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央行官員不是神 聯匯制度非鐵鑄 (11-13/14 ) 評論

(2010-11-14 17:05:32) 下一个

央行官員不是神 聯匯制度非鐵鑄


 


  【明報專訊】新一輪的G20首腦峰會,上周在韓國首爾舉行,會後的聯合聲明對今天環球面對的貨幣與貿易戰危機,並無作出具體的協約。另一邊廂,各地央行繼續因應眼前的問題各自盤算,聯儲局繼續其二次量化寬鬆(QE2),定出下月買國債逾千億美元;歐央行面對區內的愛爾蘭、意大利及葡萄牙等地政府債務危機重燃,隨時要採取新一輪拯救行動;中國則為日益惡化的通脹急謀對策,進一步抽緊銀根事在必行。上周五中港股市急瀉,外圍金價、銀價以至一眾商品價格大跌,市場信息清楚表達了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從緊的時候將到了。  

 



過去幾年,飄忽不定的世界經濟環境,時而憂通縮,時而恐通脹,由企業以至個人對前景的安排及決策都感到無所適從。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不少港人便是處 於應否置業的十字街頭,這種無奈感,根源在於央行的能力被神化,實際的考證是它們一錯再錯,從撥亂反正過程中又犯下了新的錯誤,削弱一般人對法定貨幣制度 的信心。黃金和各類實物資產持續攀升,顯出群眾對貨幣價值不斷遭蠶食的恐懼。


貨幣價值遭蠶食


群眾感到恐懼


央行透過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及挽救銀行危機,一直被視為拯救經濟的良方妙藥,美國聯儲局便是這方面的佼佼者,科網股泡沫爆破後,大幅減息挽救經濟, 奈何低息環境中卻不經不覺孕育出樓市泡沫,雖令經濟能回光返照一時,但卻後患無窮,樓市泡沫爆破,觸發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一場百年難遇的金融災難掩至, 聯儲局急急把息率降至近乎零,經濟還是沒起色,於是施行第一輪、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措施,直接買入債券,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令今日美元氾濫,資金全球游弋 物色機會,新興市場股與債、貴金屬、工業用金屬、農產品等都成為熱錢炒作對象,觸發新興市場的廣泛通脹壓力


2007年初,當美國樓市泡沫初現裂痕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及一眾財金高官在國會上還侃侃而談,說這是個別地區樓價回落,無礙全國樓市,這是第一個 判斷上的嚴重失誤。對金融機構監管不力,埋下禍根,到了投資銀行雷曼爆煲,在救與不救之間舉棋不定,成為金融海嘯導火線,這是另一次失誤。之後不斷減息及 二度量寬,都是圖挽前失,但至今美國失業率仍企在高位,反而濫發美元令全球出現新一輪的資產泡沫。


同樣,內地也 有貨幣供應過盛的現象,近期中國著名學者如吳敬璉、周其仁、許小年及謝國忠發表言論,指過多的貨幣供應導致通脹惡化,前人行行長戴相龍及前副行長吳曉靈均 有類似說法。 上周公布的10月份通脹率達4.4%,明顯是超越政府及人民銀行的預期,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也承認全年3%的通脹目標難以達至。


政府及央行大跌眼鏡,早在年初,官員還在大談因為去年下半年物價已升上了來,基數較高,所以今年下半年的通脹可以轉緩,全年3%通脹目標可保的時 候,平民智慧卻與官員的想法分道揚鑣,大量資金投入樓房,甚至是炒賣綠豆、蒜頭,囤積這樣那樣可儲存的日用品、燃油等。人民擔心的是高通脹即將來臨,對央 行遏止物價的信心不足。事實證明,民間智慧遠遠跑在經濟學知識淵博的中央銀行家之前。


內地通脹升


民間智慧勝官僚


可能是日本經濟低迷了20年,令這一代央行行長沉迷於「抗通縮,尋增長」的迷思,聯儲局的兩任主席格林斯潘與伯南克都是這種思維的代表,內地政府和 央行也有此傾向,過去一段長時間不斷追求經濟高速增長,貨幣政策放得偏鬆,令物價時見失控,須用強力政策手段彌補,上周五中港股市大瀉,也是在預期人行要 採非常手段才能剋制日益惡化的通脹預期。


花花綠綠的紙幣,本質上只是一張紙,但它代表覑發鈔者的信用,以及使用者對制度的信心,掌控覑資源的配置、社會的風尚,以及人的價值文化。這種說法看以陌生,但想深一點又卻活生生地表現在我們眼前。


香港實施與美元掛鹇的聯繫匯率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隨覑中國崛起,港美之間的經濟步伐愈來愈不一致。金融海嘯後,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由西向東移,這 種不一致的情?會愈來愈嚴重,現時是美國經濟冰冷,我們的經濟火熱,民間資金在零息的無奈下,只好投進資產泡沫中,加上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外資金湧入香港 尋覓機遇, 一場我們無法承受的泡沫正在萌芽發酵。金融與地產火熱,資金及人才都圍覑這兩大行業團團轉, 經濟結構更形扭曲,人活在樓股價格大幅波動中,精神繃緊,人生價值聚焦建於浮沙上的虛擬財富,人生之虛茫會油然而生。須知虛擬的財富往往只是零和遊戲,是 時間空間的玩意,今天天價的房價, 到了另一個時空會變成負資產,1997年與2003年,對很多香港業主是刻骨銘心兩個不同時空。


包括特首在內的港府官員對聯匯抱覑不離不棄的態度,猶如宗教般的膜拜,這是令我們大惑不解的。世局在變,一套27年前因應急而推出的制度,卻把我們 凝固在四分之一世紀前的時空,滲蝕進我們社會的各層面,建立各種的利益集團,要改當然非一時三刻可推行, 但美元指數(兌一籃子主要貨幣)過去10年已貶值了35%,其間只有在金融海嘯期間有所反彈,大部分時間都往下走。聯匯掛靠的貨幣是一個下沉中的錨,港元 的購買力會隨美元不斷下沉,在聯匯的枷鎖下,民間智慧就要把資金搬家,持實物好過持有港紙。


由於聯匯無法適應新的時勢,今天所見的資產泡沫將會不斷困擾我們,當局何以不能抱覑開放的心靈,用科學化的態度,找出一套適合我們而具應變彈性的匯率機制呢?正如前述,不論是央行或政府,都不是神,強行不變,民間自有應變求存之法,但最終會產生大量不正常的現象。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