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0)
2011 (77)
2014 (69)
2021 (1)
本文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海外惊奇专栏
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65958
珍妮太太和她的狗狗
舒怡然
珍妮太太退休了。事先谁都不知道,象以往任何一个平常的早晨,珍妮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但今天有点特别,每个人都收到了同样的电邮,说这是珍妮在这里最后的一天,有份蛋糕给大家分享。
人人都很吃惊,但也都不吃惊。吃惊的是,这事儿来得太突然,怎么事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呢?但大家心里也并不吃惊,珍妮早已经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六十二点五岁,于她来说,退休是早晚的事。美国是弹性退休制国家,并没有法律严格规定何时该退休,所谓法定是税法规定,六十二点五岁退休才可领到全额社保金。
在我眼里,珍妮还没那么老,老到非退不可的地步。每次在公用厨房碰面,她总是试图给我讲点儿新鲜事儿,比如她晨起遛狗又遇到了某位怪人,其实别人看她就够怪的了,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起来,陪她的狗儿子到河边散步,就这个还不够怪吗?但这也不好全怪她,她的那条狗已经被惯坏了,若是哪一天珍妮想偷懒,不起床带它去遛弯儿,这狗便使出浑身解数,叫珍妮不得安宁。看来这狗和小孩子差不多,也是万万娇惯不得的。
珍妮算不上是怪人,很多时候她甚至是蛮有风趣的。关于喝中国茶的故事,她对我讲了不止N遍,每一次都兴致盎然,好像是第一次给我讲这个故事。我也极其配合地听她唠叨,作出一副以前从未听过的模样。我生怕自己的表情会泄漏天机,让她意识到自己老了,连说过的事情都记不得了。想到将来的某一天,我也许会和她一样,每天重复念叨那些自以为新鲜的往事。
不过,中国人喝茶的故事的确还有点意思。珍妮读研究生时,同学中不少是中国人,周末大家闲得慌,就凑到一起玩牌。东道主是位热情的中国女孩,她怕大家犯困,就泡茶来给同学们提神。珍妮好奇地问她,这绿莹莹的液体是什么东西,怎么可能和咖啡一样刺激神经呢?那中国女孩就顺水推舟地告诉她,没事儿,喝吧,这叫绿茶,跟白开水差不多,不会上瘾的。
珍妮信以为真,就一杯接一杯地喝个没完。她都有些喜欢起绿茶这东西了,清凉爽口,比咖啡和苏打饮料要好得多。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杯,反正一个通宵她就那样不停地喝着,不停地跑卫生间。别说瞌睡虫,连早晨晚上都分不清了。更糟糕的是,她一连三天三夜都无法成眠,头痛欲裂。以至于她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神经真的出了毛病。打那以后,她再也不敢碰中国茶了。
不喝茶没关系,但珍妮却不能不喝汤。她的汤是自制的,主要原料是蔬菜和调料,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就成了。每天中午一碗汤,这是她一天里最享受的美味了。珍妮算是个素食者,每年圣诞节办公室聚会,她都端来一大盘自己拌的蔬菜沙拉,不用品尝,看着就诱人。那些绿色紫色橘黄色,好几样我都叫不出名字的菜,被黏糊糊的沙拉酱搅拌到一起,味道竟是意想不到的好。明年圣诞节少了珍妮,怕是再也尝不到这美味沙拉了。
除了工作,珍妮最关心的莫过于她的老朋友,就是她的宠物狗,她总是亲昵地唤他狗儿子。狗是珍妮的伴儿,她的日子里不能没有狗。有一阵子,珍妮每天都紧张得不行,她人虽坐在办公室,却整日魂不守舍。逢人便问,“哎呀,你说我的狗儿子会不会冲开窗户,跑到园子里啊?”别人觉得她神经兮兮的,就开玩笑说,“别担心,狗都恋旧,能跑到哪儿去?”珍妮听了脸色都变了,“完了,我的狗儿子准死了,它只要跑出来就没命了。”
大家听珍妮这么说,都严肃起来,让她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珍妮的邻居着实是一个怪人,他怕自家的狗到处乱串,就打了围栏把园子封锁起来。可他的狗不那么听话,常常趁他不在,跳过栅栏跑到街上去。这令他十分恼火,于是便使出了绝招,把栅栏边缘都涂上了一种药。他原来不过是想吓唬一下这条不听话的狗,可哪承想弄假成真。那条狗舔食了栅栏上的药,命归黄泉了。这位怪邻居傻了眼,好事的邻居看不下去了,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郡法庭。
珍妮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怪邻居的毒狗事件,把我们听得提心吊胆的。那后来呢?珍妮耸耸肩,“还能怎么样,还不是罚款了事。”她一脸的哀愁相。有这样一位危险邻居,珍妮想不变得神经质都难。这回珍妮退休了,可以每时每刻都陪着她的狗儿子,不用再为它的安全担惊受怕了。
很多人退休都喜欢搞个仪式或办个“爬梯”,算是给自己的职场生涯画个句号,也是怕被人很快遗忘吧。可珍妮却很个别,她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没弄出一点儿动静。她做得够纯粹,想想人总是要退休的,动静再大也免不了一走。再喧嚣的戏,总有散场的时候,开幕与落幕只是一个片段,一个章节而已。况且,职场虽然结束了,或许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呢。
只是以后早晨上班上网,再不会有珍妮在线的常绿灯在那里迎候,中午再也不会看见珍妮忙乎乎地煮汤,也再没人跟我唠叨喝中国茶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