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第四野战军作战力量及沿革:第46军 zt

(2012-04-06 16:18:40) 下一个
第四野战军作战力量及沿革:第46军

[日期:2008-02-10] 来源:www.cgw.cn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的。

  1940年7月,冀东抗日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参加百团大战。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

  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整编,先编为第11、第12、第13旅,后改编为独立第10、第11旅。1947年5月,冀东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7月,以各军分区警备团为主又组成冀东军区独立第9旅。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2.3万余人。不久,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歼敌1.5万余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令卢浚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解放了营口。

  194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第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歼敌1.5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第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别补入各部队。

  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继之,又先后执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