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看得破
(2010-07-11 00:38:40)
下一个
低头看得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清玄一、木 炭与 沉香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大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 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奋斗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年,激发了奋斗的勇气,于是,他发誓:不找到宝物绝不返乡。 青年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在亲友的欢送中出海,他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树木高达10余米,在一片大森林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份,会散放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青年心想:这真是无价的宝物呀! 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树木,使他非常烦恼。偏偏在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使他的信心动摇。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年的木炭。 这是佛经里释迦牟尼说的一个故事,他告诉我们两个智慧: 一是许多人手里有沉香,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二是许多人虽知道希圣希贤是伟大的心愿,一开始也有成圣的气概,但看到做凡夫俗子最容易,最不费功夫,最后他就出卖自己尊贵的志愿,沦落成为凡夫俗子了。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因此,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二 、低头看得破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地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 一只僧鞋前后共有六个破洞,那不是为了美观,似乎也不是为了凉爽.因为假如为了凉爽,大部分的出家人穿鞋,里面穿了厚的布袜,何况一到了冬天就难以保暖了.假如为了美观,也不然,一来出家人只求法净,不讲美观,二来僧鞋的黑、灰、土三色都不是顶美的颜色。 有了,大概是为了省布,节俭守戒是出家人的本分。 也不是,因为僧鞋虽有六洞,制作上布料和连着的布是一样的,而且反而是费工。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僧鞋要破六个洞呢?我遇到一位法师,光是一只僧鞋的道理,他说了一个下午。 他说,僧鞋的破六洞是要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有礼,看得破是要看得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勘及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暂,人身的渺小。 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六个破洞是“六法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是“六正行”,说是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以及是“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小小一只僧鞋就是天地无边广大了,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出家人。出家人不穿皮制品,因为非杀生不足以取皮革。出家人也不穿丝制品,因为一件丝制品,可能要牺牲几千几万条蚕的生命呢!就是穿棉布,规矩不少,智慧无量。 最后,我请了一双僧鞋回家,穿的时候我总是想:要低得下头,要看得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