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与我分享了一篇她的获奖小说《22路公车》,还没看里面的故事,题目就以一份强烈的亲切感冲击着我的记忆神经,并如石子投进心湖般泛起阵阵怀旧的涟漪。这份触动,并非文友的《22路公车》与我走过的路有任何交集,而是,在我的记忆深处,也藏着一部22路公车,它仿如一位伴我长大的老朋友,载着我从稚童颠簸到成年。
从小生活在广州一个硕大而又美丽的大学校园,在我的童年时代,校园不仅青葱如画,还野味盎然,犹如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只因,校园坐落在远离闹市的郊区。那时候,从校园通向市区,只有一条公交线——22路公车,总站就设在校门口。22路公车的乘客,不仅有我所在校园的,还有周边沿线的学校、科研所的师生员工以及本地区居民,可见它所承载负荷之沉重,背负使命之巨大!
虽然当年的22路公车常常拥挤不堪,但它作为公交的唯一,我们都别无选择地接受它并视之为一位忠实的“进城”伙伴。这么多年来,我们目睹着它的更易换代,而它也见证着我的成长,从一个被妈妈拖着上车的幼童,变成抱着儿子上车的母亲。
幼年时,几乎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回到市区的外婆家,周六从校园出,周日从市区回,因而,22路车便成了与我共度周末的朋友。那时候,在我的眼里,22路车很挤很慢,22路线很长。从校园门前出发,经过一大段郊区农田,进入城市边缘区域,还要继续往前开,才到达闹市中心的另一端总站,整条线穿越十几个站。小小年纪的我,竟然记住了每个站的名称,车窗外每一道掠过的风景。
光阴荏苒,虽然岁月的魔手模糊了记忆中那些曾经的风景,可有一道却依然清晰地印烙在我的脑海,连同它的声音和味道。那,就是夜色下路边的田野。回家路上,乘坐在夜幕下行驶的22路公车,走出灯火阑珊的喧嚣闹市,进入漆黑寂静的郊区,朦胧夜色下,我闻到空气中带着野味的清香,也听到田野里蛙虫的欢唱,这道笼罩在黑夜里静谧而又有点神秘的风景,成了22路公车留给我最有诗意的回忆。如今,那片曾经的田野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那帘田园诗般的夜幕已变成炫目缭乱的都市灯火,而我亦只能以“怀念”来追忆那些无处可觅的风景、祭奠那段随风而逝的岁月了。
年复一年,22路公车不知倦怠地往返在这条不变的线路上,它的轮子碾下了一道道看不见却又很深的轱辘印,这些藏匿着历史的痕记描摹出一条记载着几代人悲欢的时光隧道,个中,也镌刻着我成长的足迹。从一个被妈妈拖着上车的稚童,到摆脱了妈妈双手独自去外婆家的少女;从一个与同学嘻哈打闹进城挥霍时光的大学生,到与男朋友入城闲逛压马路的小女生,再到抱着儿子乘车外出的年轻母亲;从小时候坐车叔叔阿姨为我这位幼童让座,到后来别人为我这位怀抱婴儿的母亲让座,我才意识到时光在不经意间就这么随着滚滚车轮悄悄地溜走,我真的长大了!
22路公车就这样像出行的“老司机”,又似生活里的“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直到九十年代间,我告别广州漂到大洋彼岸,与它的“情缘”才戛然而止。
后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校园所在地区从昔日的城郊被开发成新城中心;城市交通的进步,也让校门口的汽车总站热闹起来,新增的空调巴士、双层巴士、乃至出租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出行的交通选择,也缓冲了22路公车的客流量。它,已不再是人们的唯一了。
到了2011年5月,这路奔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公车被宣布停运了。身在彼岸的我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替它惋惜并泛起丝丝不舍。虽然22路公车早已退出我的生活,虽然它已被尘封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多年,然而,它对这个世界的告别,却犹如一位曾陪我共写人生故事的老朋友离去般令我感慨和不舍。从网络媒体上看到22路公车退役当天,人们自发送别这位老朋友的轰动感人的场面、老乘客们发自肺腑的声声感言,我知道,22路公车所承载的,不止是人们的出行,更是几代人的故事,几代人的回忆。
世上每样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有它离去的理由。22路公车虽已被载入史册并成为一个传说,但它的故事依然被传扬。
为了纪念这位陪伴过校园几代师生的老朋友,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校友在校门口的一所房子,修缮了一个以22路公车为主题,集图书、咖啡、点心于一体的22bus.Cafe。2014年回去时,我与几位同为22路公车老朋友的发小闺蜜,在那个弥漫着书香、咖啡香,洋溢着满满怀旧情愫的地方度过了一个重拾青春少年时的午后。
2019年大学的校友回校日,在活动广场的一角,摆放了一辆纸板制作的22路公车模型,它成了校友们缅怀母校校园之外的又一个怀旧亮点,大家都纷纷走近它,跟这位曾经与他们的青春同行的老朋友合影留念。
22路公车,一位陪伴着我长大的老朋友,虽然被尘封在我心底的某个角落,不声不响,但却不会被磨灭;22路公车,一位承载着几代人回忆的老伙伴,虽然已成为一个历史的传说,但却不会在这个世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