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欧洲大多数名城相比,圣彼得堡只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城市,然而却是一个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城市,从它兴建开始就注定要是一个不平凡的都市。年轻气盛的彼得大帝在游历了西欧各国后,对西欧文化与技术推崇备至,同时感到莫斯科过于东方化、内地化,便下决心要为他的俄罗斯帝国建立一个与西欧大都市同样先进开放的首都。他想要将新首都建立在波罗的海沿岸,但俄国的版图在当时并不靠近波罗的海,那么就向邻居瑞典开战,将波罗的海芬兰湾一带全部夺过来收入囊中。圣彼得堡城址选在涅瓦河在芬兰湾入海口的三角洲,当时是一片沼泽,根本不适合建城,但这难不倒彼得大帝,他动用了他最大的资源:俄罗斯人。为了填平沼泽,征用了几十万人,绝大部分是农奴,把石头、树木和泥土从远方运来背来,严酷的气候和繁重的劳役使得二十多万人在修建过程中丧生,背着一袋袋泥土的农奴倒在沼泽里,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闭气后,他们的同伴就用袋子里泥土将他们就地掩埋。可以说,圣彼得堡是修筑在石头树木泥土以及成千上万农奴的尸骨上的城市。
彼得大帝聘请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第一流的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按照西方最时新的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意式风格,在三年短短的时间内,设计并建造了圣彼得堡。我觉得他骨子里是个傲视一切的帝王,虽然跟风西欧,但真正的目的是要使圣彼得堡超过所有的欧洲首都!涅瓦河一大一小两支河流的分支穿城而过,城内几十个岛屿由纵横交错的运河和几百座桥梁连接起来,亲水的城市总有股特别的韵味,圣彼得堡也不例外。河畔沿岸是大量的石材建筑和数不清的精美无比的雕塑,桥梁千姿百态,城内大街宽阔,据说,当时设计街道时就要求能并行六辆马车。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街道的宽阔也不过时,有不少还有街心绿化带或者街心公园。大多数欧洲首都城区都是慢慢地、随历史进程一点点地扩展建成的,而短时间建成的圣彼得堡有种整体规划的意识,并且是种超前的整体意识,所以城市显得整齐划一,非常大气。置身于此,真就不难理解俄罗斯人对这个城市的极度喜爱和依附,在二战中宁可付出上六十多万人丧生的代价,也绝不交出城池。
在圣彼得堡近郊靠近芬兰湾,彼得大帝仿照法皇的凡尔赛宫修建了他的行宫“彼得夏宫”(Peterhof Palace),但比凡尔赛宫更张扬,奢华感更强。行宫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300多英亩的花园和一连串气象万千的喷泉,喷泉中间点缀着几十尊镀金的雕像,都是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
1 彼得夏宫
2 夏宫喷泉
3 喷泉中镀金的雕像
宫殿大门正对着一个巨大的喷泉池,连接一个接一个的长形喷泉池,延伸向下,呈阶梯状,通往远方的芬兰湾。夏季每天早晨11点,喷泉开始喷水,一股水柱从大喷泉池中央雕塑的狮子口中射出,高达几十米,引起人声鼎沸,旁边的金色塑像和花园中别处的喷泉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喷水,每个喷泉都有名字。奇妙的是:这些喷泉里的水不是靠水泵抽来,而是通过许多地下管道将水从附近的巴比贡山引来,利用地势压出水来,最后排入芬兰湾。安娜带我们去了花园里一个有趣的喷泉,地上有些泉眼,随机地喷水,有时大有时小,人们从上面走过时,如果恰好遇上喷水,就会被浇得一头雾水,挨浇的人大多都会惊恐逃离,惹得旁观者哈哈大笑。
4 雕像千姿百态
5 喷泉水花四溅
在圣彼得堡的那几天,游轮上又开讲座又放电视,连篇累牍地介绍罗曼诺夫王朝的荣辱兴衰,下船后跟着旅游团在圣彼得堡出入各处宫殿、教堂和皇陵,参观重点几乎都放在皇家建筑、宗教和文物上,安娜很尽力地给我们讲述这些地方的起源和历史上发生在这些地方的故事,感觉有点像参加了一个沙俄帝国近代史的速成班。
罗曼诺夫王朝从1613年起算,但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沙俄近代史中是从1682年彼得大帝登基时算起直至尼古拉二世1917年被苏维埃推翻,历时235年。跟任何君主王朝一样,俄国的皇家在这两百多年中演绎着宫廷纷争、恩怨情仇、阴谋仇杀。明枪暗箭,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跟中国的宫廷社会何其相似。我小时候学得最不好的功课就是历史,完全不上心,听不进去,以至于大了后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宫廷历史就是窝里斗,打来斗去的都是皇族自己家的人,几个亲戚勾结起来把另几个亲戚干掉,争权夺位,周而复始。几天在“速成班”学习沙俄史,发现了一样的模式:侄女推翻叔叔,妻子废黜丈夫,儿子憎恨母亲,再加上来自外部的刺杀和屠戮,其戏剧性与中国皇家历史有一拼啊。可见这封建社会就是要不得,为了权势,对家里人都下得了手,那么对不相干的芸芸众生,不就更漠视了吗?
在圣彼得堡结合实景实物,留下深刻印象的沙俄君主有4位:
1682年—1725年 彼得一世(Peter The Great 彼得大帝)在位43年,圣彼得堡开山鼻祖,雄才大略的伟人
1762年—1796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 凯瑟琳大帝)在位34年,奇才般的女皇,她推进了俄国在教育、文化、艺术、城市建设上的发展
1855年—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在位26年,“农奴解放者”,遭刺杀身亡
1894年—1917年 尼古拉二世 (Nicholas II)在位23年,末代沙皇,全家遭布尔什维克屠杀
我问安娜俄国人如何看待和评价头两位历史人物的,安娜说:“极度敬仰,这就是为什么叫他们“大帝”的原因”。我又问:“是一直如此吗,即使在革命的年代”?安娜回答说俄国人几代人受的教育都是这两个“大帝”是如何伟大,为俄国建了多少丰功伟业,即便他们都是封建君王,即便他们都靠侵略和吞并邻国领土来扩展俄国疆土。我感觉到俄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强权”情结,或者“胜者为王”的情结。
这几位皇帝的亲缘关系是: 凯瑟琳大帝是彼得大帝的外孙媳妇(即彼得三世的妻子);亚历山大二世是凯瑟琳大帝的曾孙;尼古拉二世是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子。据说从凯瑟琳大帝的下一代起,罗曼诺夫家族的血缘关系就中断了,原因是凯瑟琳大帝的儿子保罗一世不是彼得三世的亲生,而是她与某个俄国军官的私生子,这么一来,自保罗一世继位后,以后的皇族实际上就跟罗曼诺夫家族没有亲缘关系了。
6 皇村普希金铜像
彼得夏宫不远处是皇村,也叫普希金城,城中的凯瑟琳夏宫,是彼得大帝为他的皇后凯瑟琳一世(俄语叫叶卡捷琳娜一世)修建的。据说凯瑟琳一世原来是个俄国军官家里身份卑微的立陶宛女仆,被彼得大帝看上后娶来当了皇后,一直很受钟爱,彼得大帝离世时把皇位传给了她。凯瑟琳夏宫被历代俄皇不断扩充,到了凯瑟琳二世(即凯瑟琳大帝)时期,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宫殿。跟彼得夏宫金碧辉煌的阳刚气派不同,凯瑟琳夏宫外部的基调是蓝色的,很妩媚。
7 凯瑟琳夏宫
8 凯瑟琳宫后门,挨着后门的这一排房间是厨房,为了不让厨房的味道传到正殿,厨房离得很远,菜肴由仆人从地下通道送过去
9 凯瑟琳宫内部
10 取暖的瓷炉
内部装潢只能用“极尽奢华”来形容,使人眼花缭乱。最惊艳的房间当属“琥珀厅”:墙壁上用名贵的琥珀嵌镶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美得令人窒息,但整个皇宫里就唯独这个房间不容许游客拍照。琥珀厅最早是普鲁士皇宫里的装饰,俄国沙皇访问时见到十分喜爱,普鲁士国王就赠送给沙皇了,二战期间,德军打到圣彼得堡近郊,占领了凯瑟琳夏宫,琥珀厅被入侵的德军整个儿扒下来运走,至今下落不明,现在的琥珀厅是复制品。
11 宫殿里有身着皇族服饰的人物。有个旅游项目是在凯瑟琳宫用膳,受凯瑟琳女皇接见
12 在宫中一个有穹顶的小房子里,我们听到天籁之声般的男声四重唱
13 在凯瑟琳宫后花园里拍婚纱照的新人,天气好,圣彼得堡各处景点都有拍婚纱照的
参观完了近郊的两座宫殿后,我们回到市区浏览市容。到了涅瓦河南岸的圣伊萨广场停了一会,对面是大圆金顶的圣伊萨大教堂。圣伊萨大教堂早就成为博物馆了,现在更是热门的旅游景点。进去参观的好处不仅仅能看到其精美绝伦的内部装潢,还可以登顶俯瞰圣彼得堡市区。可惜我们团的旅游项目不包括参观圣伊萨大教堂内部,不包括在凯瑟琳宫吃皇家大餐,也不包括涅瓦河游艇。包括所有这些项目的团是游轮自己经办的团,团费要比我们的团费贵出一倍(400多美元)。
圣伊萨大教堂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建来献给先帝彼得大帝的,1858年竣工,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4大穹顶教堂之一。穹顶上用去黄金上百公斤,远远看去金光闪闪,很打眼。二战时为了防空的需要被涂成黑色,战争中有所损伤,战后修复成原状。彼得夏宫和凯瑟琳夏宫均在战时损伤严重,后来按原样修复,所以现在看上去簇新。
14 圣伊萨大教堂
15 沙皇尼古拉一世雕像,尼古拉一世是亚历山大二世的父皇,该雕像的奇特之处在于靠马的两条腿支撑(一般雕像都要靠三点支撑)
16 青铜骑士,是凯瑟琳大帝献给先帝彼得大帝的,出自于普希金的诗“青铜骑士”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