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传人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个人资料
文革传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当年“勇敢”的外国太祖粉(图)

(2018-09-09 19:53:47) 下一个

“文革小报”寻根又五十二篇。

太祖驾崩“周年”又到。城里不少太祖粉以各种方式在发声。于是本老汉有个疑问,美国有多少太祖粉?

很难回答。

尽管有“美国宪法”明定的言论自由,在美国戴太祖像不犯禁-----

像上面那样戴着太祖像过日子的人,本老汉在美国从未遇到。

“外国人”戴太祖像当年可是有,不是在太祖的地盘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上“小报”:

取自1967年夏,北京的“外事风雷”。当年德国的“勇敢”太祖粉。

取自1967年夏,北航的“红旗”。当年苏联的“勇敢”太祖粉。

取自1967年秋,北京机械学院的“东方红”。还是德国的,不过是留德非洲人。这里,帖子强调了戴太祖像的“勇敢”性:

“为什么心里热爱毛主席而表面上另装一套呢? 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又有什么可怕”。

德国的, 苏联的和在留德非洲的。

是不是比此刻美国的太祖粉“勇敢”些?

不过,美国太祖粉也不必太自责,以本老汉对“文革小报”的观察,上面仨故事未必是“实发”,都是用“无名氏”在开侃。德国、苏联和留德非洲的个例,也许如上般“勇敢”;也许只是被超级放大的“勇敢”;也许根本是杜撰出来的小谎言。

杜撰故事当然不必全虚,比如,上面德国的故事,德国有退休工人在领退休金应该是真的;在“国际列车”上有苏联乘客应该是真的;在“东德”有非洲留学生也应该是真的。

发挥?

给个例子:

其中一段:

取自1967年底,科学院的“革命造反”。

几个月后:

取自1968年春,天津的“天津新文艺”。

短短几个月,增加了“涅瓦河畔”、“凑上来急促而真挚地”,去掉了“和斯大林”、“压低帽子走了”,并且“苏联人”成了“苏联朋友”。

“发挥”是“天津文艺”在发挥。那原作呢? 科学院的那篇“当代的列宁”,是有名有姓的:

作者化学所的“郑德水”先生,是真人,1967年才从苏联回国的留苏学生(注意了,著名郑德水个人的文章,满篇的“我们,我们”的)。郑先生现在还在北京居住。前不久才发了篇帖子:“不忘初心,牢记誓言”。帮习大人歌颂“厉害了,我的国”。其中,郑先生举他月入从太祖时代的62元到此刻一万元退休金做为“厉害了”的证据。

有认识郑先生的,可去跟他打听一下,当年的“当代的列宁”有没有水分?有多少水分? 至于他月入一万退休金,应该是真的,相当每年一万七千美金。不过咱国的人均 GDP只有七千多美金,这还不是“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得从GDP中减去些开销,比如习大人才送给非洲朋友们的600亿美金小礼物。

原本在说当年太祖粉的“勇敢”,话匣子一开就发散了,*_*。就此打住。下面是郑德水先生新作的链接:

http://ipc.cas.cn/dj/skth/201808/t20180814_5055546.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家言一' 的评论 : 没错。问好,常来坐。
百家言一 回复 悄悄话 都是看着皇帝裸体喝彩的2B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不言有罪' 的评论 : 一种磕头倾向。毛是有实无名的皇帝,川是皇帝 want-to-be。真皇帝没了,疑似皇帝也比什么都没有强。越发显出 Institutions 的重要性,want-to-be can never get there,*_*。问好。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晚上回家是毛粉,白天在外是非毛粉,而且恐怕连对子女都不敢亮真情,多累啊。问好,常来坐。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带德水出文革容易,带文革出德水就是另一回事儿了,^_^。问好园姐,常来坐。
文革传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keOZ' 的评论 : 哈哈,领袖像得查身份才放心,不然被拿去练习吕布功夫就麻烦了。当年毛搞绝对独裁,他有户口粮票。此刻习在搞这个半吊子独裁,成为笑料的可能更大。问好。
不言有罪 回复 悄悄话 不少人当年粉太祖,而今粉床铺。红宝书换成了小红帽。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太祖粉赶上趟的都出国了,线上线下从来不缺他们,庆完耶诞庆毛诞,与时俱进玩得转的还融入鬼佬主流,拉上哈佛大牌来背书壮胆,也不管是山寨仿冒货。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留苏回国的郑先生才挣62元,比当年的大学生每月只多挣6元,比我知道的留苏的人挣得少多了,难为他还如此感恩戴德的。
mikeOZ 回复 悄悄话 只要郑德水的收入不少, 他的人乐的歌功颂德了, 又不少他一块肉。 反着干的例子他见多了!

这样的人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只会越来越多!
mikeOZ 回复 悄悄话 当年上海世博会上, 在朝鲜馆里见一朝鲜女孩戴着领袖像章, 就问能不能给一个, 因为当年中国的领袖像章但是免费的, 谁敢收钱啊? 结果女孩拒绝了, 后来从5元开始加到100元, 女孩的态度越来越坚决,就放弃了。

后来知道原来在朝鲜丢失像章是要被惩罚的。 感到当年的举动鲁莽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