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0)
2011 (77)
2014 (69)
2021 (1)
认识晓琳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来,感觉她一直都在找工作,可一直也没找到一份称心如意且稳定的工作。刚开始,见到朋友或熟人,大家还会关切地问问她,找工作有什么新进展了,可时间长了,大家都尽量避免在她面前谈这个话题。我也很怕和她谈找工作的事,因为知道自己也帮不上她什么,别再徒然增加她的烦恼。
晓琳人很率直,说起话来跟放连珠炮似的。出国前她在某研究院工作。随先生来美国后,很快也申请到了一份奖学金,并拿了一个硕士学位。按说她在国内也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有一个美国的硕士学位,可不知道为什么在找工作上总是那么不走运,照晓琳的说法就是整个儿一背运。
98 年IT 火的那阵子,晓琳也去读了点计算机的课程,还拿到了一张什么证书来着。你还别说,凭着这张证书,晓琳还真的进了一家搞软件设计的公司。晓琳真的是我所见过的最善良的那种人。她才进那家公司没几天,就把以前自己拿证书时用的教材全部借给了以前的同学和朋友,等人家也拿到了证书,她又先后把几个朋友介绍到了自己的公司。这种好光景也只持续了不到两年。两千年.com公司纷纷落马,晓琳的公司也属于那类靠风险投资运作的公司,所以大幅度裁员,晓琳第一遭就未能幸免。
起初,她以为失业只是暂时的,等经济形势好转了,总会找到工作的。先生也是这样开导她的。可是久而久之,失业似乎已经成了既成事实。晓琳便自我解嘲地说:“呵呵,想不到来了美国,一不留神,做上了全职太太。”
别小看做全职太太,要做好也不大容易啊!因为没有工作的牵扯,晓琳自然投入大量精力在儿子的教育上。她主动担当起儿子学校科学课程项目的课外辅导员。据说每学期的活动还蛮多的,若是要参加比赛,那就更加忙碌。晓琳跟我开玩笑说:“你别看我不上班,可忙起来比你们上班族还过哪,我老公有时笑我是无事忙呵。”我完全相信晓琳,她是个极其认真的人,即使那份工作不过是个自愿者的事儿,她同样会倾心尽力去做。
想起来晓琳做全职太太已经快十年了。十年间,她不是没有努力过再找一份工作,也曾断断续续工作过几次,可终因职业生涯的gap 太大,或许也有其他原因,总而言之,做全职太太成了她的正经事儿。
其实在西方,全职家庭主妇何其之多。有一些知识女性,在结婚后还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而退回到家庭。我认识一位美国家庭主妇,她在婚前曾在美国东部某大学任教,结婚后便同先生一起到中部安了家,并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家庭主妇。当然,那时是八十年代。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知识女性也会选择婚后继续工作,而不是回到家庭。这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家庭经济的考虑,同时也不能不归功于西方曾经历的妇女解放运动,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认知。
可是,对于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知识女性来说,一直以来接受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教育,突然之间就让她做全职太太,的确需要一种观念的转变和心理的适应。也曾与晓琳探讨过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既令人欣慰,又让人揪心。她说:“刚闲下来时,心里就是一个慌,惶惶不可终日,那日子真难捱啊!后来慢慢就想开些了,总不能老是郁闷,特别是看到老公的辛苦,还有天真快乐的儿子,再多的不快也只好先丢在脑后。能够全心全意为这个家庭,也是一种快乐。好多事你不能回头想,如果在国内,我现在可能已经是研究员了。我尽量不去这么想,珍惜今天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晓琳说得何尝不对呢?她也正是以这样的心态度过了那些“心苦”的日子。我不知道在海外有多少象晓琳这样的华人知识女性,由于种种原因不情愿地做起了全职太太。她们是否都有着和晓琳一样的心路历程。我知道,晓琳做过许多志愿者的工作,为社区社团,为她儿子的学校。也许,正是这些积极的社会参与,使她重新认识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让我问晓琳在美国做一位全职太太是苦还是乐,我猜想,她大概会说苦乐掺半吧。其实,哪一个真实的人生不是苦中有乐呢?
写于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