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罗素是一位典型的美国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集记者、作家、政治家和演讲家于一身。他于1860年9月25日在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达文港市(Davenport,Iowa)出生。查尔斯.罗素的父亲是一位老报人,是爱荷华州《达文港公报(Davenport Gazette)》的主编,也是一位坚定的废除奴隶制度的支持者,这些背景影响着查尔斯.罗素的思想。
查尔斯.罗素没有接受过高深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佛蒙特州圣约翰斯波里学员(St.Johnsbury Academy,Vermont)中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记者和作家生涯。
从1894年至1902年的八年间,查尔斯.罗素为《明尼阿波利斯杂志(Minneapolis Journal)》、《底特律论坛报(Detroit Tribune)、《纽约世界杂志(New York World)》、《国际浮华杂志(Cosmopolitan)》、《纽约前锋报(New York Herald)》、《纽约美国人杂志(New York American)》与《芝加哥美国人杂志(Chicago American)》等新闻刊物撰稿。
查尔斯.罗素才思敏捷,笔锋凌厉,不畏权势,为社会正义仗义直言不韪,得罪的人,满街皆是。他善于揭发社会黑暗面,尤其是美国各层次官员的贪污腐败,更是他笔下打击的对象。1928年,他出版了一本有关德国音乐家西奥多.托马斯的传记《西奥多.托马斯美国管弦乐队(The American Orchestra and Theodore Thomas)》而成为普立兹奖得主,自此声名远播。
1908年,查尔斯.罗素参加了美国社会主义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借着这个舞台,他决定出马竞选公职,一展心中的雄图大略。1910年和1912年,查尔斯.罗素两度出马竞选纽约州州长职位,落选后又于1914年竞选代表纽约州的美国联邦参议院参议员,再度落选。
查尔斯.罗素连战连败,可是勇气可嘉,连败连战,又出马竞选纽约市市长,也许他与政治的缘分还没成熟,又以失败告终。
1915年,查尔斯.罗素不顾曾多次提名他出马竞选公职的美国社会主义党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张,毅然公开宣布他支持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参战决定,导致他与美国社会主义党同仁们的分道扬镳。
随着他参与美国外交团访问苏联,使他更深一层地了解所谓社会主义式的政治体系是有问题的,回国后思想大变,他参加〝美国民主社会联盟(Social Demoncratic League of America)〞,并且出任美国民主社会联盟机关刊物《新领袖(The New Leader)》的主笔和总编。
真正促使查尔斯.罗素全面介入组织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是1908年的〝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Springfield Race Riot)〞,由这件暴乱事件演变出来的时代悲剧,冲击着美国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冲击着查尔斯.罗素,这导致了1909年八月他成为最早提倡成立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五名发起人之一。
2007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候赛因.奥巴马二世(President Barrack Hussein ObamaⅡ)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州议会广场前正式宣布参加竞选下任美国总统公职。巴拉克.奥巴马的地盘是在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他之所以会选择伊利诺斯州春田市作为他宣布出马地点的原因,是有历史意义的。巴拉克.奥巴马的选择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于1858年6月16日晚上八时正发表他的著名演讲《分裂的议会(House Divided)》的地方。
亚伯拉罕.林肯的〝分裂的议会〞一词,是他引用自《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五节上耶稣基督的话:〝因为内部分裂而对立是无法站住脚的(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
那天的下午五时正,超过一千名美国共和党代表,群集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州议会前,推选亚伯拉罕.林肯为党候选人,出马与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斯蒂芬.阿莫尔德.道格拉斯(Stephen Amold Douglass)争夺美国联邦国会参议院参议员一职,其演讲主题正是美国的奴隶废存问题。亚伯拉罕.林肯告诉台下一千多位美国共和党同仁说:
〝因为内部分裂而对立是无法站住脚的,我相信这个政府的一半奴隶一半自由政策是无法永远持久的,我不认为这个政府会融化,也不认为这个政府会垮台,但我认为这个政府会最终会分裂掉,然后再度成为一个或这或那的整体。〞
没有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废除奴隶制度的霹雳行动,就没有后来巴拉克.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的可能。巴拉克.奥巴马在那里宣布出山,就是表示他没有忘本的意愿。
第二,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是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的发生地,而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是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的摇篮,是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催生了蓬蓬勃勃的美国民权大势。巴拉克.奥巴马在那里誓师,正是要彰显出他要振奋美国民权运动的决心。
公元十九世纪中期,快速发展的美国工业促使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成为商业重镇,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大量的非洲裔美国人和欧洲人涌进了这个机会之城。美国劳工法的逐渐完善使劳资双方出现了历史性的紧张,罢工与工会的事件,时有所闻。
当时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总人口是四万七千人,其中黑人只占百分之五点五的比例。1890年的百分之七点二的黑人人口比例是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历史性至高点,这与美国其它的城市相比,黑人的人口数量虽然不大,但是由于粥少僧多,和劳工市场竟争力的原因,加之资本来源依然操纵在白人手里,造成了劳资双方的基本利益矛盾,牵连到将种族关系推到了危险的爆发边缘。
1908年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大家在庆祝节日之余,都在家休息。那天夜里,有一位非法之徒偷偷闯入采矿工程师克来兹.波拉德(Clergy Ballard)家中,意图不轨。
克来兹.波拉德在半睡半醒时被奇诡的声音弄醒,暗中起来一看究竟,当他看到有一个黑人竟然站在他沉睡中的女儿布兰奇.波拉德(Blanche Ballard)的床前时,吓得大声惊叫起来。那位非法之徒被克来兹.波拉德的叫声吓得立即夺门而逃,克来兹.波拉德在后面紧追不舍,并在离开家门四个房子之远的大街上将那个非法之徒擒住。
在与那位嫌疑犯纠缠打斗时,克来兹.波拉德的喉咙被人以锋利的刀片割断,血流满地,生命危险,那位非法之徒在克来兹.波拉德的邻居前来帮忙之前,已经消失在茫茫夜海里。克来兹.波拉德躺在血泊中,告诉前来协助帮忙的邻居说,杀他的人叫做乔.詹姆斯(Joe James)。
由外州刚搬到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非洲裔美国人乔.詹姆斯是一位十九岁的无业游民,有多次轻微的犯罪案底,每天醉生梦死的过着吃喝嫖赌的日子。
1908年独立日那天夜里,乔.詹姆斯又喝得酩酊大醉,经过克来兹.波拉德家时,发现大门没有上锁,于是乘着夜色潜了进去,本来是想偷点值钱的东西,但是当他发现年方十九岁的布兰奇.波拉德睡态撩人,色心顿起,居然用手握着她的手,意图不轨。
〝黑人意图强奸白人少女〞〝黑人潜进白人屋里偷窃〞〝黑人谋杀白人〞和〝黑人仇恨白人〞等的情绪谣言,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每一个大街小巷。
第二天凌晨,克来兹.波拉德的儿子查尔斯.波拉德(Charles Ballard)带着一帮子被种族情绪冲昏了头脑的白人,在离他家不远的干草皮丛里找到依然醉酒未醒的乔.詹姆斯,他们把他揪了起来,不问青红皂白,拉到大街上就是一顿往死里的猛打,乔.詹姆斯被毒打得眼球突出,耳鼻流血,浑身青肿。
在警察闻讯到来之前,乔.詹姆斯已经被打得躺在地上,昏迷不醒。警察并没有将他送到医院急救,而是将他加以拘捕,关到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市政府监狱里,任由他自生自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马布尔.哈勒姆(Mable Hallam)是一位时年二十一岁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威廉.艾尔.哈勒姆(William Earl Hallam)是公车售票员。她告诉警察说,一位工厂临时看门员乔治.理查森(George Richardson)在前天晚上把她从床上拖了下来,拉到后花园里将她暴力强奸了。
〝强奸〞和〝意图强奸〞两项指控,是美国白人私刑处死黑人的〝正当〞理由,在美国近代的私刑处死案例中,有四分之一的事件就是因为这两项指控而引发的。在十九世纪初期的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如果被指控有着〝强奸〞和〝意图强奸〞白人妇女的话,那就是意味着一种必死的严重后果。
消息传出后,点燃了隐埋在白人心底对黑人仇恨与歧视的信管。次日,伊利诺斯州春田市警察不问证据和理由,就将乔治.理查森加以拘捕,同样关押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监狱里。在法庭的提讯时,乔治.理查森对着法官说:〝我可以向着真神发誓,我没有犯过这些罪行。〞傲慢的白人法官连回答他的兴趣都没有,就下令将他关在牢里等待判决。
时年三十六岁的乔治.理查森是一位长得英俊潇洒的非洲裔美国人,能说善道,聪明过人,待人温和而有礼,他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已经是第三代了,平常靠在建筑地盘工作为生,从来没有任何的犯罪记录。
乔治.理查森的外祖父威廉.福尔维尔(William Florville)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是大有名气的,他是亚伯拉罕.林肯多年的私人理发师。
1908年8月15日,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本地报纸《伊利诺斯州日报(Illinois State Journal)》以〝黑鬼把她从床上拖下来暴力强奸(DRAGGED FROM HER BED AND OUTRAGED BY NEGRO)〞头版新闻的形式报道了一个故事:一个本地叫做马布尔.哈勒姆的白人妇女,于1908年8月13日晚上在家里,被一个叫做乔治.理查森的本地黑人暴力强奸了。
1908年8月14日早上,一群愤怒得失去理性的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白人,在一位极端种族歧视黑人,叫做凯特.霍华德(Kate Howard)的白人妇女的领导下,包围了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监狱,要求监狱当局立即将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交出来!
伊利诺斯州春田市警长查尔斯.沃纳(Sheriff Charles Werner)见到情况即将严重失控,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将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交给这批暴徒的结果,将会立即被他们私刑处死!
为了保护犯人,为了维护法律尊严,他决定在出事前将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转移到六十四英里以外的布明顿市(Bloomington,Illinois)监狱。问题出来了:如何在暴徒的重重包围下安全地将这两位囚犯转移出去?
查尔斯.沃纳是一位有智慧和谋略的好警官,他立即采取了一个〝混水摸鱼〞和〝声东击西〞的办法:他首先联系了自己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开哈里.洛珀餐馆(Harry Loper Restaurant)的好友哈里.洛珀,得到他的配合和帮助。
1908年8月14日下午三时正,伊利诺斯州春田市警察局〝忽然〞发生火警,全部工作人员立即全部紧急撤离。乘着警察局前门的混乱,哈里.洛珀将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藏在自己的汽车里,从警察局后面溜了出去。两个小时后,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已经在开往布明顿市的火车上了。
当凯特.霍华德和暴徒们知道了哈里.洛珀是将乔.詹姆斯和乔治.理查森转移走的导演后,一股被欺骗、愚弄和侮辱的怒气,全撒到了哈里.洛珀餐馆上!
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出身的哈里.洛珀在第二天告诉当地的新闻记者说,因为他不想见到非法的私刑处死丑剧在他的家乡再度发生,所以他自愿将两个尚未被法庭定罪的嫌疑犯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个采访激怒了一大批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白人!暴徒们大声叫嚣着说:〝你胆敢把黑鬼弄走,我们就敢把你弄死!〞
1908年8月14日晚上八点正,凯特.霍华德带领着暴徒们冲进哈里.洛珀餐馆,丝毫不理会哈里.洛珀怒气冲天地站在餐馆大门前把门,在一个小时之内,把这间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最豪华的餐馆,连同哈里.洛珀停泊在餐馆门口,价值五千美元的新车子,全部烧砸成了一片废墟,如果不是哈里.洛珀机警地从他餐馆地库的暗道逃了出去,他是会死在暴乱现场的。
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罗伊.里斯市长(Mayor Roy Reece)亲自出来处理这场种族暴动,可是在几近疯狂的暴徒们咆吼着要连他也一起吊死的情况下,吓得心跳脚软,四肢无力,为了保命,赶紧出外〝度假〞去了。
正巧在春田市巡查业务的伊利诺斯州查尔斯.迪德安州长(Governor Charles Dedeen)立即采取了防范措施,他除了宣布春田市全城戒严外,还下令五千国民军进驻春田市,维持治安。
查尔斯.迪德安州长的断然行动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也没有唤醒暴徒们的良知。暴徒们带着怒气从春田市监狱外撤离后,顺道冲向一家犹太人开的费旭曼五金器具店(Fishman’s Hardware Store),敲砸开了枪匮,取得子弹和武器,然后朝着非洲裔美国人群居的里维(Levee)社区而去,一进社区,不问理由,见到黑人开的店铺就烧就砸,一路祸害下去,无法无天。
暴徒们在里维社区祸害完毕后,余恨未尽,继续朝着另外一个也是非洲裔美国人群居的百德兰德斯(Badlands)社区进军。这个社区的第一家店铺,是由一位叫做斯科特.波尔顿(Scott Burton)的非洲裔美国人开设的理发店,他早就警觉到事态的危机了,所以他拿着长枪,站在自己的理发店门前自卫。
斯科特.波尔顿势单力薄,面对着豺狼般的凶狠暴徒的围拢上来,紧张之余,吓得朝天开了两响警告枪号,希望能够将红了眼睛的暴徒们吓走。但斯科特.波尔顿没有预料的是,他是朝天开枪,但是暴徒们却是朝着他的心脏开枪!斯科特.波尔顿立即惨死在暴徒们的乱枪之下!
凯特.霍华德和暴徒们为了庆祝他们的胜利,一把火将斯科特.波尔顿的理发店烧为平地,再拖住他还没完全断气的尸体到两条街外,吊到大树上示威。斯科特.波尔顿之死是一件悲剧,但是更加倒霉的是百德兰德斯社区,几乎所有非洲裔美国人在那里开的生意,无一幸免。
当伊利诺斯州春田市的消防员来到火灾现场救火时,居然被大约一万二千人次的暴徒们层层阻碍住,使他们不得靠近火灾现场。消防员们好不容易用武力驱开人群进行救火时,又发现水喉居然没有一滴水流出来----显然的是,水喉管被后面的暴徒用刀子割破了。
整个百德兰德斯社区的非洲裔美国人有三种选择:第一,拖家带眷废弃家园,逃出百德兰德斯;第二,躲到善良而好心的白人邻居家中避难;第三,依照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政府的紧急安排,全家搬到伊利诺斯州军械库内(Illinois State Arsenal)暂时挂单。
晚上十一点,美国国民军进驻伊利诺斯州春田市,执行查尔斯.迪德安州长的戒严令,在格杀无论的铁拳手段下,暴徒们只得一哄而散,恢复了难得的暂时安宁。
1908年8月15日,这是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早上,除了报纸还在报道昨天的暴乱事故外,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其实这里一点也不安宁,只是另外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已。
当天中午时分,有数千的暴徒在凯特.霍华德的策划和安排下,突然群聚在一起,杀气腾腾地冲往临时住着许多非洲裔美国人的伊利诺斯州军械库。但是在美国国民军的武装威胁下,他们没有一个人胆敢往超越雷池一步。
在美国国民军枪口的瞄准下,暴徒们立即呼啸着改变了他们谋杀的目标:一位一向奉公守法的八十四岁非洲裔美国人威廉.达尼根(William Donigan)。威廉.达尼根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从十七岁开始就住在伊利诺斯州春田市,靠着努力和幸运,在房地产业和制鞋业里飞黄腾达,成为伊利诺斯州春田市非洲裔美国人中的首富。
他的妻子莎拉.罗道夫.达尼甘(Sarah Rudolph Donigan)是一位温和可爱的白人,和威廉.达尼根结婚已经三十二年。更令暴徒们无法忍受的是,她〝居然〞比威廉.达尼甘年轻三十岁!这些因素使暴徒们几近疯狂,也成为一定要置威廉.达尼根于死地的动力。
暴徒们在威廉.达尼根家外叫嚣怒骂,要他出来说话。心中坦荡荡的威廉.达尼根毫无惧色,开门而出,还来不及和暴徒们沟通,他的喉咙就被利刃割成了两段,他应声倒地,惨厉呼叫,全身是血,四肢踢动。暴徒们很不满意威廉.达尼根居然胆敢不快点死去,于是强行将他伤未断气的尸体,拖到街道边,用绳子绑好,吊到大树上示威。
这场种族暴动前后两天,结果是四十个家庭被烧毁,二十四间店铺被夷为平地,七人被杀害,其中两人是非洲裔美国人,五人是白人,他们多是在攻击警察时被流弹所伤的。
伊利诺斯州春田市司法部在事后装模作样地以一百零七项罪名起诉了八十名参与暴动的白人嫌疑犯,使人无法接受的是,居然有七十九名嫌疑犯罪名无法成立,只有一名二十岁的苏联犹太人亚伯拉罕.雷默(Abraham Raymer)的罪名成立,可是他成立的罪名并不是社会大众期待的一级谋杀,而是什么不疼不痒的〝偷窃了门警的佩剑(Stealing a saber from a guard)〞,当年伊利诺斯州的司法黑暗,于此可见。
人死了,屋烧了,种族暴动和种族屠杀已经发生了,但使人苦笑不得的笑话也出来了。当年报警说自己在睡觉时被乔治.理查森暴力强奸的马布尔.哈勒姆,忽然忍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勇敢地面对陪审团,承认那是自己瞎编的谎言,根本没有那回事。
这场种族暴乱发起人凯特.霍华德原来也不是那种有担当有魄力的豪杰,而是一个被暴动严重后果吓得尿流满裤的丧心病狂。她被这些血债和暴行吓得整日滴水不进,饭眠难成,面黄肌瘦,不成人形,还没收到检察官的传票,就自己拉根绳子,往后院大树上一卦,上吊了事。
天理昭昭,蒙冤入狱的乔治.理查森立即被法官无罪释放。冷血谋杀克来兹.波拉德的乔.詹姆斯罪名成立,于1908年10月23日在伊利诺斯州散加蒙县监狱(Sangamon County Jail)环首伏法。
纵观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自1829年最早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暴动(Cincinnati Riot)〞到2009年加州奥克兰的〝奥斯卡.格兰特谋杀大暴动(Oscar Grant Murder Riots)〞的一百八十年间,共发生种族暴动七十八次。
如果仔细研究和分析一下这些种族暴动的前因后果,会发现一个特征,那就是〝排外〞和〝歧视〞两大因素。问题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什么〝外〞〝本〞之分,只有〝先〞〝后〞之别。美国的本土人是印第安土著(Native American Indian),是红皮黑眼黑头发的欧亚混血儿,而不是白人,这不是铁一般的证明吗?
有些种族暴动是历史发展无法避免的必然悲剧,有些则是绝对可以避免掉的。比如在1824年发生在罗得岛州的〝贫脊区种族暴动(Hardscrabble Race Riot)〞,就是一场毫无必要的时代悲剧。
事件的导火索是可笑而幼稚的,在一条狭窄的行人道上,迎面而来了一个嚣张的白人,和一个自负的黑人。那个嚣张的白人要那个自负的黑人让路,因为他是白人,〝有权〞先走,那个自负的黑人为了〝尊严〞,决不让步。
两人就在那条行人道上冲突起来,围观者越来来越多,七嘴八舌,形成一场可笑而幼稚的种族暴动,但可笑而幼稚的事情居然导致一百多白人起哄,放火烧掉二十多家非洲裔美国人的家园!
七十八次的种族暴动,七十八次种族仇恨,使美国人从痛苦和悲剧中学到了种族和谐的重要,奉公守法的重要,种族平等的重要及和平共处的重要。这个概念,早在1908年的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后,美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已经清楚地观察出来了。
他们知道,美国只有两条道路可走,要么继续在种族的泥潭里沉沦下去,最后必然玉石俱焚,要么走向种族平等的文明道路,和平共处,此外别无选择。
1908年前,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已经发生过四十九次的种族暴动了。难道死的人还不够吗?难道还允许这种种族仇恨继续下去吗?难道这不是所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该站出来表态的时候吗?难道这不是美国人向全世界显示其美国精神的时刻吗?
在春田市种族暴动事件后,美国记者威廉.华尔灵在《独立(Independent)》杂志上发表震撼人心的《北部的种族战争(The Race War in the North)》文章说:
〝亚伯拉罕.林肯和丹尼尔.洛夫乔伊的废除奴隶制度精神必须重生,我们必须要在这片大地的政治和社会上平等地对待黑人,否则种族战争一定无可避免地蔓延到北方来。〞
1909年第一个星期天,玛丽.奥文顿在纽约黑人区的小公寓里,与威廉.华尔灵和亨利.莫斯科维茨医生(Dr.Henry Moskowitz)三人见面,影响美国一百年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就此诞生。
1909年2月12日,一批美国近代史上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群集纽约市,召开了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成立大会,春雷一响,风起云涌,自此翻开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的新篇章。
美国知识分子们选择1909年2月12日这天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创始日是有历史性原因的,因为这一天是美国最伟大之一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出生的一百周年纪念日,而他正是美国历史上解放美国黑人奴隶的前贤。
在总共六十位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发起人中,五十三人是美国白人,只有七位是非洲裔美国人。这印证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布克.华盛顿的精辟远见:任何在美国大地上的民权运动,如果得不到主流社会支持的话,是不会也不可能成功的。
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国当代知识分子中,有一位才华出众的美国白人,他就是独立特行的查尔斯.罗素。查尔斯.罗素一生中有许多非凡的成就,但最使他值得骄傲的就是推动成立了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1941年4月23日,查尔斯.罗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谢世,享年八十一岁。
从当年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主要发起人的出身背景中,从这些美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中,看到了美国近代社会演变的轨迹,和印证了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成熟过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宁可不慎乎!
这些优秀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明白一点,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成立,不是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的结束,而是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开始。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成立后,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它为全美国人民奋斗的脚步。第二年,他们就插手了第一件《平克.法兰克林案件(Pink Franklin Case)》的民权案件。
平克.法兰克林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黑人小佃农,他与农场主签有工作合同,并且预支了薪水,因为与农场主意见不和,愤而辞职不干。在当时的南卡罗来纳州法律规定,黑人拿了薪水而不完成工作的话,则是触犯了刑事法律,定罪后可以最高罚款一百元,和入狱三十天。
当地的警察局在白人农场主报案后,拿着法庭的拘捕令,派了两位白人警察在凌晨五点钟时冲进平克.法兰克林的家里进行拘捕行动。其中一位叫做亨利.瓦伦丁(Henry Valentine)的白人警察在拘捕平克.法兰克林时口出恶言,导致平克.法兰克林的愤而拒捕,在两个白人警察将平克.法兰克林强行拘捕时,平克.法兰克林用手枪将亨利.瓦伦丁射杀在现场。
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在此时介入这件充满了偏见与歧视的案件,但是南卡罗来纳州法庭不相信平克.法兰克林是出于自卫而拔枪的说法,宣布平克.法兰克林谋杀亨利.瓦伦丁的罪名成立,判决死刑。
平克.法兰克林的律师将这件死刑案件上诉至南卡罗来纳州最高法院,结果维持原判,死刑不变。平克.法兰克林的律师又将案件上诉至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10年4月20日开庭辩论,1910年5月31日做出维持死刑不变的最终结论。
司法途径结束了,法律手段用完了,为了不让平克.法兰克林走进鬼门关,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律师向南卡罗来纳州马丁.弗雷德里克.安塞尔州长(Governor Martin Frederick Ansel)请求特赦。马丁.安塞尔的家庭是来自德国的移民,他的同情心使他将平克.法兰克林的刑期从〝死刑〞特赦成〝终身监禁〞。
1919年,南卡罗来纳州第九十任理查德.欧文.曼宁三世州长(Governor Richard Irvine Manning Ⅲ)在离任前,将之释放自由。
这件案件振奋着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领导层,使他们理解到美国法院将会是他们未来的主要战场。1913年,三K党出身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居然以美国总统的身份,下令在美国联邦政府体系内大搞种族隔离运动,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对他毫不手软,发动全国大游行示威之。
1915年,美国导演戴维.卢埃林.华克.格里菲思(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s) 拍了一部鼓吹白人应该痛恨黑人的〝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这部黑白墨片是美国电影史最赚钱的电影之一,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Thomas Dixon)的〝同宗人(The Clansman)〞和〝豹子的运动(The Leopard’s Sport)〞两本小说。
影片从南北战争前两个家庭和其子女们的爱恨情仇开始,到美国内战爆发,南方大败,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活该被杀,与战后三K党是如何英雄,成为美国未来的救星为止,这种格调正对了美国封建顽固南方佬的心态和口味,他们不惜拿出二美元的票价来过一下干瘾,要知道那时侯的二美元,就等如现在的四十三美元。
原名是〝同宗人〞的电影于1915年2月8日在加州洛杉矶市中心柯兰尼大礼堂(Clune’s Auditorium)首映礼时,场场爆满,造成轰动效应,戴维.格里菲思立即将电影的名字改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全国推行之。
这部政治骗子影片的确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在印第安纳州拉斐特市(Lafayette,Indiana),一位愚蠢的白人看了这部毒水四流的骗子电影后,为了响应三K党的号召,居然冷血地残杀了一名无辜的黑人小孩子。
戴维.格里菲思是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同班同学,两人一向称兄道弟,极其要好。戴维.格里菲思为了要达到宣传的效果,特意在白宫放演了一场,招待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与其内阁们享受。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看完后,激动不已,深为这位老同学而骄傲,击节赞叹道:〝这如闪电般的叙述历史,我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实在太过真实了。〞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与戴维.格里菲思是一丘之貉,是穿着一条裤子的。戴维.格里菲思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曾引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著作《美国人民的历史(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中的三K党式论调: 〝白人有纯粹自卫本能的觉醒----至少有优秀的三K党帝国可以赖之重建美国的南方。〞
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当然不会对这种歌颂三K党的影片置之不理,于是在波士顿和费城的戏院外发动了两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在正义的呼声下,芝加哥、丹佛(Denver)、堪萨斯、明尼阿波利斯、匹兹堡和圣路易斯六个城市为了避免麻烦,为了不与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正面交锋,下令禁止上演之。
1917年,在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强大的压力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肯南 对 韦利案(Buchanan V Warley)》中让步。《布肯南 对 韦利案》是一件划时代的案件,整件案件说明了司法伦理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司法伦理是地方法不可与州法冲突矛盾,否则地方法自动失效;州法不可与联邦法冲突矛盾,否则州法自动失效;联邦法不可与宪法冲突矛盾,否则联邦法自动失效,这就是宪法为国家最高法律的伦理基础。
《布肯南 对 韦利案》的发生是源自一件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却牵扯出一个触动美国人民神经的大事。威廉.布肯南是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Louisville,Kentucky)一位的普通白人,他把自己的房子卖予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一位叫做威廉.韦利(William Warley)的黑人。
两人签了合同后,威廉.韦利就反悔了,因为他发现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法律规定黑人不允许居住在距离白人一条街之内,而威廉.布肯南卖给他的房子,正是在距离白人住宅一条街之内,威廉.布肯南认为威廉.韦利有法律上的义务来完成这件房子买卖,至于他过户后能否自己搬住进去,则与他无关,于是一状将威廉.韦利告进肯塔基州杰斐逊县巡回法庭(Jefferson County Circuit Court),但是败诉。
威廉.布肯南以〝肯塔基州杰斐逊县巡回法庭的判决违反了《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则〞为理由,将案件上诉至肯塔基州最高法院,但肯塔基州最高法院认为肯塔基州有权制定谁住哪里的权利,并没有违反《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原则,依然维持他败诉不变的判决。
威廉.布肯南不服,将案件再上诉至美国首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接受了他的上诉,并于1916年4月11日在九位联邦大法官面前进行辩论,于1917年11月5日以九票同意零票反对的结果支持威廉.布肯南的上诉。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戴尔执笔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书指出,1866年的美国《联邦民权法案》与《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都清楚地规定,美国各州不得自行制定种族歧视的房屋条例,因此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种族歧视法律违反了美国《联邦民权法案》与《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精神,是为非法。
这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划时代裁决,为美国的州权上限与立法上限厘定了一条清楚的界线,一直袭用至今,依然有效。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发动了两大运动:第一是鼓吹非洲裔美国年青人参军报国。第二是向美国联邦政府施压,要他们执行军人平等待遇的军法。这个努力,导致有七十万非洲裔美国年青人参军,六百名非洲裔美国人成为军官。
1918年,经过了无数次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坚决要求,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为了显示他的文明,勉其为难地公开宣布他反对私刑处死的立场。
1920年,为了向全世界宣布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无惧于尤其是来自美国三K党的暴力威胁,特意在美国三K党老窝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召开年度大会示威。
1922年,为了向全世界显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反对和打击私刑处死的决心,在全美国各大主要报刊上刊出广告,坚定地宣布它们的毅力和立场。
1930年,美国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总统(President Herbert Clark Hoover)提名对非洲裔美国人极度不友善的美国联邦法官约翰.约翰逊.帕克法官(Judge John Johnson Parker)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选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发动全国的力量反对之,在庞大的政治压力下,美国国会参议院以四十一票同意,三十九票反对,仅以一票之差而不得通过。
约翰.帕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曾因为参与纽伦堡纳粹党战犯大审判(Nuremberg Trial of Nazi)而名扬四海。在纽伦堡纳粹党大审判法庭的六位法官席上,左边第一位就是此君。
约翰.帕克于1885年11月20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门罗市(Monroe,North Carolina)出生,190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毕业,次年取得法学学位,毕业后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市(Greensboro,North Carolina)和他老家门罗市为执业律师。
1920年代表美国共和党出马与美国民主党的卡梅伦.莫里森(Cameron Morrison)争夺北卡罗来纳州州长宝座。这场政治活动可能是他一生中的败笔,由于想讨好封建而顽固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地主们,在全州竞选时,多次口出狂言,污辱非洲裔美国人,结果是州长宝座没捞到,反而得罪了全美国的黑人。
自此以后,非洲裔美国人一直视约翰.帕克为种族歧视分子,终于在十年后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上中箭下马,因果报应,是耶?非耶?
卡梅伦.莫里森是一位好的行政长官,他虽然只干了一任北卡罗来纳州的州长,但由于在任期间,大力推销北卡罗来纳州的超级公路系统,有功于民,有〝好路州长(Good Road Governor)〞的雅号。他离开州长任后,被新的州长委任填补为美国联邦参议员空缺,自己又当选为美国联邦众议员。卡梅伦.莫里森于1869年10月5日死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享年八十四岁。
1935年,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全力支持瑟谷德.马歇尔起诉马里兰州大学,将这间以歧视黑人学生闻名的高等学府送进历史垃圾炉,为日后瑟谷德.马歇尔的全美国黑白混校教育政策的《布朗 对 教育局》历史大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1年,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监督着美国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下令不得在国防工业上歧视黑人。当美国联邦国会财政拨款委员会胆敢不批准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罗斯福联邦公平工作监督委员会(Federal Fair Roosevelt Employment Practices Commission)的经费时,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就使这些国会官老爷们尝到了全国黑人怒吼的强烈抗议滋味。(待续)
2011年6月16日 高胜寒 在 美国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