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钱学森式的生物学部委员殷宏章

(2005-08-02 13:39:53) 下一个


科学研究工作要奋起直追1958.08.14

殷宏章(1958.08.14)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 殷宏章)

在一个星期里,我们在安徽枞阳县连着参加了两块高产早稻的丈量和收割,亲自看见亩产万斤以上的水稻“卫星”上天,感到无比的兴奋和鼓舞。

万斤以上的稻田一看就与一般的不同,真是“远看像城墙,近看像稻场”,一片密密麻麻的,金色穗子堆起一尺来厚。一块一亩左右的田,原想几个人半天可以搞完,结果百多人整整搞了五个多小时才完。

每亩万斤的产量,不仅没有看见过,国际文献中也没有过。在收割后,几位科学技术界的同志取了一些标本,回来作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分析。每一块田产谷一万零一百四十二斤,测出草秆干重约合六千斤,加上谷产去水,每亩总产干物质约在一万四、五千斤左右。以每个分蘖三个叶子来测定,估计每亩“叶面积”总数合到二十六亩多,设想生长旺期为九十天,“净光合率”每平方公尺叶面每天计五克,每亩累积一万五千斤的干物质是完全可以获得的。第二块田产量更高,达到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七斤十三两。我们也取了样,叶面积还没有测定,初步估计,比第一块还要高,总干物质要在二万斤以上。

这样的高产在生产中显然有重大的意义,打破迷信,解放思想,起了带头作用;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打开了一条新道路。一般国外的产量分析研究,丰产的谷类作物,每亩叶面积不过四亩,总干物重不过两千斤,产量不过六、七百斤,一切的研究也是在这个圈里打转。现在这个高产的一切的数据都超过了它们六、七倍至十几倍,这是一个新领域,其中有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等待我们深入探讨,再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显然落后了,必须奋起直追。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已经决定把作物高产生理基础列为最重要的研究任务,计划总结高产经验,开展试验田,作一系列有系统的研究,在植物生理学中开展一个新的道路,配合生产,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劳动人民以盖世的革命气魄,冲天的干劲,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来这样的巨大成果,替我们打开新的途径,科学工作者必须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跟他们结合一起,共同前进。他们的生产成就已超过国际水平,我们科学研究也要争取世界首位。

附:殷宏章院士(1908-1992)小传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植物生理学家。原籍贵州贵阳,生于山东充州。1929年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助教。1933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作研究生。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讲授植物生理学课程。1944年至194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一年。194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至195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馆员。1951年至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还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常委。长期从事植物生物化学、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研究。发明了一个研究磷酸化酶与植物中淀粉合成关系的组织化学方法。负责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光合作用研究室,该室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光合作用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状态的存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提出了农作物生长的“群体”概念,推动了群体生理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和评述100多篇,如《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译著有《光合作用》、《生长调节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等,著有《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光合作用的进展》、《植物的气体代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