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加拿大谋生的清华博士蒋学兵不堪重负和生存的压力,弃世而去了,大家无尽的惋惜。在国内的青年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久之前,就有年轻有为的XXX博士无缘无故的就自杀了。就是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好朋友,湖北人,大大的前额,特聪明那种,在优美如画的武昌的东湖,也投水自尽了。朋友生前,有恩爱的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幼子,事业上也前程似锦,没有任何的迹象,也没有吵架,穿了睡衣,就弃世了。
这些都是年轻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来丧子,人生之至大之悲哀者。
下面记载几例,与此相似的但是功成名就了大师之逝。远的就不用讲了,例如老舍,例如谢家荣,例如傅雷,那是时代的悲剧。况且,对于这些大师,虽也曾如雷灌耳,却没有亲身的接触,就我之秃笔,之才具,想写,也写不来的。
因为涉及了真人和真事,而且好多是传言,就姑隐各大师之真名讳吧。
(一)校长
校长是学部委员,一九五五年最早的一批。九十年代初我在南方工作的时候,省里请了全国的九个知名院士,由科学院的副院长领队,到我们单位来检查工作,我是负责接待的业务副手,因此对这九个院士的背景略有了解。在这九个院士中,目前已经有至少两位不在人世了。其中的一位,就是当时年约八十五岁高龄的校长。
校长确实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四十年代美国一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在国内学术届也是数得上的几位知名人士。1979年前后全国恢复学位制度时,他是全国可以带博士研究生的三位导师之一。当时的全国,百废待兴。他凭借了自己先前在美国的联系和该大学在国外学术界的知名影响,以东道主的身份接待了文革结束后国务院首批从美国邀请来的8位华人教授,同时也邀请来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最好的中国教授,当然了,这事得到了万里副总理和一位部长的大力支持。大家闭门讨论21天,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美科技文化合作交流建议书。后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联合国贷款,中美互派访问学者,和美国专家来华讲学,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校长的个头,当然是高高的,中山装穿的挺挺的,又是蒋校长的同乡,就颇具学者的风度。当时他的身体很好,执意要我安排他去看他的学校在抗日战争期间内迁时的曾经停留过一年的一块地方,好在离我所在的单位,也就是几十华里的山路。当时校长说过一些什么东西,已经都记不清楚了,只是记得,校长很高兴,说话很多。
几年以后,听一个朋友讲,校长死了。死的很蹊跷,是自杀。什么事情都安排的好好的,一个人,也穿带整齐,晚上散步的时候,就死了。
第二天,和老舍一样,尸体飘在了湖里。
这件事一点不假,他的一个学生,可能也是最好的一个,目前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
(二)八六三
我念博士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多少人愿意念博士,当年研究生院里全国招生的23个名额,只录取了15个人。其中有两个同学,一个是东北人,岁数很大,和我关系很好,一直想出国。另外的一个,个子小小的,不怎么爱讲话,但人很聪明。这两个同学是同一个导师,做八六三项目的,因此就叫八六三吧。
我和八教授本人并不熟,只是知道他是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老先生中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可是在新学科发展方面,尤其是在国家项目上,八六三又算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文革结束后,八六三是第一批去美国的访问学者。1977年作为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最年轻的代表之一,在推动国家制定中长期科研规划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时能够做尖端研究的,全国也只有那么几个象样一点的实验室,八六三算是其中最好的一个。和超导的情况相类似,八教授做的东西,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他的文章一发表,马上就引起学术界的轰动。要不怎么可以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让八教授带那么多的博士生,和做一个国家级研究所的所长和全国热门学科学会的主席呢。
然而,在八六三事业最红火的时候,他却撒手人圜了。才六十多岁,以同样的方式,自杀!
有人传言说,八六三可能有经济问题,因为部里有一个人和八六三关系密切的人给双规了,也有人说,八六三到美国去的签证没给批下来。不过,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特意的提及:八六三逝世那天,桌上放着飞机票和护照。
根据组委会的安排,三天后八六三教授将在美国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发言,可是当抡到他发言的时间,会议主席宣布全体起立,并长时间的默哀。
八六三死后,我的那两个同学,还有八六三其他的徒弟,为争夺八六三课题的继承权,曾经斗来斗去,不亦乐乎。其中的一个,迅速成为国内这个领域内的顶梁柱。在近几年申请中科院院士的名单中,能多次看见我那个同学的名字。
(三)地先生
地先生是一位十分令人尊敬的长者,也是全世界都知名的大学者,他做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得了全世界本领域的第一项国际大奖。全世界的第二次国际会议,因为了地先生的原因,专一到中国来召开。可是地先生却并没有被评为中国的学部委员,或院士。
地先生人长的比较清癯,我和他的认识,是一起到一个地方参加一个产品鉴定会上,一起去的还有陈云的太太和某军事科学院的院长什么的,当时有很多的专家陪同。我问地先生:地先生,我看见美国的一个知名学者G先生有过一个猜想,和您以前所从事的领域有关,而且情景十分的相象,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地先生说起来就比较的激动,说:这位G先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可惜已经去世了。G先生的观点,因为了环境保护的原因,一直的不被主流社会所容纳,可是我觉得非常值得下功夫去研究,如果我是您现在的年龄的话,我就去做,肯定会出成果。
地先生所言不虚,与G先生的猜想有关部门的这个领域,目前至少已经成就了两个国际名人,都是我的同学。可是G先生当年的那个问题,那个猜想,仍然没有被解决。
后来不久,就听说地先生死了,而且是自杀,吃的是安眠药。
最近,我的一个小师妹到美国来开会,小师妹趁巧在地先生的单位上班。说起地先生的事。小师妹说地先生确实是很怪的一个人,有一点象海明威,有一点自郁症,当然地先生没有海先生那样狂。在地先生去世之前,10月初的时候小师妹还陪了地先生一起到重庆的红岩村去玩。回来时小师妹和许多人一起去漂三峡,因为马上要截流了,最后的机会。地先生三峡已经去过多次,就先回了北京。可是等小师妹回到北京,就碰到地先生去世的事,并参加了帮地先生整理房间,因此印象很深刻。
小师妹说,地先生一辈子声名显赫,可是死的却很不值,去世时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因此去世了好多天,10下旬北京都烧暖气了,房间里温度很热,身体都发酵变形了,才被所里的人发现,抬都不好抬了。当时地先生把房间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衣服也都叠的整整齐齐的,写好了遗书,又把防盗门都栓好,才安静的去世。旁边,放了半瓶子安眠药。
小师妹说,当时等公安局的人来过了,拿走了遗书,医院的人也来过了,尸体都抬走了,大家还都害怕,所以没有人敢进地先生的房间,小师妹是唯一的女生,同了几个小伙子一起。先消了毒,把家具和书,都帮助处理掉。好几天过去了,地先生的太太和女儿,才从国外回来。两人长的什么样,小师没都没有看清楚,因为进来的是两个大口罩,只露四只小眼睛,站在了客厅里,手上也都带了手套,里屋也都没有进,看了一眼地先生的遗物,就走了。而整理遗物的小师妹和几个小伙子,则什么保护的东西,眼镜口罩手套什么的,都没有戴。
等到地先生被火化的时候,组织上征求地先生太太和女儿的意见,问要不要看地先生最后的一眼,说人都这样了,不要看了吧。其实在冷库里放过几天几夜,又经过了整容,地先生还是和生前,没有太大的变化。
据说地先生的太太和地先生生前的关系并不好,单位为了照顾地先生,专意给地先生分配的两套住房,地先生就去世在他自己的那一套一室一厅书房兼卧室的房间里,想的比较的周到。不过地先生唯一的女儿是地先生一手给带大的,应该和地先生的关系很好。当时地先生的女儿在国外定居,太太是去女儿处探亲。可是去了好久,都没有什么音信。
地先生这个人,平常都不怎么爱讲话。死前的几天曾经叨叨过一些什么事,单位的人也没有太在意。地先生的遗书,只有单位的党委书记扫过一眼。因此地先生为什么选择了自杀,谁也不知道。
小师妹推测说,可能是地先生觉得自己这一生,该干的事情都已经干完了,单位已经不再需要他了,家庭也已经不再需要他了。自己成了多余大人,所以就走了。
因为地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者,估计是为了维护地先生生前与身后的名声,单位统一了宣传的口径,对外只称地先生是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
其实本单位的人,还有地先生的亲朋好友,都清楚地先生是自杀。
200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