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2 www.fjsq.gov.cn
第一节 白区党组织
一、闽南临时委员会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7月,党中央派福建籍党员陈明(陈少微)、陈昭礼从武汉回福建,恢复闽南、闽北党的工作。8月初,陈明抵漳州,找到原闽南特委领导人罗明(罗善培)等人,8月中旬,在南靖县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以陈明为书记的闽南特委。9月,特委接到党中央8月7日致闽南、闽北两临委信后,于9月7日按中央指示,改称中共闽南临时委员会,由罗明任书记。因其时罗明已被特委派往闽西迎接南昌起义部队,书记仍由陈明担任。闽南临委原定归广东省委领导,但实际上一直由中央直接领导。除罗明、陈明是委员外,委员还有李松林、陈祖康、李联星、罗秋天,候补委员谢景德(谢汉秋)。至1927年12月,闽南临委下辖的党组织有厦门市委,龙岩、永定、平和、漳州、莆田5个县委或临时县委,还有上杭、武平、长汀、南靖、海澄、漳浦丹井、德化、永春、惠安、南安、同安、仙游等12个县特支或支部,党员共230多人。
二、闽北临时委员会
1927年7月下旬,陈昭礼等返回闽北崇安。8月中旬,在建瓯和季康、葛越溪等人一起建立闽北临时委员会,书记陈昭礼,组织委员潘作民,宣传委员季康,另有团委及农委各1人。临委在建瓯成立县委,在崇安、古田恢复建立特支,还分别在福州及延平建立办事处。
三、福建省临时委员会
1927年10月和12月,党中央给闽南、闽北两个临委连续写信,要求两临委在年内合并组成临时省委。 12月4日至5日,两临委在南靖召开福建各县负责人联席会议,选举产生福建临时省委。陈明、陈昭礼、罗明、林熙盛、王海萍、蔡珊、李联星、葛越溪、陈祖康等9人为执行委员,陈明、陈昭礼、王海萍、罗明、林熙盛等5人为常务委员,陈明任书记,陈昭礼任组织委员,王海萍为宣传委员。事后,由于委员中无一工农出身成员,经党中央指示,增补许土淼为常委,翁永康为执委,临时省委机关设在厦门。
1928年2月10日,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的临时省委常务委员会和出席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书记为罗明,常委有罗明、陈祖康、王海萍、陈昭礼、许土淼、陈真仔和林香仔。选举罗明、许土淼、葛越溪为出席党的六大代表,(后改葛越溪为孟坚,并为共青团六大代表)。4月,书记罗明等人赴莫斯科出席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代理书记陈祖康叛变投敌,临时省委迅速召开紧急扩大会议,改组临时省委,刘乾初任代理书记。1928年8月,省临委领导澄码(在海澄、石码至漳州公路沿线,特委书记先后为谢汉秋、刘乾初、李联星)、建安(书记葛越溪)、闽西(书记郭慕亮)3个特委;福州(书记先后为罗石冰、杨峻德)、厦门(书记先后为吴亚鲁、肖思一)2个市委;12个县委或临时县委,7个县特支,党员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
四、福建省委员会、总行动委员会
1928年9月,在中央巡视员的帮助下,省临委召开紧急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产生福建省委。党中央考虑到省委一旦发生意外、领导人不能行使职权时即刻有人负责,批准刘乾初任书记,刘乾初、谢汉秋、陈昭礼为常委,刘乾初、谢汉秋、陈昭礼、陈真仔、林香仔为委员;罗明为候补书记,吴亚鲁、陈真仔为候补常委,杨适(杨峻德)、张鼎丞、王海萍、徐崇德(徐履峻)为候补委员。
1929年2月,党中央调刘乾初到山东工作,省委于5月召开第三次会议,改选罗明为书记。不久,罗明因病辞去书记及常委职务,书记由陈昭礼代理,并增补王海萍为常委,后因王海萍亦生病,又增补吴亚鲁为常委。8月,党中央调黄钊任福建省委书记,罗明任常委、宣传部长,谢汉秋任常委、组织部长兼厦门市委书记。同年12月底,党中央调黄钊到全国总工会工作,罗明接任书记。
1930年2月15日至20日,在厦门召开福建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省委,由正式委员9人、候补委员5人组成,罗明任书记,增加了苏阿德、雷时标、戴树兴等工农委员,罗明、谢汉秋、王海萍、苏阿德、雷时标为常委。到6月,全省党员增加到近8000人。省委领导福州、厦门、漳州3个市委,闽西、闽北、泉属3个特委,26个县委或特支。
193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全国各级党、团组织合并建立行动委员会,福建省委经多次争论,于8月5日在省委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接受中央的决定,设福建总行动委员会,书记罗明,常委罗明、谢汉秋、李国珍、王海萍、曾宗乾(王德)、苏阿德、翁振华,另有执委董云阁、何正生(女)、苏文波3人及候补执委吴亚鲁、陶铸、蔡协民、杨适、邱小波、雷时标、郑玉德等7人。下属党、团组织也合并改组为行动委员会。
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福建总行委于11月1日撤销,并于24日以福建省委名义通告各级党、团组织,恢复党、团各原有组织系统。省委书记仍由罗明担任,常委罗明、谢汉秋、王海萍、曾宗乾、杨适和李国珍。谢汉秋不久病故,由原团省委书记曾宗乾继任常委、组织部长。1931年1月,罗明、曾宗乾调上海由党中央另行分配工作,书记由王海萍代理,杨适任组织部长兼秘书长,李国珍任宣传部长,蔡协民任军委书记兼福州市委书记。同年2月底,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补充新的省委委员4人,其中粘文华任常委兼厦门市委书记。3月25日,省委机关在厦门遭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组织部长兼秘书长杨适、宣传部长李国珍等被捕,不久被杀害。王海萍等人赴沪向党中央报告省委机关受破坏经过;在王赴沪期间,由蔡协民、曾志、董云阁3人组成临时组织,接受中央指示,指导各地工作。王海萍返回后,在福州由王海萍、蔡协民、邓子恢3人组织省委办公会,处理日常工作,另派陶铸到厦门成立省委驻厦办事处,负责与漳、泉各县联系。5月27日,党中央根据福建情况与福建省委建议,决定暂不恢复省委,分别在福州、厦门建立两个中心市委,领导各地工作。7月,福州、厦门中心市委相继建立,至此,福建省委活动暂时停止。
省委曾先后领导3个市委、8个特委、24个县委和7个特支,共有党员8000余人。至1931年7月,由于闽西和闽北苏区按党中央指示划给闽粤赣特区和赣东北特区,福建省委领导的下属党组织除莆属特委成立不久即撤销外,只剩下福州、厦门两个市委,漳属特委,漳州、建瓯、同安、莆田、仙游、连江、福安等7个县委,以及泉州、永春、德化、古田、建阳、政和、松溪、南靖、诏安、港尾、石码、南安等特支或区委。
此外,1933年11月,苏区中央局曾派李平来福建准备恢复福建省委。1934年1月,李平和厦门、福州中心市委商议研究后,提出临时省委组成人员名单,报党中央审批。此后,即连续用临时省委名义向闽东、闽北几个县委发过指示。不久,苏区中央局通知李平返回中央苏区。3月底,苏区中央局将已经党中央批准的福建临时省委组成人员名单,送交厦门中心市委书记许包野。当许准备赴福州商议正式成立临时省委时,福州中心市委已遭国民党当局破坏,市委领导人陈之枢等相继叛变,重建福建临时省委的工作被迫停顿下来。
五、厦门中心市委员会
根据党中央暂不恢复福建省委,改设厦门、福州两个中心市委的决定,在中央巡视员姚仲云的帮助下,厦门中心市委于1931年7月17日正式成立。从1931年7月至1936年4月,先后担任过书记的有王海萍、许依华、许包野、曾铁、余南。担任过常委的除以上5人外,还有罗春雷、董云阁、陶铸、李金发、王于洁、吕金泉、罗克王、杨道平、白惠然、符大千、林琼、赖思明、丘九、严壮真、郭灿等人。
厦门中心市委屡遭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王海萍、董云阁、蔡协民等领导人先后被捕牺牲;赖思明、严壮真、易培祥等人被捕后叛变。1936年4月,因市委书记余南失踪,市委瘫痪。 厦门中心市委先后管辖厦门市内15个党支部,漳州、安溪两个中心县委,同安、泉州等县委,4个特支和101个支部。莆仙地区的党组织一段时间属厦门中心市委领导,1932年9月改归福州中心市委领导。党员最多时有823人。
六、福州中心市委员会
福州中心市委于1931年7月建立,书记蔡协民,组织部长陈仁材,宣传部长黄孝敏,此3人为常委,委员除以上3人外,还有邓子恢、黄可英、谢绍武、曾志。中心市委领导福州市内6个支部,莆田、仙游、福安、建瓯、永泰5个县委,连江、古田2个特支。
1932年1月,中央巡视员姚仲云到福州考察,认为中心市委领导存在“右倾机会主义”倾向,遂改组福州中心市委,撤销书记蔡协民和常委陈仁材的职务,调厦门中心市委的陶铸任书记,常委调整为陶铸、陈之枢、黄孝敏,委员除以上3人外,还有陈尚容、林孝吉、王于洁,候补委员有周剑心、庄可怜。
此后,中心市委把工作重点转向闽东,相继建立和领导福安中心县委、连江中心县委、宁德县委、(福)安(宁)德边委、福(安)寿(宁)边委、福(鼎)霞(浦)边委、寿宁县支部等。
1933年4月,陶铸在上海被捕,改由陈之枢任中心市委书记,常委、组织部长为叶凯,另有执委4人,候补执委2人。10月,陈之枢前往中央苏区汇报工作,书记由叶凯代理。
1934年4月上旬,宁德县委书记叶觉登被捕叛变,导致中心市委书记陈之枢、秘书周剑心、闽中巡视员练文澜等被捕。陈、周等被捕后也叛变,中心市委遭受严重破坏,很多党员被捕,脱险的市委委员均转入农村坚持斗争。
第二节 苏区党组织
一、闽粤赣特区委员会、省委员会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将闽西、粤东北和赣东南的一部分合并组成闽粤赣边区苏维埃特区,闽西特委和东江特委合并组成闽粤赣特区委员会,作为这个特区的党的最高领导机构。10月,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人李富春在东江大南山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宣布建立中共闽粤赣特区委员会,邓发为书记。12月,邓发到达闽西,在闽粤赣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中共闽粤赣特区委,邓发为书记兼军委主席和妇委书记,李明光为组织部长,郭滴人为宣传部长,秘书长萧向荣,职工委书记方方。
1931年3月,东江地区未能与闽西、赣东南连成一片,特区委不便对之实行领导。经党中央同意,将东江地区的西南、西北两个分委合并重组东江特委,归广东省委领导。闽粤赣特区委主要领导闽西苏区党组织。
1931年4月,党中央调罗明任特区委组织部长。5月,特区委按党中央指示改名为闽粤赣省委。7月,邓发调苏区中央局工作,由卢永炽接任省委书记,卢永炽、罗明、张鼎丞、李明光、郭滴人为常委,执委除以上5人外,还有谭震林、李坚真、方方、范乐春和张思垣,萧向荣任省委秘书长。11月,卢永炽卷款潜逃,书记改由罗明担任。1932年3月,闽粤赣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召开前,省委下属的有永定、上杭、龙岩、连城、长汀、新汀、汀东、武平、宁化、清流、归化、新泉和饶和埔等县委以及汀州市委,党员约有5000人。政权机关有闽西苏维埃政府和永定、上杭、龙岩、连城、新汀、汀东、武平、新泉、宁化、清流、归化、饶和埔等县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还拥有独立第七师及各县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1932年3月,根据苏区中央局的指示精神,闽粤赣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福建省委(苏区)(有时也沿称闽粤赣省委)。罗明任代理书记,刘晓为组织部长,李明光为宣传部长,常委为罗明、刘晓、李明光、张鼎丞、谭震林、郭滴人,执委除以上6人外,还有李坚真、方方、萧向荣、范乐春、张思垣。
1933年1月下旬,罗明针对苏区中央局领导执行不切实际的“进攻路线”,提出不同意见,被刚转移到苏区的临时中央领导扣上“悲观失望”、“退却逃跑”等罪名加以批判,并在党内开展反对以罗明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苏区中央局派人召开全省临时党代表大会,改选成立以陈寿昌、刘晓、钟友勋等3人组成的临时省委,撤销罗明代理书记和省委驻(上)杭、永(定)、(龙)岩全权代表职务,由陈寿昌接任书记。其后,反“罗明路线”斗争扩展到各级组织。省委书记及常委变动频繁,先后担任过书记的有陈潭秋、方方(代)、曾洪易、刘少奇和万永诚,担任过常委的有刘晓、钟友勋、吴必先、方方等人。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下,闽西革命根据地陆续沦陷。1935年4月,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领导机关在长汀四都遭受国民党重兵围攻。突围时,省委、省军区领导人万永诚、龙腾云牺牲,省苏主席吴必先被俘后遇害。至此,省委、省苏及福建军区活动均告终止。
省委下辖的党组织先后有永定、上杭、代英、新(泉)(上)杭、新(泉)(长)汀(上)杭、长汀、汀东、兆征、汀西、龙岩、连城、明光、新泉、武平、宁化、归化、清流、彭湃、泉上、石城、饶(平)(平)和(大)埔诏(安)、永(定)(平)和(大)埔等县委和汀州市委。各县都建有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
二、闽北分区委员会
1930年7月,根据党中央决定,将闽北崇安一带的党组织,由福建省委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当时,闽北苏区已有闽北特委及其领导下的建瓯、崇安县委,建阳、政和、松溪特支,浦城岱后支部和邵武党团混合小组等。经商议,划给赣东北特委的有崇安、建阳、浦城和邵武的党组织,其余仍由福建省委领导。
1931年1月,赣东北特委派萧韶到闽北正式建立中共闽北分区委。其后,赣东北特委改为赣东北省委、闽浙赣省委,闽北分区委也随之先后归赣东北和闽浙赣省委领导。分区委委员萧韶、黄道、邹琦3人,萧韶、黄道先后担任书记;后又在福建的邵武、光泽、浦城,江西的广丰、铅山、上饶以及浙江的江山等边界地区增建12个县委,建立分区苏维埃政府、14个县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以及分区和县的地方武装力量等。
三、闽赣省委员会
1932年冬,中央红军相继攻克闽赣边区的资溪、金溪、邵武、将乐、光泽等县,使建(宁)黎(川)泰(宁)、信抚(江西信江、抚河之间地区)和闽北3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933年2月,党中央决定将这3块革命根据地合并建立闽赣省。 闽赣省委于1933年4月底成立,书记顾作霖,常委顾作霖、邵式平、黄道、刘炳龙、刘邦华,委员除以上5人外,还有肖劲光、方志纯、杨良生、陈云湖。5月成立省革命委员会,其辖区达22个县,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党员人数逾4000。至1934年,省委书记相继由邵式平、赖昌作、钟循仁担任。
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时,闽赣省首当其冲。省会黎川及重要城镇相继丧失。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转移后,闽赣省苏区全部沦陷,省委、省苏机关不得不随部队转入游击战争。1935年5月,当部队行进到永泰、仙游、德化交界的紫山时,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参谋长胥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等背着省委,将所剩600余人诱骗下山投敌叛变。省委书记钟循仁,省苏主席杨道明等十几人突围后隐蔽在永泰山区寺庙内,闽赣省委亦停止活动。
闽赣省委初建时下辖建宁、资溪两个中心县委和闽北分区委,以及下属的建宁、黎川、泰宁、光泽、崇安、建阳、铅山、上(饶)铅(山)、广丰、广(丰)浦(城)、邵武等12个县委和金南、贵南、金(溪)资(溪)、浦西等4个特区委。后来,建瓯中心县委及其所辖松溪、政和两个特支,东方军入闽后新建的闽中特区委及东方、建东、金南、贵南、黎南5个县委,原属福建省委的宁化、清流、归化、彭湃、泉上5个县委均先后划给闽赣省委领导。
第三节 游击区党组织
一、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
1934年1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东方战线的进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党中央决定在闽南、粤东边区成立闽粤边区特委,由黄会聪任闽粤边区特委书记。并将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平)(平)和(大)埔县委和广东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安)澄(海)饶(平)县委划归闽粤边区特委领导。
5月1日,黄会聪和何鸣、吴野(亚)鹭组成临时边区特委领导班子,由黄会聪任书记。8月,闽粤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边区特委。书记黄会聪,常委黄会聪、何鸣、何浚,委员除前3人外,还有林路、许其伟、余丁仁、谢卓元和张华云。特委管辖(南)靖(平)和(漳)浦、饶(平)(平)和(大)埔、云(霄)(平)和诏(安)3个县委及漳州工委。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边区特委和党中央失去联系,仍坚持在边区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10月后,潮澄饶县委也正式划归边区特委领导。1936年10月,黄会聪前往上海等地寻找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书记由何鸣代理,黄会聪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取得联系后,在香港因病去世。此后,边区特委受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除原辖各县委和厦门工委外,又发展建立了漳浦、平和两个县委。
“西安事变”发生后,边区特委按照党中央和南委指示,主动向驻闽南粤军一五七师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谈判要求,但粤军以谈判为幌子,继续向边区游击根据地进攻,并将何鸣扣押。经特委研究,书记由张敏代理,并与粤军交涉,迫使其释放何鸣并继续谈判。但何鸣缺乏警惕,竟同意在达成协议后将红军游击队集中到漳浦城内受编。1937年7月16日,粤军一五七师和国民党地方当局将500多名红军游击队强行缴械,何鸣也被粤军一五七师监管,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漳浦事件”。同日,国民党当局又在诏安月港制造“月港事件”,将正在开会的代理书记张敏和云和诏县委部分领导干部共12人全部围捕杀害,边区特委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
同年8月,特委其他成员和乘粤军看管不严而脱险出来的近百名红军游击队员重建了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特委由何浚、林路、朱曼平、卢胜、王胜等组成,何浚任书记。10月,根据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指示,边区特委改为漳州中心县委,划归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改建的中共闽粤赣边省委领导。
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
1934年底,苏区中央分局派张鼎丞回福建工作,经福建省委委派回到永定,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红八团、红九团及明光独立营等领导人会合,成立了党政军一体的闽西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闽西党的地方组织和各部游击队,主席张鼎丞。 1935年4月,从赣南突围的陈潭秋、谭震林及邓子恢等率领红军一个营,经长汀四都到达永定与张鼎丞等人会合,在永定上溪南召开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和苏区中央分局的指示,决定将闽西军政委员会扩充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仍由张鼎丞担任,委员有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郭义为、邱织云、邱金声、范乐春、廖海涛、刘永生、魏金水、伍洪祥等人。6月,原闽赣省军区所属第十七、十八团部分武装在温含珍、邱尚聪率领下,转到(龙)岩连(城)宁(洋)地区,并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作战分区。从此,闽西地方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闽西地区成为南方15块游击区的主要区域之一。
1936年1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进一步调整充实领导成员。委员有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简载文、方方、谢育才、邱金声、伍洪祥、廖海涛、张思垣、黄火星等。主席张鼎丞,副主席邓子恢、谭震林。
1937年4月,军政委员会收到由闽粤边特委转来的南临委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信。4月25日,军政委员会召开扩大会,决定接受党中央关于“联蒋抗日”的新方针,在闽西开展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和平运动,并主动向驻闽西的粤军和地方实力派提出谈判要求,经3个月谈判终于达成协议,闽西、闽南及汀瑞地区的游击队共同组成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
9月,由军政委员会派出与党中央联系的方方从延安返回闽西,传达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闽粤赣边区党委组织工作的指示。10月,召开闽粤赣边区临时党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建立中共闽粤赣边省委,继续领导闽西南的革命斗争。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共领导龙岩、(龙)岩南(靖)漳(平)、(龙)岩连(城)宁(化)、(龙)岩永(定)(南)靖、新(泉)(长)汀(上)杭、(上)杭代(英)、汀河、永定、永(定)(平)和(南)靖、永(定)(大)埔、(长)汀连(城)、(长)汀瑞(金)等县军政委员会、县委,60个区委,400个支部,党员共3000人。
三、闽赣省委员会
1934年冬,闽北苏区大部分被国民党军占领,以黄道为书记的闽北分区委和军分区领导机关被迫撤出苏区首府大安。在转移途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并带国民党军追击,机关和部队受到严重损失,电台也在战斗中损坏丢失。分区委和上级的联系中断。
1936年初,国民党当局成立闽浙赣皖“剿匪”指挥部,集中兵力进攻4省边区游击根据地。为了统一党的领导,更好地对付国民党军队进攻,同年4月,闽北分区委和闽东特委商定联合建立中共闽赣省委。由黄道任书记,黄道、叶飞、曾镜冰、吴先喜、黄立贵、王助、汪林兴等为常委。由于游击根据地被分割及联系困难等原因,两地党组织实际上未能实现联合,叶飞等人也未能到职。
1937年春,闽赣省委得悉国共和谈、团结抗日的消息,便向国民党地方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要求。9月,省委通过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恢复同党中央的联系。省委与国民党当局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随后,省委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北上抗日。193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东南分局决定调黄道到东南分局任职,撤销闽赣省委,改设闽浙赣特委,继续领导闽北、赣东地区的革命斗争。
闽赣省委共领导闽北、闽中、抚东、闽东北等4个特委,及崇安、建阳、广(丰)浦(城)、将乐、邵(武)光(泽)建(阳)、建(宁)泰(宁)、资(溪)光(泽)贵(溪)、资溪、贵南、金南、建(阳)松(溪)政(和)、建瓯、迪口等中心县委或县委,下辖28个区委,60个支部,党员共1334人。
四、闽东特别委员会
1934年4月,福州中心市委被破坏后,闽东苏区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为坚持闽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和加强对苏区的统一领导,福安中心县委和连江中心县委于6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书记苏阿德,委员有苏阿德、叶飞、马立峰、詹如柏、王玉斋(阮英平)、小阮和林孝吉。后苏阿德回闽西工作,书记由詹如柏代理。不久,国民党集中数万兵力合围闽东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詹如柏、马立峰、叶秀藩等先后牺牲。
1935年5月,闽东红军独立师与党的地方组织领导人重建闽东特委。书记叶飞,委员叶飞、阮英平、范式人、许旺。8月,特委充实领导层,委员增加了陈挺、范义生、郑宗玉、郑作霖、黄固生、詹嫩弟等6人,由叶飞、阮英平、范式人、许旺任常委,叶飞仍为书记。并确定在特委与县委之间增设中心县委这一组织层次。10月,闽东特委领导人与在浙西南、浙南活动的红军挺进师领导人会合,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叶飞、阮英平、范式人、许旺参加临时省委、叶飞为常委、宣传部长,并确定将特委领导的鼎平中心县委划归浙南特委领导。闽东特委成员作了调整充实,常委增加缪英、江而才(江涛)2人,执委调整为郭培文、范岩寿、张云腾。后因与浙南方面意见分歧等原因,闽东特委宣布退出闽浙边临时省委,接受闽赣省委领导,但因联系困难,实际未沟通与闽赣省委的联系。
闽东特委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游击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指示,特委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于1937年12月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1938年2月,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由叶飞率领北上抗日。与此同时,东南分局对闽东特委领导人作了调整,由范式人接任书记。
闽东特委先后领导霞(浦)(福)鼎、福(安)寿(宁)、宁(德)屏(南)古(田)、(福)鼎平(阳)、瑞(安)平(阳)泰(顺)、罗(源)古(田)宁(德)等6个中心县委及其下属的福鼎、霞(浦)(福)鼎、(福)安福(鼎)、霞(浦)(福)鼎泰(顺)、福(安)寿(宁)、寿宁、寿(宁)泰(顺)、寿(宁)泰(顺)景(宁)庆(元)、周墩、宁德、宁(德)寿(宁)、政(和)屏(南)、平阳、瑞(安)平(阳)、桐(山)霞(浦)、泰顺、(福)鼎泰(顺)等县委。党员有2200人。
五、闽中特别委员会
1934年4月,福州中心市委遭受破坏后,从福州脱险的中心市委委员黄孝敏、王于洁分别回到福清和莆田建立福清中心县委和莆田中心县委。1935年5月,两个中心县委联合组成中共闽中特委,并将莆田、福清游击队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二支队。闽中特委由王于洁任书记,王于洁、黄孝敏、潘涛、刘突军、余长钺为常委。委员除前5人外,还有陈炳奎。1936年8月,在厦门市工委的协助下,闽中特委和在香港的中共中央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接上组织关系,归南临委领导。
1937年2月,闽中特委在莆田梧塘区洪庆村开会,由于叛徒出卖,书记王于洁,委员黄孝敏、潘涛、余长钺和陈炳奎被捕,不久均被杀害。仅存的特委委员刘突军主持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中工作委员会,由刘突军任书记,委员黄国璋、苏华、李刚。工委派黄国璋到香港向南临委汇报情况。根据南临委指示,开始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同年8月达成协议,闽中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刘突军任大队长,杨采衡为副大队长。同年12月,黄国璋再次到香港向南临委汇报工作,南临委决定将闽中工委划归闽粤赣边省委领导,并确定由黄国璋任工委书记,刘突军改任委员专搞军队工作,增加高万里、方子明为工委委员。1938年1月,工委正式和闽粤赣边省委接上关系。
同年3月,国民党当局企图吞并闽中游击武装,捕杀刘突军,并制造了重兵包围泉州承天寺、将特务大队集中缴械的“泉州事件”。后经闽粤赣边省委和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多方交涉,特务大队被重新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开赴皖南前线抗日。8月,闽中工委经东南分局同意,转归新建的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省委随即将闽中工委划分为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直属省委领导,闽中工委即不复存在。
闽中特委、工委先后领导莆田、福清、连江3个县委以及永泰、晋南、福州、广(业)常(太)兴(太)边(广常兴边,在莆田的广业、常太和仙游的兴太边区、)莆(田)永(泰)边等工委及仙游党组织,下属4个区委,16个支部,党员有1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