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公平。人生只有一次,一周只有7天,一天只有24小时,珍惜!

所以,今天的所为,是明天的回忆。珍惜今天,是为了明天有美好的回忆。把光明回馈给社会,让黑暗随着今夜逝去。
个人资料
正文

从“我的同窗线粉”之写作动机谈开去

(2009-08-02 08:29:38) 下一个
近来在和亲朋好友的交流中闻知不少负面的消息,心情有点沉闷。有些消息虽然没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么严重,但在自己的脑海心际还是留下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除了一声叹息之外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呢?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别人的事从头顶上过,自己的事穿心过。是啊,当事情还没有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是很难设身处地的替别人作想的。对当事人而言,能够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就十分满足了。因为有些事情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帮得上忙的。如果阅者对这句话不理解,那实在是幸运儿,真的可喜可贺。

那么,真的就只能这样怨天尤人地生活下去了?当然不是,班还得上,最高指示还得学,院子还得整理,孩子还得教育,饺子还得包,饼还得烙,一句话,日子还得照样过。基于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至少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中可以这么说。既然可以选择,我的首选自然是以正面的,阳光的心态走出逆境。

这时在我的脑海里很自然的浮现出我的同窗线粉之原型,一个父亲究竟为何坐监原因致死不明,母亲以帮佣养家糊口,而本人又有某种程度智障的男孩,是如何在别人的歧视下顽强地成长的。他绝对不是一个英雄,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英雄。但是他至少能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着。和他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要强千百倍。说来可笑,我发现在生活中适当地阿Q一下有时几乎是必须的。

如果有阅者浏览过我的博客栏,那一定看到床头板上所表露的我的人生态度“把光明回馈给社会,让黑暗随着今夜逝去”。而我所能尽的菲薄之力,充其量也确实只能让善良的人们的嘴角稍微向上翘一下。这就是我的写作萌芽。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具体怎么写,那又牵涉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使这个人活生生地展现在大家眼前,除了正确描述人物的特征之外,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和上述的所有一切都密切关联。我认为最能确切反映这一人物的语言自然是上海方言。借此机会想顺便聊聊中国的方言。

我最欣赏的是北京话,(并非普通话)。带我入门的除了老舍外,另两个均是南方人。一个是张恨水 (啼笑姻缘),再一个是秦瘦鸥 (秋海棠)。这唱大鼓和京剧,到处都渗透着老北京的文化。离开这种文化的北京话,是没有根基的。北京话用字的精确,可说是汉字的精华。在很多情况下,只用一个字就能恰如其分地形容某人某事。譬如,贫,惨,逗,绝。即使后来流行的口头语,像盖帽,刷夜,等等,还是沿袭了老北京的韵味。我曾于70 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北京小住,更加深了对北京话的痴迷。当时前门外的一个商业中心大栅栏,我只要一听这三个字的发音就能断定他(她)是否北京人。后来在文学城上我还是不断发掘,居然给我找到了几个。其中有一个脾气比较相投,也就是我笔名中秃字的由来。

我是李幼斌的忠实粉丝。和亮剑相比,我更欣赏的是闯关东。那画外音说道,东北人的80%祖籍是山东,其中胶东的更是占了一大半。这也是胶东话和东北话有许多近亲的原因。譬如,人银不分,肉油难辩。为了能全面理解俺家的最高指示,我的胶东话可说是炉火纯青。你起帆了莫由?借以下乐了吧?哈哈。自打本山大叔在央视的春晚走红以来,我又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赵比林彪还厉害。林彪的四野只不过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而老赵把整个广东给忽悠了。

在没到北美之前,从来没想到广东话的流传会这么广,同时也非常钦佩广东人的执著,能在这异国他乡把老祖宗的文化继承下来(这也是老赵的厉害之处,把忽悠塞进广东)。早年移民北美的广州市民不多,比较常见的有台山,新会,中山,等等。我在97前曾在北美的一个小城生活了八年,而该城的主流社会是广东人。为了免遭白鸽眼,只得从头学起。当时正值港人涌入北美的移民潮,我发现同是广东人,新老移民之间沟通不易。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

老华侨中有不少一辈子没有出过唐人街,说的还是老家的乡音。新移民讲的则是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以广州话为蓝本杂夹着英语的广东话。而这种广东话对我这个从上海来的来说是非常适应。每一种语言都有绝活,广东话“醒目”一词,我至今找不出其他任何一种方言可用两个字把它的含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上海话,其实今天大家听到的并非上海话。而我听到别人夸我的最经典的一句,更是100%正确,我看你不像上海人:)因为大家从网上认识的,街上碰到的所谓上海人,99%是冒牌货。上海的老城比紫禁城略大,比老北京城要小多了。上海老城的习俗,除了在城里的人以外,全部是乡下人。而城里人说的话,是本地话。这批人占上海人口的比率不到1%。

所以,99%的所谓上海人,在上海本地人的眼中就是讲外地话的乡下人。今天流行的上海话,其实是在上海本地话基础上融入江苏,浙江两地的方言,杂夹英语的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上海滩话。所以像我们这种上海人,只能从广义上来说。基于这种文化的熏陶,使我比较容易适应同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香港广东话。

同样,上海的文化也和江苏,浙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从上海人的姓氏上也可略见一斑。譬如上海的大姓中,钱,陆,吴,薛,老家通常在上海以北,常州以南一带,而徐,周,姚,童,董,陈,则大都在浙江省。

就饮食文化而言,上海菜略甜,这是受苏州,无锡的影响。如果说欧洲人对土豆情有独钟,那上海人的咸菜泡饭更是历史渊源。还有,上海人爱喝黄酒,这都得归功于绍兴。绍兴三大缸,染缸,咸菜缸,酒缸。上海曾是中国的纺织基地,而印染行业几乎是绍兴帮垄断的。绍兴习俗,生闺女要酿酒。如闺女不幸夭折,把这酒用来祭祀称花雕。当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待那如意郎君来揭红盖头时,放倒嘉宾的就是那女儿红,, (祝大家周末愉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xiaoxiqingqing 回复 悄悄话 应为蝴蝶, 按错了, :)
xiaoxiqingqing 回复 悄悄话 张恨水, 秦瘦鸥, 鸳鸯蝴碟派的代表. 小学时看的"秋海棠", 朦朦胧胧, 但还是很喜欢. 见过秦瘦鸥一面, 家中仍藏有一本他题字后送给父亲的"秋海棠", :)
tksg 回复 悄悄话 好像没写完吧? 後面还有之二, 之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