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个50年代小海归的自述(3)

(2020-10-07 19:10:24) 下一个

一个50年代小海归的自述(1)

一个50年代小海归的自述(2)

 

1956年我和妹妹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楼顶

1956年春父母分配了工作,在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国科学院。回忆我们搬到新家的情景,有一幅很清晰的画面一直留在脑海里:大风卷着黄沙,飞扬的黄沙中有一群工人在工地干活,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打着夯。还有一幅画面是一群孩子,冲着我们笑。记得那时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远远地看着我们。他们象大合唱一样地喊我和妹妹的名字,我们回头看,他们就一哄而散。不久我们进了幼儿园。在美国时父母经常请来陌生的baby sitter带我们,所以对陌生的环境我一点都不害怕。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友善。我虽然不会讲中文,他们讲的话我也只能勉强听懂几句,可是很快就和大家玩到一起了。我也有烦恼,最头疼的是吃饭,尤其是豆腐,觉得有一股怪味道。老师知道我们不喜欢吃豆腐,特意把豆腐换成了炒鸡蛋。

几个月以后我上了小学。因为生病,我错过了开学。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妈妈送我到学校的情景。这所小学叫保福寺小学,座落在一个破旧的寺庙里。走进院子,看小朋友们排着队站在教室前面,然后按顺序走进教室。我最后一个进去。啊,教室里坐得满满的。在美国的时候我已经读一年级了,那里的教室里只有三、四排桌椅,有很大的空间,哪里有那么多学生!老师给我安排了座位。我想把我的小书包塞到课桌的抽屉里,可是怎么都塞不进去,只好把书包挂到椅背上。上课要写字了,才发现那课桌的表面坑洼不平,根本没法写字。原来,我缺少一件很重要的文具,那就是垫板。老师姓丁,胖胖的,笑咪咪的,我很喜欢她。她要求我上课的时候坐直,把手背到后面。这样好累哦,刚开始真不习惯。不过上课很有趣,特别喜欢和全班同学一起大声念字,老师念一个字,我们就跟着大喊那个字。记得读的是‘工人’,‘農民’。那个農字很难写(那时还没有普及简体字)。第一课我没有上,后来补课,是毛主席三个字。课本的第一页有毛主席的画像,我感到很好奇。我们家里来了一个保姆,叫翠云。翠云也有一本书,是她的扫盲课本。课本的第一页也有毛主席的画像,她说这就是现在的皇帝。她的书上字多一些,她念给我们听: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我问翠云,救星是什么意思?记不得她是怎么回答的了。

保福寺小学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关村一小的前身。这是一所乡村小学。记得上课前先上‘晨检’,老师检查每个同学的手指甲。如果指甲太长,老师会帮着剪短。有些同学还要吃东西。他们的家住在很远的地方,到学校以后才吃早饭。这些同学讲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可是我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课间,女孩子们玩抓拐(抓念chua3),用羊膝关节骨制成的‘拐’在她们灵巧的手里摆出各种花样。还有踢毽子,我怎么都学不会,就在旁边看她们玩。科学院的孩子也挺多的。和我最要好的小朋友叫‘珍’。‘珍’刚从上海转过来,不大会说普通话,所以我们俩同病相怜。那时我的中文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可是很多词还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告诉‘珍’,我有个grandma,就是我妈妈的妈妈。珍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平房,每天早上都来找我一起上学。不象美国上学坐校车,这里上学需走很远的路,不仅要穿过无边无际的田野(小时候对距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后来发现这条路并没有那么远),还要经过许多树林 。那些树林成了我们玩耍的好去处。树林里有石头做的大乌龟,背上背着块大石碑。这样的树林有很多。后来知道,中关村最早叫中官村,中官就是太监,那些树林都是太监的墓地。

回国以后的第一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年妈妈生了个小弟弟,外婆和姨婆来帮忙,再加上翠云,家里很热闹。我和妹妹都学会了讲中国话。量词最难学: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只小鸟......真是太麻烦了。在学校里最不能适应的是上厕所。我做了这样的恶梦:茅坑好宽好深,腿够不到坑的边就掉了下去.....。冬天到了,教室里没有暖气。虽然教室后面有一个取暖的炉子,可是我做在第一排,手冻得拿不住笔。记得二年级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回家的路上冻得受不了,我们姐妹俩到家见到妈妈便大哭起来。我和妹妹都不是爱哭的孩子,所以这次的哭印象特别深。

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来到了一个新的班。这个班威信最高的是个小才女,叫小咪。她和我住同一栋楼,我很想和她交朋友。可是小咪却不喜欢我。她拉着全班的女生和我作对,学我说话,讥笑我穿的衣服。小咪会讲故事,课间她的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女孩听她侃。我也凑过去,可是只要我走过来,小M就不继续讲故事了。我很气愤,决定采取行动反击。有一次小咪又嘲笑我,我就和她打了起来,把她的脸抓出了血。在美国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如果有人欺负你,don't complain, fight back! 所以这次打人事件发生以后妈妈让我去道歉我很不服气。可是拗不过还是被妈妈拉到小咪家说了声对不起。可是我并没有停手,有一次快上课了,把好几个女生都弄哭了,被老师叫到讲台前问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小咪和好了。二年级的暑假她家搬到三里河去了。她临走的时候和我道别我特别难过,多少年都一直想念着这个不打不相识的小朋友。

请勿转载,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1)
评论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一口气把四篇回忆录都读完了。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却喜欢看那个年代的故事,很令人深思。感谢这么好的故事。我姐夫也是海归,在中科院当博导,看着觉得很亲切。不过他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海归,也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何时归故里' 的评论 : 握手!
何时归故里 回复 悄悄话 好亲切啊。我小时候5岁从学院路农机大院儿搬到中关村的。看到这么多中关村的老户儿,真亲切啊。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 握手。你母亲也是老三届的吧?我们这一代人有太多的共同经历。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文革前张劲夫下了很大功夫,把中关村的科院宿舍区建设得像花园一般。一到春天桃花盛开,很美。文革中院里的桃树被统统砍掉以便挖防空洞。
cng 回复 悄悄话 我妈应该是50年代上的小学,她告诉我们"羊拐"是当时北京孩子的一种游戏,还给孩子们示范过。后来我外祖父犯了“错误”或者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利,被发配到外地,她的新路历程大概和您有类似的地方。
西北东南 回复 悄悄话 作为小海归,你适应很快,不久就有了朋友。我想(或是希望),至少你们小姐俩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快乐的。将继续跟读。
我和科学院没有关系,不过因了某种机缘,也在中关村的某宿舍楼里住过一两年。比你晚些,那时已经到处是盖好的大楼了。后来想想,真是喜欢那个环境。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小树林和里面的乌龟墓没有留下影像确实很可惜。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ty' 的评论 :
还记得中关村医院的那地儿,?以前是一大片树林,中间是个很大的墓,砖盖的坟。后来修中关村医院,就把那墓地平了,听说挖出不少东西。现在想起真是婉惜。也不知是哪个王爷的墓。好像也没听人说留下影像。那个年代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谢谢小溪姨的点评和鼓励!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生动明快的好文笔!太喜欢个性鲜明的小乔安了!1955,1956年是49年后三反五反消停后,中国老百姓国泰民安的两年好日子。Don't complain, fight back!是乔安性格里熠熠生辉的闪光!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北区里面倒是变化不大,听说三座特楼将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下来。我念旧,更喜欢中关村从前的样子。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妹的鼓励!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小麻烦,哈哈。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你记性真好。我对尖尖的塔没有印象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还记得小时候中关村的样子,现在都不认识了。去年底在中关村,简直就是另一个地方。小时候的记忆没有了。不知道哪个更好?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都是儿时难忘的记忆。赞大姐好文。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美国教育还是给了你麻烦!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的中关村和黄庄,路边有好多石头大乌龟驼个石碑,还是一些尖尖的塔,说是尼姑坟。我们楼旁边不远,小树林围着的墓说是王爷墓。
jt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因为变化太大所以印象深刻。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记性真好,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