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又杀回来了?
BBC中文网
上海有毒奶粉被查一年后才公布消息
近日在中国再次出现的食品中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由于媒体星期一的报道,又一次引起公众关注。
报道公布了贵州省卫生厅近日发布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名单,其中包括上海的熊猫乳品和山东淄博的绿赛尔乳品等。
这一消息立即招致社会各界的众多议论,最大的担心是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又回来了。
在两年前暴露的毒奶事件中,三鹿、蒙牛等乳品商生产的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导致大批婴儿肾结石和尿毒症,甚至还有死亡。
所以这次是又一次出现新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呢,还是中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超标现象从来没有中断过?
《民以何食为天》的作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专家周勍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认为,食品的大规模生产化,使三聚氰胺和其它食品添加剂成为中国食品中的不可缺部分。
屡禁不止
中国当局在处理三鹿毒奶粉事件时,由于对主犯判处重刑死刑,曾给人一种处理很严的印象,所以为什么生产商不接收教训,改变生产程序,减少食品中的三聚氰胺成份呢?
周勍认为,那是中国当局的又一次典型的杀鸡儆猴的做法。而正是当局的这种应付态度,才导致中国食品领域作恶不止的现象。
他说,从表面上看当局是枪毙了重犯,但实际上那两个被处死的犯人所涉及的也只是几百公斤的三聚氰胺,和生产商相比,微不足道。
此外,应该对毒奶事件负责的当时的河北省领导人在被免职后不久,又很快异地升官,也表现出当局的应付态度。
不仅是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超标,中国的有毒食品近年来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从毒酒、毒大米到毒鸭蛋、毒蔬菜、毒活鱼,几乎超越常人的想象。
所以究竟当局有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让老百姓吃东西放心,成为中国公众多年来最希望有答案的问题之一。
政府与媒体的作用
在任何国家,消费者对于大资本来说都是处于弱势地位,而政府和媒体在调节这种不平衡关系中能起强大作用。
如果政府和媒体不站在消费者一边的话,那么食品安全就永远不能得到保障。
周勍说,中国的乳制品生产商以前用总理温家宝的“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作广告。
而三鹿毒奶粉事发后,政府的态度是动员一切可能的社会力量,来补偿几乎所有厂家都有安全问题的乳制品行业。
周勍说,政府在毒奶事件后不仅让官员在媒体面前做秀喝奶和订奶, 而且还在许多省份发起“蛋奶工程”,让学校学生每天喝奶吃蛋,推销乳制品。
也许这一工程是以关注学生健康为目的,但是如果这些牛奶出了问题,影响就将更大更广。
所以周勍认为,最有效的制止有毒食品的办法,是加强媒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他说,即使当局在其它领域害怕开放媒体,也一定要在食品安全领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