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两蔡书法

(2005-08-10 19:26:25) 下一个


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蔡京或蔡襄,几百年来,打破了头。

蔡襄够冤的,号称全宋第一,可还是得为奸臣让道。



蔡京说起来更冤,明明是自己,偏偏被人给抢了去。

北宋书家

作者: 同礼
2005-06-07 10:12:12
来源: 汴梁晚报

    二、苏、黄、米、蔡

    宋太宗赵光义喜爱书法,并且写得一手好飞白书,其后的宋仁宗、宋徽宗都是书法高手。在皇帝们的带动下,臣下士子以书法为时尚,学书蔚然成风,出现了无以数计的书法名家。在北宋众多的书法大家中,苏黄米蔡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苏轼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但在文学艺术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诗词、绘画、书法皆善,是一位全能的文学家、艺术家。关于书法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学颜真卿、杨凝式,结合魏晋人浑厚朴拙的风貌,创立了自己的书体,其字体势宽博、媚中有骨,隽秀而不失端庄,浑得飘逸、潇洒之趣,晚年学李北海,于凝重厚实之中又添苍劲。在北宋书苑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其传世作品有《赤壁赋》等。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洪州(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曾为国子监教授、起居舍人等。他长于诗词,以奇倔劲峭之笔,力矫轻俗之词,开创江西诗派。黄书法真、行、草俱佳,用笔善藏锋,着意于顿挫,以画竹法作书,挺拔而有波折,给人以沉着痛快之感,入古出新,自创一种“中宫敛结,纵伸横逸,雄健豪放”的新书体。综观黄庭坚各种书体,以草书成就最大,为宋代草书大家。明沈周云:“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笔力恍惚,出神入化,谓之草圣宜焉。”其传世作品有《松风阁诗》、《诸上座帖》等。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元祐六年改作芾,字元章,因举止狂放,世称米癫。祖籍太原,迁襄阳,世又称米襄阳。宋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古称南宫舍人),故后人又称其为米南宫。他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其书法各体兼精,以行书成就最高,有王献之笔意,师法古人能择其善而从之,以为己用,他将晋唐诸家之长熔为一炉,出诸自己笔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纵逸豪放,潇洒出尘,有如天马行空。其传世作品有《寒光帖》、《多景楼诗》等。开封铁塔公园大门内,1993年新建的大石照壁上有米芾书“天下第一塔”(横书复制品),原碑现在铁塔文物陈列馆门内西侧院中。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蔡襄为政才干超群,举贤荐能,直言敢谏,深受仁宗赏识,在福建泉州知府任上,主持修建城东北洛阳江上的万安桥,他“以一太守不费公帑为之,事举而不怨”,深为闽人敬重。襄书法得力于颜真卿,兼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并上追晋人,在宋代影响很大。“正楷雄浑遒劲;行书婉美秀丽;草书飞舞流动,都能博采众 长,自成一体”。其大字巨数尺,小字如毫发,笔力位置大者不失缜密,小者不失宽绰……其传世作品有《洛阳桥碑》、《昼锦堂记》等。

    宋至和元年(1054年)蔡襄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有政声。新建的开封府大门正上方的“开封府”三个大字,即集蔡襄手迹字复制而成。 

    三、蔡襄、蔡京之争

    北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中之蔡,究竟是蔡襄,还是蔡京,向有争议。张丑 《临池管见》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蔡)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蔡襄)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其主要依据是蔡襄年长于苏黄米,同时苏黄米之顺序也是以年龄为序的。再就是蔡京的书法,确实也是大家。虽然历代评论家多不赞同张丑之说,认定四家中之蔡即蔡襄,但张丑之说仍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仙游人,少蔡襄35岁,乃蔡襄族弟。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徽宗时拜尚书左丞,右仆射。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排斥元祐诸臣。倡“丰享豫大”之说,挥霍浪费,致国库空虚。钦宗即位后,罢其官,贬南岭,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 死。蔡京书法欹侧姿媚,功力深厚。浚县大伾山今尚存其摩崖题字。

    蔡京之弟蔡卞,亦善书,受颜真卿、柳公权、李邕影响较大,擅行书,长于大字。米南官谓卞得笔,其书圆健遒美,有兼人之功。明安世凤《墨林快事》云“卞胜于京,京又胜于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

    三蔡书法皆精,孰优孰劣殊难评定。襄年长、字精、德重,名列四大家之一,固宜也。

    四、瘦金体和宋体

    北宋政和以前,正值太平盛世,书家辈出,可书可写者绝不止苏黄米蔡四家,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以及秦桧创造的宋体,都应该是书法中之佼佼者。

    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怠于政治,任用奸邪,搜刮江南奇花怪石(“花石纲”)。于汴梁筑寿山艮岳,激发农民起义。且金兵屡屡进犯,遂传位于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他和钦宗一道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但他嗜好绘画、书法、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无不精工极妍。书法初学黄庭坚,后自成一体,字态偏瘦,但瘦中有骨,笔势遒劲,后世称瘦金体。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氏,政和年间状元。少年英俊,风度翩翩,字也写得娟秀,深为宋徽宗喜爱,被破格任用为御史台左司谏,负责处理御史台衙门的往来公文,在公文来往中,秦桧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秦桧乃利用公务之暇,潜心研究汉字,创造出了一种有别于以前各种书体的独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然后他开始用自己创造的新体字誊写奏折,终于引起了徽宗赵佶的注意,下令秦桧将常用字书写范本发往全国各地,要求全国统一按范本字体书写公文。由于雷厉风行,这一公文改革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广,并且被后世继承了下来,这个字体就是我们现在印刷时使用的宋体。

    按照我国书法界的惯例,历代都以创始人或代表人物的姓氏来命名字体,如柳公权的字称柳体,颜真卿的字称颜体,那么,秦桧创造的这种字体就应该叫秦体才对。但因秦桧担任南宋宰相以后,里通外国,陷害忠良,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为后人所不齿 ,不愿把这种字体与秦桧联系在一起,就把它改以朝代为名,称为宋体而流传了下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