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小的海岛圣基茨(St Kitts)据说是哥伦布第二次来美洲时发现的,当时只有土著印第安人居住,他们称自己为“加勒比”,所以来自欧洲的探险家们就沿袭这个称谓将中美洲的岛屿和海称为“加勒比人的海”,这就是加勒比海(Caribbean)这个名称的由来。
1 海鸟翱翔的海岸线
英国殖民者来到岛上经营甘蔗种植园和糖厂,从非洲贩来黑奴当劳工,岛上现在的几万常住居民绝大多数是黑奴的后代。种植园和糖厂早就衰败了,现在岛上的经济全靠旅游业,自己什么都不生产了,所有的物品都要进口,物价很贵。跟加勒比海地区其它小安地列斯岛国(圣托马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马丁,等等)一样,圣基茨的基础建设和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大安地列斯诸国(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等等)要高出许多。
2 远眺圣基茨,典型的火山岛地貌
3 圣基兹港口
我们乘游轮来到圣基茨,上岸后参加了一个“环岛精华游”的巴士团,围着岛转一圈,沿途要停三个景点。就在我们此行的一个多月以前,走这个路线的一个游轮巴士团在半路上遭到持枪抢劫,车上所有游客的钱包,首饰和照相机等物品被洗劫一空。一时间网上旅友议论纷纷,许多游轮公司也考虑在旅程中取消圣克基茨这一站。不过这一案件两天后就被当地警方破获,钱财赃物如数追回。游轮又源源不断地驶进圣基茨,送来大把大把的游客。我们的导游说,这岛上总共就这么多人,人都互相认识,谁家有个动静马上隔壁人家就知道了,干这种事不是断了全岛人民的生路吗?知道的人肯定要去举报。
4 海边的鹭鸶
我们的巴士停留的第一个景点是一个糖厂的废墟,圣基茨同大多数加勒比岛国一样,盛产甘蔗,制糖业在殖民时期曾经是岛国的经济支柱。
5 糖厂废墟,高高的烟囱依然耸立
第二个景点叫做“罗姆尼”庄园(Romney Manor)。这个庄园有点历史。三百多年前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祖父的庄园,后来卖给了英国伯爵罗姆尼。曾经一度荒芜,待后来旅游业兴起后,一个生意人把它买下来在园子种花养草,收拾成了一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
6 “罗姆尼”庄园
7 小教堂旁的墓地,杰弗逊总统曾祖父的安葬之处
8“罗姆尼”庄园里面开了个蜡染作坊(Caribelle Batik),手工制作艺术品蜡染。蜡染作坊里的艺术家向我们介绍蜡染工艺
9 蜡染工序图解
园子里有很多奇花异草,蝴蝶和小鸟。一只蜂鸟,只有拇指大小,闪电般地突然出现,停在一株美人蕉上,又闪电般地突然消失了,无影无踪。周围的热带丛林里生长着一种体型袖珍的猴子,跟猫差不多大小,跟原来所见过的调皮捣蛋的猴子大不相同,性情极其羞怯柔顺。不少当地人怀里抱着一窝这样的袖珍猴子,专找外面来的游客,把拖儿带女的一窝猴子放在你头上或肩上,让你给钱拍照。
10 用猴子赚钱的当地人
岛上的公路很简单,好像只有一条路,沿着海岸线绕岛一圈。因为山势陡峭,山区基本上没有人居住,人都住在海岸线上。导游说,在圣基茨,人人都住的是海景房,想不住海景房都不行。路过一酒吧,有些当地人聚集在吧里无所事事地喝着朗姆酒,酒吧旁边的一株大树上挂满了空酒瓶子,那是酒鬼的战利品。
我们最后去的景点是一处军事要塞古堡,“硫磺山要塞”(Brimstone Hill Fortress),古堡修筑在高高的火山锥顶上,俯瞰着加勒比海,至今保存完好,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
英国人从1690年开始动工,用黑奴做苦力,整整花了100年才修成。那叫修得一个结实!山势险要,古堡貌似坚不可摧,英国人坚信这个堡垒无人能够攻克,果不其然,法国军队当年就没能够攻下古堡。不过人家法国人一看没戏就不费那劲,把古堡团团围起来,几周后守卫古堡的英军没有粮食吃了,只得投降。看来持久战在哪儿都是制胜法宝,就看谁能持久。就是现在,上山到古堡的路都又窄又陡,坐在巴士上山就像坐在过山车上,可以想象那当年英军运给养上山是如何的不易。法国人最终没能把江山守住,过了些年英国人又以牙还牙地将圣基茨从法国人手中夺了回来,并统治多年直到岛国独立自治。
11 “硫磺山”古要塞
12 古要塞防御墙上的大炮
13 古要塞的警钟
巴士游结束后,我们又打的去了弗雷格特海湾(Frigate Bay)的山巅。圣基茨是个火山岛,地貌很有特点,中间是陡峭的锥形山丘,靠海的坡地平缓,从地图上看,整个岛的形状像个鸡腿。弗雷格特海湾在鸡腿最细的地方,登上山巅远眺,可以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加勒比海。隔着窄窄的海峡,对面就是纳维斯岛(Nevis)了,与圣基茨一起统称为圣基茨和纳维斯群岛,属于英联邦的一员。
14 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加勒比海
15 日落时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