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传人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个人资料
文革传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从脱敏词“王七十三”引发的考古(图)

(2019-10-05 00:13:39) 下一个

“文革小报”寻根又八十四篇。

才有朋友开玩笑,说到“七三吹草”,这个“七三”,许多人知道是指几年前的“北京老王”,岐山同志。

岐山同志当年领导专项办人的机构,抓人无数,后被“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爆料说抓人者自己也有“诸多问题”。因为“北京老王”是大祖“反腐正义”的重要一环,“北京老王”如若有“诸多问题”,大祖的“正义基础”会塌陷,影响人设,所以一切有关“北京老王”的帖子信息段子传说均不可以存在,墙内网上“王岐山”本身成了敏感字。面对敏感字怎么办? 按常规,“脱敏”。有聪明者弄出来个替代品,“王七十三”。

敏感字与对抗敏感字的替代品,非常态的“正常现象”。

在非常态能成为“正常现象”的咱厉害国,“王七十三”原本没有“额外”故事,就是个脱敏手段,直到本老汉翻“小报”翻出一篇文章来。上“小报”:

文章很长,不全贴了,下面是有关“王七十三”的:

这应该是王七十三的帅哥照。

有些抱歉,这篇文章的出处没标下,时间也不详,但后来知道是1969年春的事儿。

此文是介绍文革中“八一厂”拍的一部“纪录片”,片子用被太祖给洗了脑的几个军人做“干净标准”给全国其他革命同志们洗脑。而“王七十三”就是几个被洗了脑的军人之一。

考古?

第一个涉古结论,给“岐山”起脱敏名“七十三”的这位聪明者是山寨高手,那名字是太祖当年的“干净标准”之一他爸原创的,被他/她借来一用。

另一个结论是此“脱敏名”的借用者是文革过来人,比本老汉年岁要大些,因为这个电影是1969年上映的,能把“王七十三”顺手拈来,对1969年的电影有清晰记忆,当时起码是花季少年了,年长本老汉5-20岁。

考古,这个“考”字,就有“胡猜”的自知之明包含于内,*_*。

往深处再探一探,发现上面俩“结论”都不对。

因为是太祖文革中的洗脑事儿,所以“62年没有假新闻”的那个报一定会有报导,一查,果然。

“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八一军马场蒙族牧工王七十三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这是“人民日报”在1969年4月12日帮太祖侃同一个洗脑电影时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

与上面俩考古结论不矛盾?是,不过,“人民日报”在其后三年(1972)又有一篇它文,“蒙汉干部团结紧”,其中一段说“蒙古族干部、大队革委会主任云默力更和汉族干部、党支部书记王七十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俩“王七十三”?!还都是蒙古地界的,而且一蒙人、一汉人?除非“人民日报”公然撒谎,不然这同一地域同一稀少名字的事儿必然有故事。

老汉兴趣来了。

调谷歌。

一搜,得,非但有“X七十三”,而且此刻内蒙有一名领导型的“博导”,全名“七十三”,不带别的姓。另外,历史上在乌兰浩特附近曾有过一位全名“七十三”的草莽司令。

所以,俩考古结论都有问题。上面那位“蒙族军人”王七十三他爸不是“七十三”一名的原创者,而且,顺手拈来给“岐山”起此脱敏词的人也未必准是“文革过来人”,有可能是有蒙古文化背景的人。

“七十三”在蒙族文化里有什么老广的“一六八”类含义吗?

能找到的,在蒙元立国时,“统一之战”打了73年,从1206弄到1279年。

七百年后还拿来当名字用?这“自豪感”!

如果前几天跟着大祖普大喜奔的同胞们真拿70年当兴奋点,从现在起,新婴儿中的“张七十”、“王七十”、“李七十”、“赵七十”会乌泱乌泱的。

We will se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刘国文' 的评论 : 而且诸多太祖粉,当年“文革”时髦期间都“毅然”得名“文革”,后来居然一个个从那个名字溜走了,^_^。周日开心。
刘国文 回复 悄悄话 读起来很有喜感啊!谢谢!
也应该有几亿中国人叫王四九或王四十九等。
可是没有多少,可见大众竟然对裆的感情不够深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