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 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Op. 107 "Reformation"
d小调第五交响曲,Op.107
宗教改革
有人认为门德尔松的交响曲不甚关注重大题材,缺乏宏大叙事的气魄,其实不然,他的第二交响曲《颂赞歌》即《康塔塔交响曲》正是为纪念活字印刷术发明400周年而作,虽然门德尔松本人更愿意把它称作是“一部宗教清唱剧”,但《宗教改革交响曲》作为一部标准的交响作品是为纪念奥格斯堡会议这一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里程碑事件而创作应属确定无疑,相比之下,巴赫的第80号康塔塔1730年也是作为纪念《奥格斯堡信纲》曲目上演, 而且也是由路德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谱曲而成,名气却要大得多。很明显,不仅对门德尔松的误解与这部《宗教改革交响曲》长期被忽略有关,而且这部作品显示的创作方向转变也连带地遭到了忽视。
《宗教改革交响曲》虽然是“第五交响曲”的别称,但依写作年份排序,它实际是门德尔松的第二部交响曲。这部编号为Op.107的d小调交响曲写于1830年,适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奥格斯堡神圣罗马帝国会议三百周年。这一重大的宗教事件进入门德尔松的视野决非偶然。门德尔松出身殷实犹太家庭,宗教信仰氛围的濡染在其少作中即有体现,据传,他在10岁时就为圣经《诗篇》第19篇《神之行彰显其荣》谱曲。对宗教题材的热情一直延续到门德尔松创作生涯的晚期,除了《宗教改革交响曲》,后来取材于《新约·使徒行传》、《旧约·列王纪》的两部清唱剧《圣保罗》和《以利亚》也都是他的代表作。
门德尔松运用圣诗519首“德勒斯登阿们”于此曲的第一乐章导奏(Introduction)和再现部。后来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 1883)在他的乐剧《帕西法尔》(Parsifal)也使用了“德勒斯登阿们”当圣杯(Holy Grail)的主导动机(Leitmotiv)。宗教改革交响曲,第四乐章应用EIN FESTE BURG曲调2次,起初以G大调圣诗呈现然后转为D大调6/8拍子以奏鸣曲式及圣咏幻想曲形式处理。虽然第五交响曲不是孟德尔颂最杰出的作品,却最能表露出他虔诚的信仰。
In this work, a staple of the orchestral repertoire, the composer sought to convey the idea of the Reformation in symphonic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