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红老外”挤身中国红歌十强(图)

(2011-11-21 15:07:54) 下一个
“红老外”挤身中国红歌十强(图)

   一个英国青年带来的怀旧——评红歌会上的“伊恩现象”
   江西卫视举办的红歌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昨天晚上决出了十强。这次红歌会比上届有了不小的变化,有些歌手带着不是红歌的曲目来参赛,比如像不见不散、大海、传奇、枉凝眉之类的,虽是很流行,但似乎不符合红歌会的宗旨。有不少观众反映,这次红歌会上的红歌听着不是那么过瘾了,有些歌不是红色的,而是粉色、咖啡色的。
   但是,有一个人是个另类,他的演唱水平完全是业余的,舞台形象和表演技巧更谈不上,但是却自始至终演唱的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的“正宗”红歌,有些歌几乎是现在从电视台里很少听到的,比如《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少先队之歌》,《社会主义好》等等,这在参赛选手中显得特别突出。
   这个人就是来自英国的伊恩。
   伊恩的出现引起了评委的分歧,有评委建议他改用英文来唱,可是他仍然我行我素地用并不娴熟的中文演唱;也有的评委表示他唱的才是真正的红歌,一个外国人能坚持这么做,应该鼓励,这也是红歌精神的体现。昨晚的十强赛,伊恩在观众的投票中险胜,更是立即引起了争议。

   有人说,伊恩能进十强,是因为他是英国人,所以他唱红歌会博得评委和观众的印象分,毕竟要照顾国际友人嘛。的确,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因素在海选或者前二十名的选拔时,可能会占据比较大的成分,但是,在进入全国十强的最后竞争中,印象分的因素就会小得多,也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恩仍然进入了十强,显然是有在演唱水平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
   昨晚伊恩在熊思嘉的对决中,得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以说是以很微弱的优势险胜。这是现场观众的投票,而不是评委的意见,有些人责怪评委搞平衡,照顾外国人,但是这种指责并没有依据,因为从评委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如果以他们的专业标准来判断胜负,落败的将一定是伊恩。
   更有些未进十强歌手的痴迷粉丝,拿出极端民族主义的激进情绪,说现场观众崇洋媚外,是拍老外马屁。这其实也没有道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崇洋媚外的观众是不可能关注红歌会的,更不会占用宝贵的赚钱、泡吧时间,去红歌会现场捧场。洋奴买办听到红歌只会反感,只会做恶梦。君不闻,伊恩唱的不是《天佑女王》,而是:“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社会主义好》)”和“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志愿军军歌》)”?
   伊恩能进入十强不是因为照顾老外,而是某种微妙的因素在起作用,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几条原因:
   首先,伊恩唱的是最红的红歌。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今年的红歌会,有很多不是红歌的歌曲掺了进来,差点把红歌会变成了央视的青歌会。而伊恩一路走来都唱了哪些歌呢?《打败美帝野心狼》,《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少先队之歌》,《社会主义好》等等,这些歌都是标准意义上的红歌。当然,也有很多歌手唱了改编过的红歌,但是,其中有些改编并不成功。红歌要加入现代元素,不是简单的配上现代伴奏、或者加一些气声哭腔就能打动观众的,红歌有她内在的东西,很难相信一个连潘冬子是谁都不知道的歌手,会把《映山红》的内涵演绎完美。观众们当然渴望听到嗓音条件和技巧都很优秀的歌手演唱,但这还不是全部的需要,他们需要更多的演唱水平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至于那些“伪红歌”,则更不是“红歌粉”们所乐见的。
   其次,伊恩的歌声调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某种微妙的情绪。一个来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佬唱起了《社会主义好》,这是很有戏剧意义的现象,不要以为那是英国人在讨好中国评委和观众,英国人也不都是信仰资本主义,他们那里也有左翼青年,去年五一的时候,伦敦的老外就在街头举着毛主席的画像抗议资本家。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已经没有几个人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了,评委在听伊恩唱《社会主义好》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而在伊恩唱完后现场观众一片叫好,可见有切身体会的中国人完全能感受个中滋味。在前面的比赛中,伊恩甚至高唱起了《国际歌》,这首歌在现在的党代会上也只是演奏一下乐曲而已。“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国际歌》)”,这样的歌词在强调“普世”和“感恩”的今天,无疑是不和谐的,更何况还有“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社会主义好》)”的豪言壮语。显然,观众们在伊恩那里不仅听到了久违的歌词,也找到了某种复杂情感上的互动。
   应该说,伊恩是一个群众化、平民化的歌者。为什么伊恩不是一个歌手,而是歌者?很简单,他的歌声一听便知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他的舞台表演也是笨拙而原生态的,如果以专业的歌手标准来评判伊恩,他将是不及格。但是,如果忽略他的国籍,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就是生活中的伊恩,我们都是一个生活中的歌者,有了那份激情和感受,就要唱出来,无论你是否受过专业训练。红歌首先应该是人民群众的歌,而不是音乐学院里的教例;红歌会也应该是一个人民群众的歌会,而不是歌手大奖赛。有了这样的定位,红歌会才会红。伊恩就是一个群众演员,一个平民化的歌者,他自己也说过多次,“我是一个英国的普通老百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中国式我第二个老乡(家)”,伊恩现象在证明,一个平民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走上最辉煌的舞台去展示自己,那个看似高不可攀的殿堂,它真正的主人,其实正是每一个平民百姓。每一个投伊恩票的观众,都会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感同身受的共鸣把伊恩推上了前十名的位置。
   伊恩走到十强,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据说,他原先的目标是前三十名。不出意料的话,可能伊恩在本次红歌会的成绩将止步于此了,但是“伊恩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是很值得回味的,在怀旧也饱受指责的今天,一个英国青年的带来的怀旧,或许能说明点什么。
   “红老外”挤身中国红歌十强(图)

(2010/07/21 发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