在日常还是很有用的。。。只是,不能带人彻底认识自我达到解脱。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比较有趣的引入一些问题,但是我记不得具体他谈到什么程度了。:)

根本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做Know yourself。。。也可以说是在观察:究竟什么叫做 Myself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下面我直接把豆瓣贴过来了。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78763//

 

 

================

内容简介  · · · ·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