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龟潭里甲千件,尽是飞燕去后穿?;p

(2016-01-29 08:54:30) 下一个

长久不见,龟潭的新老童鞋们大家好!首先来汇报一下离开后的所作所为:闲来无事+四处逛逛。逛的成果总结如下,欢迎猜猜都是哪里。对与不对,都可以到后院去领奖。得意

A.

 

B.

 

C.

D.

E.

F.

闲来无事,还拽了篇小文,不喜请按返回键。鬼脸

国学补习偶得:彪悍的人生游来解

中学历史里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带而过,闲来无事补了补课,进而发现了一位和俺一样酷爱旅游的前辈高人。不过俺游罢上两张手机随拍也就黔驴技穷了,人家游罢专爱口占一绝,一不留神就流芳千古了。嗟乎!人和人的差别怎么就介么大涅?!

先来看第一首:

《西塞山怀古》

王濬(jun4)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xiang2)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说的是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派大将王濬从四川出发率巨舰沿长江东下伐吴,自此吴都南京(最早叫金陵,那会儿叫建邺,石头城是孙权建的把守秦淮河入江口的要塞)的王气便黯然失色了。吴末帝孙皓(孙权之孙)派人往长江里投放了大量铁锥铁锁试图阻挡晋军未果,最后不得不在石头城上升起一片降旗。后面的怀古算不上特别就不说了。这个感想是在游西塞山的时候发的。西塞山在哪?在湖北的长江边,虽是六朝军事要塞,离南京还十万八千里呢,人家也就是展开了一下想像的小翅膀儿,不过三言两语,那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就尽现眼前了。厉害吧?

还有一首大家多半听过:

衣巷》

朱雀桥头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xia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还是写南京,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乌衣巷是当时高门士族(以东晋重臣王导的王家,谢安的谢家为代表)的聚居区。那会儿还没搞科举,当官要看门第,也就是要靠拼爹拼祖宗。个把平民(又称庶族,寒流,寒门)即便凭本事和机遇上了位,在士族面前也得跟孙子似的: 人家坐着你站着,要不你一入座人家就把自己的座位搬老远。然而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到了200年后(从隋灭陈算起)作者去旅游的时候,只看到日暮斜阳中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景象,居民也换成寻常百姓了。估计最后这句,给历代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安慰,因而流传甚广,历千年而不衰。

这位前辈高人就是自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和‘惟吾德馨’的中唐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他于唐德宗朝入仕,顺宗朝搞改革,宪宗朝改革失败被贬湖南,一贬就是十年,好不容易皇上一高兴给他调回京师了,他一回来就跑到玄都观去旅游,完了一高兴口占一绝: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据他自己说是因为被贬前观里还没种桃花,没想到十年不见,竟然成旅游热点了,于是就事论事地感慨一番。不过别人可没当他是就事论事:这小子,摆明了是借桃树讽刺领导!你想啊,那会儿老百姓累死累活也就混个温饱,哪来那么些闲情逸致?赏花的不是爱风雅也是爱附庸风雅之人,自然少不了当朝权贵咯。他们因为是靠打击改革派上位的,所以都是老刘被贬出去之后提拔起来的。这下子把皇上也惹毛了(打人提人的不都是他嘛),于是老刘屁股还没坐热就又给发出去了。本来要发他去贵州,后来有人求情改贬广东了,还算手下留情。不过要说老刘这诗到底有没有那个意思?从题目看,尤其是那个‘戏’字,我觉得没冤枉他。

这次一出去又是十来年,而且是从广东先调四川,再调河北。天南地北折腾个溜够,不过从好的方面讲也给他创造了不少公费旅游的机会。比如上面的《西塞山怀古》,就是他从四川调去河北时经过西塞山就顺路去旅游了一下写的。从河北任满回京,他老人家闲不住,跑去玄都观故地重游,完了一高兴又口占一绝:

《再游玄都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十四年不见,不知道为何观里‘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当年贬俺提拔别人的宪宗也已作古(种桃道士归何处?),不过俺老刘还跟从前一样欢蹦乱跳(前度刘郎今又来!)。有人说他写这首诗比较小心眼儿,睚眦必报。我倒是觉得他象老顽童一样可爱,套一句官话那叫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幸好宪宗的孙子敬宗(中间还隔了个穆宗没干几年就挂了)没那么小心眼儿,没因此诗再把老刘给发出去。

要是您有耐心一直看到这儿还意犹未尽,那么我推荐两部书:

1)黎东方先生(1907年-1998年)编写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黎先生早年曾在清华历史系师从梁启超先生,后留学巴黎攻读法国史。学成归国后曾执教于含北大清华在内的多所大学,解放后在新加坡,台湾等地教学。退休后定居美国加州,致力于编写《细说》系列。我曾试图读过柏杨先生的《白话资治通鉴》和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都半途而废,感觉前者很多地方过于琐碎且只到北宋,后者的半文言看着还是有些吃力且分不清史实与演义。相比之下《细说》有几个优点:一是纯现代汉语,而且言简意赅,选材精炼,读起来顺畅多了;二是比较全面,从山顶洞人一直写到民国建立;三是注重考据,相信更接近于历史真相,演义成份较少(喜欢八卦的童鞋可能会失望);四是不狠批封建士大夫反动也不夸大农民起义的重要意义,适合对党八股史评过敏的童鞋阅读。

2)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的《唐诗鉴赏词典》,选收的作品有1105篇,除解释诗句本身含义外还有对诗人,成诗背景,用典出处等丰富的背景介绍,此外还有众多国学大师写的赏析,很适合俺这种虽仰慕国学,然而水平较低,光看原诗往往一头雾水的读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WriteItOut 回复 悄悄话 题头诗对的不错: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