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一)
(2011-07-01 23:31:34)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很多人都有一个共识,了解农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解决了农民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但是,中国的农民 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呢?人们提出了很多方案,其中之一叫做城市化,就是把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从而使大量农民能够摆脱靠微薄的农业收入维生的局面,同 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简单说,这个模式就是美国的模式,但是,城市化是否只有这一种模式?照搬国外的城市化方式也造成很多问题,未必每个国家都能变成像 美国一样。例如在拉美国家,城市化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贫民窟,与现代化形成鲜明而辛酸的对比。中国呢?是否可以有自己的方式?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近几十年来,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但是,由于城市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大量进入大城市的农民工并没有被城市完 全接纳,使得他们不得不与留守老人、孩子分离,一年一度地大迁徙,只为短暂的相聚。即便如此,大城市各方面的压力也已经很大,超大型城市使得城市管理日益 脆弱。因此,中国的另一种做法叫做“小城镇化”,即避免农民过多地进入大城市,而是较多地进入小城镇,以图解决大城市化难以无限扩张的难题。但小城镇化也 带来问题,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靠什么为生?离开了土地,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技能的农民如何才能自食其力地维持和提高生活水平?毕竟,小城镇的就业机会不如大城 市,如此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后,如果都只能靠政府救济,维持最低生活保障,显然也不是长远的办法。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地区的诸城市,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探索,我认为,这一农村现代化的探索意义深远,它对中国有效地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思 路。诸城市辛兴镇有一个辛兴社区,这个社区汇聚了五个村子的居民,住房统一建设。这种方式相对于农民分散居住在村子里有明显的好处。中国农民由于人均土地 数量不多,因此土地收入有限,难以实现机械化。每户农民只有少量土地,只能采取居住地靠近土地的方式,否则,劳动成本会大大增加。居住地靠近小块土地,必 然造成农民居住分散。虽然稀落农舍的田园风情是很多城里人的向往,其实对于农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诸城市辛兴社区将1300多户农民迁居到一 起,集中统一盖房,显见的好处之一是,农民居住的硬件条件得以提高,例如,水电煤、幼儿园、学校、小型医院、文化娱乐设施、治安等等。同样这些硬件,当农 民分散居住时,实际上很难完整、高效地提供。
辛兴社区的沙盘模型
但是,迁居集中化的“中心村”同样面临农民的收入问题,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农民的居住地离自己的土地距离较远,耕种不方便。对此,诸城市很好地利用了国家 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辛兴社区的土地流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民把自己的土地转包给他人,一般都是种植大户或养殖大户。在诸城市,农民一般人均只有 2、3亩土地,而最大的土地承包户接手了300多亩土地,这便有利于土地承包户使用机械化方式提高效率。这种方式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生产的要求,也提高了土 地承包户的收益。而对于出租土地给他人的农民来说,居住地离自己的土地远一点,就没什么关系。社区管理部门监督土地流转双方的协议签署,土地承包户要向出 租土地的农民每年固定支付土地租用金。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农民很多都没有最低社会保障,而诸城市辛兴社区的这一土地流转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国家 给每个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这一可以转让使用权的土地,由于不能转让所有权,因而它的固定收益就成为每个农民的最低保障。在辛兴社区,农民土地流转搞得另 一种方式是,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土地入股,这一方式一般针对合作社,比前者有风险,但也可能有更大的收益,决定权在农民自己。
辛兴社区公示的土地流转程序
不管上述那种方式,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是中国特色。当我们说美国的城市化模式,或者拉美不成功的城市化造成大量城市贫民窟的时候,关键区别就 在于土地私有化并可以自由买卖。在中国,土地所有权某种程度上属于有条件的私有化,即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这一方式保证了农民不会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城市 贫民。我认为,其他国家要想借鉴这一中国方式有很大的难度。当今中国的某些精英不断要求中国像西方一样实行彻底的土地私有化,希望土地可以自由交易。一旦 他们这种模仿西方的愚蠢方式在中国推行,可以预见,大量农民将失去土地,从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依靠,到那时,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将因失去土地而带来巨大的 社会问题。辛兴社区的土地流转加集中居住的方式,既实现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准。它与到大城市打工的区别是,不用担心家里的地没人 管,只好由老人去种;它与小城镇化的区别是,农民不用放弃土地,转为城镇居民后,生活收入缺乏保障。当然,土地流转的前提之一是,不能改变土地的使用性 质,原先的宅基地一般也都复耕为农田。
辛兴社区的农民活动室,墙上是农民自己的摄影作品。
辛兴社区的农民活动室,免费的。
诸城市辛兴社区另一个名称叫做“中心村”,它的好处很明显,除了前面提到的幼儿园、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外,警务工作也是一个方面。辛兴社区有一个警 务工作室,配备一名警察、两名辅警。农民可以就近办理很多公安方面的手续,例如摩托车牌照、上户口、死亡注销等,还可以方便地、经常性地接受消防、救生、 治安等安全教育。社区的警察说,原先村子分散的时候,曾经设想过每个村配一名警察, 但是,那要增加很多警力,财政负担很重。换句话说,辛兴社区由5个村子构成,在没有社区之前,如果每个村都要配一名警察,就需要5名警察,姑且不算辅警的 数量,单就警察来说,中心村成立后,警察数量只是五分之一。效果如何呢?相对集中居住使得规模效应得以产生,社区安装了多个摄像头,警务工作室随时都能监 控。社区警察说,几年来,社区里刑事案件一起都没有发生过,只有一些小纠纷而已。不光警察的效率提高,社区相对集中后,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各部门的配置也 得以健全,与原先分散居住要配套相比,避免了机构的臃肿。社区还鼓励志愿者,居住在这里的人,很乐意自己管好自己的家园。(待续)
辛兴社区警务室的录像监控,主要针对社区周边的道路。
辛兴社区警务室的消防宣传角落,玻璃柜台里摆放的是各种常用消防器材。
农民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二)
(2011-07-02 13:15:28)
(接前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曾经适用的社会管理方式渐渐产生了不相适应的状况。诸城市辛兴社区也是有效加强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在这个社区,每一户都有一本《民情实录》,内容主要是每一户人家反映的各种问题、意见和要求。我随便翻开一本的某一页,看到一个户主反映,他想养猪增加收 入。与每家每户的红本《民情实录》对应的是,社区有一本蓝色的《民情台帐》,内容主要是各家各户反映的问题、意见的处理结果。这种方式将老百姓与基层政府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能够长期发挥有效的作用,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农民的居住相对集中后,人数不多的管理人员就能发挥效率,起到良好的作用。胡锦涛主席前不 久提出: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式。我认为,诸城市辛兴社区的方式,为当今中国的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辛兴社区的“民情实录”,每户一本。
“民情实录”有家庭基本情况和农民面临的难题、提出的要求。
辛兴社区建立的“民情台帐”封面。
“民情台帐”内记录每次农民反映情况的解决结果。
这样的社区在诸城并不就此一个,我问了社区管理者一个问题:农民从原来的居住地搬到现在的辛兴社区居住,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强拆之类的事情?社区 工作者说,强拆之类的事情不会发生。首先,农民搬到辛兴社区居住,面积大致按照原先的宅基地。农民离开原地,原先的宅基地复耕,进入辛兴社区所住的房子不 需要花钱,等于是政府提供给农民的补偿。但如果农民希望更大的居住面积,超出宅基地的部分是要花钱的,每平米大约1000多元。其次,农民如果不想搬进社 区居住,还想住在原来的地方,政府部门除了说服之外也不强求。实事求是地说,社区的各方面条件比农民原先的居住条件要好得多,农民大多都愿意搬到社区居 住,因此,诸城市多个这样的社区,没有发生过类似强拆的事件。
前几年,我们国家提出要发展“新农村”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有些媒体批评说:农民“被上楼”了。至今,通过百度搜索“被上楼”词条,还能看到 长长的百度“百科名片”和举例说明,所举的例子也有诸城市。但“百度百科”的“被上楼”词条所举的例子是诸城的枳沟西社区,不是本文所说的辛兴社区。通观 百度百科“被上楼”词条,充满了对农村社区或中心村建设的负面评价,只从某一个农民的个例出发,找出种种可能的弊端。百度百科的“被上楼”词条,基本属于 某些媒体在调查不足、片面理解、既定观念的基础上,对于诸城地区农村社区化的歪曲,例如,其中说到农民“被上楼”时,还将其称为“打上楼”,无非是想突出 地方政府暴力强拆农民的原住房,然而,该词条的撰写者却举不出暴力强拆的例子。应该说,百度百科“被上楼”词条中所列举的有些问题也的确存在,例如,农民 住进社区楼房后,开支会有所增加。但该词条的撰写者或引用的报道,并没有进一步调查当地政府如何替农民解决这一问题。
辛兴社区的图书阅览室,还有部分光碟,农民免费借看。
辛兴社区图书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由政府拨款,免费提供,电脑管理,各社区的图书室可以联网,统借统还。
农民住进社区,生活成本会有增加,这是事实,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看,进入社区的农民得到了很多原先没有的好处,例如,孩子上学不用再像 以前那样麻烦了,幼儿园、学校都在社区,而且都是免费的;社区提供的文化娱乐设施也是免费的;社区的垃圾处理也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这在原先分散的农 村,也是难以做到的;农民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能在社区卫生站解决,这在原先的村里也做不到。至于看病的费用,诸城市已实现报销70%,农民自付 30%,大病统筹是另一个系统,也在农村地区开始建立。本人此行对于诸城市农村大病统筹没有更多了解,暂且不说;在社区物业方面,不按商业化模式操作,基 本由社区自我管理,从而降低农民进入社区后的生活成本。因此,农民进入社区后,生活成本的增加与得到的好处,不能割裂来看,它显示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整体上 升,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关键在于如何保障和增加农民收入。
辛兴社区的幼儿园
农民的幼儿园不比城里的一些幼儿园差。
如果在原来的自然村,这样的幼儿园很难在农民家门口出现,除非走很多路。
由于进入社区的农民还能保留来自农田的收入,使得农民能够负担一部分生活成本。政府的各种补贴,也能缓解农民进入社区后生活成本的部分压力。另一方面,土 地流转使进入社区的农民有了空闲时间,可以从事其他职业。为此,辛兴社区为农民免费提供了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培训后的农民,同时也鼓 励进入社区的农民自主创业。在辛兴社区前面,我看到一个刚建成、还未投入使用的大型室内集贸市场,它也是为农民提供就业的渠道。概要地说,农民进入社区 后,大多数农民都实现了土地流转,他们能够从土地获得一笔长期的固定收入,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与此同时,很多农民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从土 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从事很多其他职业,这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必要前提。社区为农民提供的职业培训,也使得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能够成功转型。因 此,对进入社区生活成本增加有所微词的,主要是一些老年农民。因为,老年农民从感情上说,比较留恋土地,从技能上说,较难转向其它职业。而当地政府通过向 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也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一些媒体对于“中心村”或农村社区建设的批评,大都集中在土地问题上,他们认为这又是土地财政的一种方式,又是政府要发财的一种手段,因而带有强烈的偏 见。莫非农民永远居住在农村,永远远离现代化才是他们希望的?从整体上说,中国面临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个事实,既要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发展工业和 其他现代化建设,需要占用土地也是必然。因此,将原先农民分散居住的平房改为相对集中居住的楼房,的确能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一部分用于复耕,保证18亿 亩耕地红线,一部分用于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总体思路,也能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生活条件。问题在于,这种方式会改变很多农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如果各地政府能够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耐心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耐心地替农民算账,并且从现实利益上保证农民的利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离开土地的农民能够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是能够获得农民拥护的。诸城市辛兴社区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好,起到了示范作用。
通过诸城市辛兴社区的这个案例,我更加体会了一位网民留给我的一句话:“上网看万恶社会,下网看幸福生活”。当前某些媒体在宣传导向上,的确存在严重的问 题,尤其是网络媒体所营造的当今中国,是一个虚拟的、被歪曲的中国。他们出于西方的教条,带有偏见地批评中国现实,在各种问题上渲染中国危机论、崩溃论, 与中国基层社会的现实有相当大的出入。而他们开出的治理中国的药方,都远离中国的现实。与辛兴社区的那些脚踏实地的基层干部相比,某些媒体人员应该老老实 实地做小学生,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改变中国的合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