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栋 随想录

股票市场是一个大千世界, 有时有些个人观点, 斗胆写出来. 期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到之处请多指教.
个人资料
正文

出国的得与失

(2010-03-13 20:16:27) 下一个

出国的得与失

刘以栋

 

有个故事讲,一位老者腿疼去看医生,医生认真检查以后说,没有器官性病变,仅是年老的缘故。老者听了很不以为然,指着他的另一条腿说,这条腿跟那条腿一样老,怎么就不疼。

过去三十年,很多人跨出国门,移居海外。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从那位老者的角度,闲聊当年出国的得与失。

出国这些年,失去的很多很多。

首先,失去了天子骄子的光环。三十年前,高考升学率大概不到5%,能考上大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天子骄子,头上带着令人羡慕的光环。那时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找工作的问题,是学校把大学生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去。许多人从当年的岗位上,走上现在的令人仰视的位置。而出国以后,那些光环就彻底消失了。国外的大学未曾像中国大学那样“开门办学”,所以大学生在外国并没有在中国那么尊贵。

其次,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全世界的人都讲关系,差异仅是程度不同而已。说国外人际关系简单,更大可能是我们还没有进入外国人的关系网。农民工进城,可能也认为城里的人际关系简单。我们在国内即使没有后台,总还有同学老乡、亲戚朋友。只要尽力而为,总会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出国以后,基本就是孤军作战,困苦可想而知。

第三,  没赶上中国大发展的二十年。过去二十年,是中国突飞猛进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发展大潮中,当然涌现出许多个人事业发展的机会。在国内抓住机会的人,就成了现在的成功人士。

第四,  远离了父老乡亲。虽然现在交通方便,但中国和美国之间毕竟还隔着个太平洋。没有身份时,回国不容易,因为担心返回美国的签证;有了身份后,回国又要办中国的签证。签证以外,还有工作假期和旅行花费问题。总之一句话,回国探亲不容易,对父母难尽孝心。

第五,  久违了熟悉的食品和环境。月是故乡明,好吃的都在记忆里。如果在中国,就可以去找童年喜欢的食品尝一尝,安慰一下自己。在国外,中国食品根本不是中国味。一样的食品蔬菜,也是看着诱人,食之无味。在国外,也就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没有吃中国食品的那份享受。

凡事有失必有得。出国虽然可能失去了许多机会,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我们现在对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习以为常了,就不再感到珍贵。

首先,在国外可以自由的生孩子。对大多数来讲,孩子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生的孩子,难道不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吗。等我们老了以后,值得自豪的成就不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吗。

其次,国外给孩子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环境。中国毕竟人多,竞争太激烈。从小学考初中,到考高中,到考大学,时刻面临强烈的竞争。考上大学以后,学习的热情也就耗费干净了。好不容易念完书了,又难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又买不起房子。如果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来,那不是重复我们以前走过的艰难之路吗。

第三,在国外有一份做人的尊严。无论事业是否成功,国外人跟人之间还是相对平等的。国内那种骂下属,把服务员不当人的行为,本身就缺乏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惜谁也不愿去做。

第四,终于取得了外国户口。说起来惭愧,我们这些年很长时间是在熬户口。中国的城市户口很重要,外国的户口也很重要。我总认为美国故意把户口门槛设得高,逼着人耐着性子干活。好不容易把户口安顿下来以后,人已经失去了朝气。我认为外国户口值钱,是因为人均资源丰富。当然有人会认为他可以在中国占有别人的份额,但我认为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历史变故,都有资产重新分配的影子。

第五,  有时间发牢骚。大家有空上网抱怨,还是因为有时间。如果成天在外应酬,哪有时间发牢骚。当然,上网是消磨时间的方法之一。很多有理想的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或者参加休闲活动和个人养生。

 

总的来看,出国有得也有失。到底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结果可能因人而异。更何况这种得失本身就跟苹果和梨子一样,不好比的。

出国的人和没有出国的人群中间,都有混得好的和混得不好的。得意的人会找混得不好的人比,证明自己伟大;失意的人会找成功人士比,抱怨上帝不公。其实,幸福就是幸福感,这感觉就在于你跟谁比。当然,不比最好,就是难以做到。

出国有得有失,海归也会有得有失。不同的是,出国的得失现在已可评估,海归的得失以后才见分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