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并不比别人特殊,只是恰恰是我们这些人赶上了那个岁月,而被冠以“老三届”的称谓。
个人资料
正文

《戏说《红楼梦》之一:红楼茶话》

(2008-10-22 16:45:58) 下一个

 (丹草和我隔洲跨洋,文趣相投,网聊时常以某一话题各抒己见,累积成文,颇觉有趣。丹草文采飘逸、清新妩媚,著述甚多,填词不让易安。今辟《对话丹草》,敬请雅正。)

                                                          《戏说〈红楼梦〉之一:红楼茶话》
老三届:

        《红楼梦》一书中写了多少次茶恐怕数都数不清,不同场合,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喝法,反映了中国古老深厚的茶文化。

        第三回,黛玉刚到荣国府,贾母赏饭,谁坐哪儿的让了半天,好不容易吃完了。“饭毕,各各有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家教女以惜福养身,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亦只得随和着些,接了茶。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廖廖数语,谈到与茶相关的好几件事。一、以茶养身;二、喝茶的禁忌;三、饭后饮茶的规矩。

        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醉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老陆同志谈到了茶的植物样子、名称及味寒的属性,并将其与醍醐、甘露媲美。

        《本草拾遗》说:饮茶能消食除痰,止烦去腻,然而过饮就会伤脾胃。每食后,以浓茶漱口,既去烦腻,又不损脾胃。并有清洁口腔,健齿功效。另,酒后饮茶,引入肾经、膀胱,多患瘕疝水肿。空腹早起也忌服茶。

        你说,喝口茶有多少学问!

丹草:

        《红楼梦》讲茶的文字,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栊翠庵品茗。花木繁盛的清静院中,妙玉亲捧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给贾母送上“老君眉”。此茶形如长眉,象征高寿,当然投贾母所好。

        茶还罢了,妙玉的与众不同,似乎更在烹茶的水。旧年蠲的雨水,何等清醇高雅,妙玉却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溜到耳房,“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开小灶喝体己茶。一向伶牙俐齿的黛玉不合问了一句:“这也是隔年的雨水?”竟被妙玉冷笑一声,视为“大俗人”。“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毕恭毕敬呈献给贾母的,原来是吃不得的茶!

        跟来吃撤茶(与“蹭”同义,更好听)的宝玉建议叫小么儿打几桶河水,为众人践踏的栊翠庵洗地,妙玉甚喜,却嘱咐让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

        妙玉之狷介,宝玉之体贴,寥寥数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三届:

        栊翠庵品茗是茶道中的绝妙之篇。文中主要讲究的是水,有雨水,俗称“无根水”,有雪水,得放在坛子里埋在地下。茶具也精彩,招待贾母的是成窑瓷杯,妙玉只因刘姥姥用过,就弃之不要了,若是留到今日,拍卖场上不打破头!

        茶和水真是不可分,好茶必定好水,“龙井茶,虎跑水”不是随便说说的。《茶经》中对水的选择也是很严的:“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其江水者,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同是山水再分出优劣,江水也得到人迹少见的地方去取。像妙玉那种接雨水雪水,好像哪里还看过有积攒露水的,都是喝茶喝出毛病来了。北京前门大街卖的大碗茶竟卖出一个民营企业来,要都像妙玉这种玩法,全喝西北风去了。再说,今天有谁敢去接雨水,都是“酸雨”!那雪花的颜色也是灰色的。雨和雪已经成了大自然清洁大气的抹布了。

        《红楼梦》中没详细介绍妙玉是如何煮的茶。煮茶或烹茶要用碳火,如用柴草,烧出的水有一股烟火味。碳也以果木枝干烧成的为佳,如枣树、梨树等硬果木,取其果味清香。水要烧开,亦谓之“滚”或“沸”。俗话说“开水要滚三滚”,也就是说开三个过儿。第一开,水微微冒泡,像鱼眼一样,略有滚声;二开,烧水的容器四周如连珠的喷泉一样滚动着;三开,则如腾波鼓浪。也说“大开了”。泡茶的水只能用第二开的水,用瓢或竹筒舀出。三开的水,因滚热之气,会压了茶味。泡茶也有讲究,要当中冲下,所以说“沏”茶。“沏”字之意,一为水声,一为疾流状,所谓“飞涝相磢,激势相沏。”是也。沏下“势若奔涛”,又如“回潭曲渚”。要沏出沫来,“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不同的茶,不同的水温,不同的沏法。也有先沏水,后下茶叶的,功夫大了!

        我七十年代时曾在杭州的龙井村和虎跑泉点过茶,一杯茶沏出来,汤色淡绿,芽叶碧翠,满室清香,不要说喝,就是深吸口气,已是神清气爽,怡然物外了!

丹草:

        龙井村和虎跑泉是我的老家,茶香水好,采茶女春天对歌的风景更美。

        说到栊翠庵的茶具,那成窑五彩小盖锺,就是妙玉用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捧出来的。她请黛钗喝体几茶,拿出的两件茶具也是稀世珍物,一个音(BanBoJia)“颁瓟斝”(第一个字应写作“分瓜”。),连电脑都打不出来,我不认识也就不脸红了。另一件念“点犀乔”(第三个字底上“乔”下“皿”,也打不出来)。其中一件标有一行小真字“王恺珍玩”。王恺是晋武帝的舅舅,据说以奢侈出名。可见妙玉的讲究,是不爽不错的。

        以咱俗人的眼光,总觉得弃了那成窑杯太可惜。可她却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贾母的无产阶级感情比妙玉略强有限,自己喝了一口,顺手递给刘姥姥,要是刘姥姥先尝了,恐怕她也不会再喝。

        奇怪的是,轮到宝玉,妙玉却“将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按说刘姥姥好歹是个女流,想当初也是“水做的骨肉”,就算老了,水有些浊了,也不至于就比“泥做的”贾公子更龌龊,怎么没见妙姑把那绿玉斗也扔了呢?

        无独有偶,第十九回说茗烟偷带宝玉去花袭人家。袭人忙不迭地将自己的坐褥拿来让宝玉坐,用自己的手炉、脚炉给他取暖,“然后用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贾宝玉的阶级感情看来还行。

老三届:

        黛玉在栊翠庵让妙玉数落说“俗”。在此前,还让凤嫂子调侃一回,也是茶引起的。

        话说凤姐送了两瓶暹罗国进贡来的茶给黛玉等,评论完茶的口味后,凤姐说有事要求黛玉。“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家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来了。’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不止。黛玉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见第二十五回) 黛玉平时灵牙利齿的,嘴上的亏是一点不肯吃的。在茶上也挨了两次瘪。

        以茶为婚聘始自何时不知,史上有记载的见于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就带去大批茶叶为嫁妆。唐时,饮茶风大盛,以茶为贵,成为嫁娶时不可或缺的礼品。至宋,茶从嫁妆演变成男家的聘礼。男方要给女家送“茶礼”、“茶定”,女方若认可了这桩婚事,称为“受茶”,也说“吃茶”了。黛玉一语不合,说“吃了他家一点子茶叶”,让凤姐抓住话柄。

        由于茶性不二,开花籽仍在,寓意母子见面,意忠贞不移。所以还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不仅汉族,其它如回、满、哈萨克等都以茶为婚媒“吃喜茶”、“下大茶”等都指婚姻喜事。“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连《金瓶梅》中都写到“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总结出一经验教训,小便宜,别占。你看,喝口茶也惹麻烦,至少绯闻了吧!

丹草:

        暹罗国进贡的茶,在当时该算是少见的了,王熙凤的娘家是跟洋人做生意的皇商,不稀罕:“我尝了也不觉怎么好,还不及我们常喝的呢。”

        荣府常喝的是什么茶,书里没说,只说贾母不喝六安茶。 贾宝玉一向奉承女孩子,可也留下两次著名的劣迹。一次是一脚将袭人踢得吐血,还有一次是炒了茜雪的鱿鱼。踢袭人是认错了对象,撵茜雪是因为茶。那天他在薛姨妈家喝多了酒,茜雪捧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盏,忽然想起:“早起沏了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这会子怎么又斟上这个茶来?”茜雪答奶母李嬷嬷喝了,宝玉立刻把茶杯一摔,打了个粉碎,跳起来问茜雪道:“她是你哪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是我小时候吃过她几日奶罢了,如今惯得比祖宗还大!撵出去,大家干净!”

        不知是这枫露茶特别珍贵,还是茜雪倒霉撞在枪口上了。平时在怡红院,丫环和公子喝的茶似乎没什么不同。第五十一回宝玉半夜要喝茶,麝月“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口。然后才向茶桶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过了,向暖壶中倒了半晚茶,递给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晴雯见了,央求麝月:“好妹妹,也赏我一口儿呢!……麝月听说,只得也伏侍她漱了口,倒了半碗茶给她吃了。”

        这时候的晴雯,俨然还是“副小姐”,跟七十七回最后一次喝茶的情景天壤之别。 据《红楼梦》探轶研究,曹雪芹写的八十回以后的遗失稿里,当初被撵的茜雪曾给抄家后被关在狱神庙的贾宝玉送饭送茶,那真是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啊!

老三届:

        再回到栊翠庵,妙玉拿了两件稀世古物给钗、黛两位用,其实都是饮酒的酒器,给宝玉“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淳无比,赏赞不绝。”

        想喝杯茶还真不容易,到口了,还不让多喝,多喝了挨骂。看宝玉喝茶的样子,“细细吃了”,没敢“咕咚、咕咚”地喝出声来,肯定是一小口一小口在抿。 这有点象老外品葡萄酒了,酒倒到杯子里,先晃,朝着亮处,看酒的漩涡和颜色,看挂杯如何;然后闻,老大个鼻子就架在杯子沿上了。

        茶道也差不多,烧水、沏茶都不说了,茶斟上后,也是要先闻香。不同的茶香味不同,不是一个时间採的茶,香味也不同(如果感冒了,沏一杯热茶,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那香气会直透泥丸宫,登时会觉得舒服许多。取“清去浊”之意)。“竹露松风蕉雨,茶烟琴韵书生。”这茶烟自是指茶的香气了。还喜欢看刚沏上的茶,我没妙玉那些古董,否则净给手上的容器估价忘了口渴了。用玻璃杯,龙井茶沏上后会上上下下沉浮,加上其叶片扁平,升升降降是笔直的,煞是好看。旗枪则是另番景象,原来卷曲的茶叶,慢慢舒展开,一叶一芽,如曼舞轻歌。碧螺春叶芽上那层白白的绒会荡出一片朦胧…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妙玉用好茶好水,再加上好杯,请钗、黛等人,自然是视她们为挚友。贾母那老家伙,得罪不得,糊弄糊弄算了。

丹草:

        连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都受她的褒贬,妙玉自然是大观园里清雅第一人了。她那“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的名言,不知被多少人引用,弄得我每逢大口喝茶总有些自惭形秽。

        这么说似乎还不够,还有画面为它做注脚。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在大观园陪贾母吃饭,饭后端上茶来。“那刘姥姥因喝了些酒,他的脾气和黄酒不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蹲了半日方完。”你说她泻就泻吧,也不挑个地方,居然醉卧怡红院,且鼾声如雷,等袭人赶来,“只闻见酒屁臭气满屋”,即便“花气袭人知昼暖”也无济于事,只好“向那当地大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幸亏妙玉没见到这一幕,要是看见了,那就不是扔一个成窑茶杯和洗地的问题了,恐怕拢翠庵的空气也得消毒。

        这幅图画本来足以警人,可因为我自己也大杯喝茶,未免要替村妪打抱不平。宝玉在薛姨妈家喝醉了那回,黛玉和宝钗也喝多了,为了解酒,吃完饭“又酽酽地喝了几碗茶”。这酽酽的,大概不是清淡的意思,还喝了几碗,不也成饮驴了吗?当然,饮的是年轻美丽的驴,可是,袅娜风流如林黛玉,典雅端庄如薛宝钗,难道就不上厕所了么?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如厕,都比较隐讳。有一次袭人照顾宝玉午睡,宝钗来了,袭人说: “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这么扔下客人似乎有些奇怪,后来才明白她是找地儿方便去了。上面说的五十一回,麝月伺候了宝玉、晴雯喝茶,也说: “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我出去走走回来。”大半夜的出去走走,干什么还用说吗?

        大观园繁华奢侈,可惜没想到建厕所,弄得脂粉香娃老得出去走走,有些就走出故事来了。对不起,咱们这是说茶,茶后不雅的事不提了。

老三届:

        《红楼梦》中可说无时无刻不茶。

        主子进门,丫环就得捧上茶来,半夜口渴也得是茶。聊天喝、吃完饭漱口、醒酒喝,招待哥们儿姐们儿更是得细细地喝。而且挺和谐社会的,无论男女老幼、尊卑长幼,都喝……不过喝归喝,喝相就天壤之别了。刘姥姥是贫下中农(严格说应是背叛贫下中农、和封建贵族勾勾搭搭的异己分子),有吃就猛造一个点儿,给酒就喝,支撑不住了倒头就睡,管它是怡红院还是潇湘馆,由着性儿来,不失本色。相较宝玉在栊翠庵挨数落、陪笑脸地尝那一小口茶,有多大的不同。正所谓:俗有俗的喝法,雅有雅的品味。

        五十回《芦雪亭争联即景诗》中有“苦茗成新赏”、“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的句子。第七十六回说黛玉和湘云两人斗上了诗,是五言排律。黛玉一句“冷月葬诗魂”让过路的妙玉听到,拉她们俩又是去喝茶、聊天。最后,妙玉依她们的韵和了一首,以“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收尾。说她们姐儿仨边喝茶、边侃大山,通宵达旦,闹了一宿。要是现在就去“唱K”去了。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那是太文气了。郑板桥有“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意境登时开阔。乾隆同志也爱茶:“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茶竟跟大清的国运联系上了,这动静就大了。

丹草:

        就在这次拢翠庵品茗以后,紧接着又有一次喝茶的场景,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里,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王夫人抄捡大观园,晴雯被当作迷惑宝玉的“狐媚子”撵了出去。当初她是赖大家买的丫头,因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家的孝敬了贾母。家里似乎没人了,被撵后住在姑舅哥哥吴贵家里。那泥做的吴贵也还罢了,倒是水做的嫂子更加不堪。宝玉恋旧情,去看她,见此情景只有哽咽之分。晴雯却顾不上伤感,渴了半日无人理,赶紧让宝玉倒半碗茶喝。“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用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茶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到了这种地步,谁还管什么饮驴不饮驴的呢。

        要论背叛了贫下中农、和贵族家庭勾勾搭搭的异己分子,晴雯比刘姥姥更甚,她的下场也更惨。“俏丫环抱屈夭风流”,到底不过是“担了个虚名”。多情公子除了伺候她喝最后一晚茶,也就无能为力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安静 回复 悄悄话 读完此文,茶香满怀,妙不可言:)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文化走廊》的评论:

• 喝茶说上门这个事情有意思,老满的风俗可就来了. -lanyi- ♀ (0 bytes) (0 reads) 10/25/08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文化走廊》的评论:

• 看过楼下老三届的文章,想起王安石托苏东坡带水的典故,转一下。 -鲁冰花- ♀ (0 bytes) (10 reads) 10/22/08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文化走廊》的评论:

• 读这篇文章,相当于喝了一壶好茶 -多年以前- (96 bytes) (19 reads) 10/22/08
• 瞧这书读的。 -木木真木- ♂ (0 bytes) (1 reads) 10/22/08
• 看好文如饮甘露:) -冰兵- ♀ (0 bytes) (2 reads) 10/22/08
• 俺嚼着生活被她们搞得忒复杂寥 :) -Yuan- ♀ (96 bytes) (18 reads) 10/22/08
• 对妙玉评价真高啊,原来妙玉这作派叫狷介啊,呵呵。 -三丰子- ♀ (0 bytes) (1 reads) 10/22/08
• 读得真细致,写得好看,佩服佩服。 -丑女琅- ♀ (0 bytes) (2 reads) 10/22/08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还是没笔名”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3 12:56:04 [引用]

欢迎新朋友,尤其是才女 - 大小都行。 :)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丹草”的留言:发表于: 2008-10-23 09:25:36 [引用]

话说丹草初进文学城,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正找不着路径,忽闻一阵熟悉的香味儿。抬头一看,原来是到了北京屯,里边烤鸭涮羊肉尽是好吃的。今天又想来解馋,谁知换天安门城墙了。幸亏昨儿偷吃了一个驴打滚儿......还偷听过自言自语美丽清纯的朗诵。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自砚字语”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3 05:59:48 [引用]

好个老三丹草的珠联璧合!

老三:什么时候也把那"文采飘逸、清新妩媚,著述甚多,填词不让易安"的丹草才姐姐也拉来屯里一起乐乐,让我们也见识一下能与老三并肩的大才女!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绛紫湮”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3 00:29:38 [引用]


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娓娓”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2 22:03:04 [引用]


勾得我要去再读红楼梦 :))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加州花坊”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2 19:05:27 [引用]


学习了,真能写,又有学问,羡慕!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绿丝绦”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2 18:35:01 [引用]


好一篇茶经的好文章啊。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屯“土村药师”的评论:发表于: 2008-10-22 17:41:20 [引用]

一篇茶经,写的洋洋洒洒如神来之笔。。。写的太好了!顶!
老三届 回复 悄悄话
来自北京屯“还是没笔名”的评论:2008-10-22 17:34:31

大顶好文!

“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家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来了。’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不止。黛玉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见第二十五回)

我怀疑这是老曹故意替黛玉卖的关子。聪明如林黛玉者不大会犯这低级错误。就算偶然犯了,也会耍小聪明抵挡一下的。:)
老曹偏向黛玉,那是明摆着的。:)
自砚字语 回复 悄悄话 好个丹草老三珠联璧合!

这一大早来品红楼的老三丹草清茶,真是神清气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